姚敏
-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华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官方语言的演变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论文梳理了从晚清、民国、新中国政府等不同时期中国官方语言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认为晚清政府开启了管理海外华文教育的先河,使得中国官方语言改革的成果可以通过华文教育更有力地传播到海外。民国时期的国语教育主要是依靠国内语言政策和海外华文教育机构共同实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取消了"双重国籍"政策。普通话、汉语拼音和简化字主要是由中国国际移民的迁移影响到海外华文教育的。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汉语国际声望的提高,普通话、汉语拼音和简化字在海外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此过程中,民族共同语教育对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发挥了重要作用。
- 姚敏
- 关键词:晚清政府华文教育官方语言侨务政策
- 华文教育关键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华文教育是针对海外华侨华人开展的中华语言文化教育。本文在总结华文教育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影响华文教育的关键因素,包括国籍法、国内外政治时局、意识形态以及汉语的国际地位等。未来在制定华文教育战略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为制定更有利于华文教育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 姚敏
- 关键词:华文教育影响因素
- 现代汉字理据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1年
- 本文以现代汉字理据理论为基础,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2905个汉字进行理据拆分,将现代汉字按照理据强弱重新分类,分别赋予其理据值,并根据理据度公式测算出现代汉字总的理据度为46%。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理据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给出了相关教学建议,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 姚敏
- 关键词:现代汉字理据对外汉语教学
- “大华语”视角下的汉语国际传播策略思考被引量:10
- 2019年
- 随着"大华语"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的推进,我们发现"大华语"传播是汉语国际传播中的独特领域,其传播对象、历史和动因等都有鲜明的特点。本文在剖析汉语国际传播构成的基础上,分析"大华语"传播在汉语国际传播中的作用,比较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不同传播圈传播主体的优劣势,指出应当重视"大华语"传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调整当前的汉语国际传播策略的新构想。
- 姚敏
- 关键词:汉语国际传播
- 立足当代语言生活 树立语言规范新理念——评刘楚群《新词语构造与规范研究》
- 2020年
- 语言文字规范问题从来就不是个人小事,而是关乎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大事。刘向(《说苑·善说》)说,"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历朝历代都在语言文字规范问题采取过很多重要的举措。学术界就语言文字规范问题有过很多研究,特别是近百年来有关语言文字规范问题的研究和论争从未停止过。刘楚群教授的新著《新词语构造与规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下文称"该书")立足当代语言生活,树立了语言规范的新理念,是近年来语言文字规范领域的一部具有理论创新性的力作。全书共六章,32万余字,立足中国现代语言规范的时代背景和当今语言规范的诸多论争,分析探讨了新词语的造词效能和社会效应,构建了"中和诚雅"的当代语言规范观。该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 姚敏
- 关键词:语言文字规范造词语言规范新词语
- 中国华文教育政策的沿革被引量:4
- 2017年
- 中国政府从清末开始关注海外华文教育,并开创了国内侨生教育的先河。此后,政府方面一直关注华文教育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本文梳理了晚清至今出台的华文教育政策和措施,根据不同阶段华文教育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期,分析了政策发布的历史背景、国内外形势以及政策特点。
- 姚敏
- 关键词:华文教育华侨教育
- 华裔留学生文化教学改革初探——以北京华文学院为例
- 2018年
- 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 姚敏
- 关键词:学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华裔
- 中国华文教育政策的沿革
- 2017年
- 一、引言
华语是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是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之间无法割断的情感纽带。华语的海外传承历经百年,生生不息,其中华文教育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华文教育政策是指导海内外华文教育走向的风向标。本文尝试梳理中国政府出台的华文教育政策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沿革。回顾历史,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我们认识华文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为科学地规划未来的华文教育。目前,学界对华文教育的定义不一致。本文采用郭熙的观点,认为华文教育既包含针对海外华侨的国民教育,也包含针对海外华裔的民族语教育。
- 姚敏
- 关键词:华文教育文化交流汉语教学
-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华语社区与华语传承被引量:18
- 2021年
- 马来西亚在华语传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堪称典范。马来西亚经历了从华人社会到华语社区的过程,马来西亚的华语社区和华语生活,保障了华语的活力和生命力,是马来西亚华语得到很好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马来西亚华语社区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华语传承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新型华文传媒的作用更加凸显,华语的功能空间继续扩展,为马来西亚华语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动力。对马来西亚华语传承实践的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华语社区和华语传承的关系,可为全球华语传承提供重要参考。
- 姚敏
- 关键词:华人社会
- 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政策与实践类型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东南亚地区是中国人移居海外最早的地区,早期华文教育的发展路径也十分相似。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实践开始呈现出不同的走向,有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从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政策及其实践路径来看,可以分成四种类型:以新加坡为典型的自上而下型,以马来西亚为典型的自下而上型,以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老挝、柬埔寨和文莱为适度平衡型及以缅甸为典型的夹缝生存型。分类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不同类型华文教育形成的原因,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进而更加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提高中外友好交流的成效。
- 姚敏
- 关键词:华文教育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