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
-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专注培育邮政储蓄的核心竞争力被引量:1
- 2003年
- 孙宁
- 关键词:邮政储蓄核心竞争力
- 运用混合方法发展和分析复杂中介模型--以营商环境促进创新活力,协同新质生产力和“就业优先”为例被引量:9
- 2024年
-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但是创新对就业可能产生挤出效应。如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实现就业优先战略,是一个复杂系统管理问题,需要发展新的方法论。巴伦和肯尼(1986)提出中介效应模型,为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机制提供了可能。然而,传统线性中介模型难以解释多个变量相互依赖导致的多重并发因果和等效性等因果复杂性问题。通过将组态视角和复杂性关系引入中介模型,混合QCA与回归分析方法,本文构建了复杂中介模型,提出了复杂中介分析流程。复杂中介模型拓展了传统线性中介效应模型,为细粒度地分析复杂中介问题、悖论问题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论,也为开发其他复杂模型、分析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借鉴。本文以“什么样的营商环境促进创新活力,协同新质生产力和就业优先”为例说明如何应用这种模型分析复杂系统问题。研究发现5种营商环境生态可以促进创新活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其中,法治或政务环境较好、市场和创新环境良好的城市营商环境生态,驱动了创新,进而促进就业。但其它2种城市营商环境生态中,由于法治或政务环境不良,在促进创新的同时,挤出了就业。这说明,需要着力优化法治或政务环境,发挥市场和创新的组合作用驱动新质生产力,进而带动就业增长。研究发现对中国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在发展创新主导的新质生产力的同时,改善就业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 杜运周孙宁孙宁
- 关键词:营商环境就业
- 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理论回顾与发展被引量:4
- 2001年
- 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到新增长理论,人们对经济增长的数量与结构、因素与后果、含义与目标等的认识日益加深,为建立长期、稳定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奠定了基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使考虑到资源、环境在内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目前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有三种思路,其中,将资源、环境、知识和人力资本等因素融合在一起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逐渐成为主流。
- 孙宁
- 关键词:经济增长模式可持续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知识
- 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管理研究与实践:挑战和应对——第12届“中国·实践·管理”论坛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
- 2022年
- 第12届"中国·实践·管理"论坛以"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管理研究与实践:挑战和应对"为主题,与会专家围绕新发展格局下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数智时代的生态管理、数字治理、创新驱动、共生成长等重要议题开展了深入探析,并对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解读、中国文化和管理以及企业管理实践创新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和分享。此外,本届论坛还设立了9个分论坛,参会代表分别就中国本土研究、新经济时代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新时代下组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创新创业等选题展开了论文交流。通过本次论坛的学术研讨和实践分享有助于进一步夯实管理哲学、方法论等基础研究,促进中国管理理论和企业实践的创新发展,加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交流与沟通。
- 李佳馨杜运周孙宁孙宁孙宁
- 关键词:中国情境
- 混合方法研究的原理与设计:以QCA与多案例研究的混合为例
- 2024年
- 混合方法整合了多种研究方法的优势,具有优于单一研究方法的解释力,为分析日益复杂的管理现象提供了方法论。然而,尽管混合方法具有诸多优势并得到了反复呼吁,但大部分研究者对于其原理、设计和应用思路仍不清晰。基于混合方法的已有研究,本文梳理了混合方法的内涵、哲学基础及其设计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QCA与多案例研究的混合方法,并分析了QCA与多案例研究的4种混合类型,分别为准混合设计、顺序混合设计、转换混合设计以及充分集成混合设计。最后,本文提出了开展混合方法研究时建议遵循的相关性、适配性、系统性和透明性4个原理,进而讨论了混合方法研究值得探索的发展方向。研究为开展其他混合方法研究提供了借鉴,对促进混合方法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孙宁杜运周陈凯薇
- 关键词:混合类型
- 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必要性、可行性与思路被引量:6
- 2022年
- 基于管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中国管理学的发展脉络和现实机遇,探究了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并从不同哲学流派的发展轨迹、理论的适用范围,以及科学哲学视角下社会科学的独特性3个方面分析了管理学理论体系中特色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中西方在管理实践上的共性与差异,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既要“讲”得出来,直面本土情境,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也要“走”得出去,把握好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贡献于世界管理知识。同时,还需要搭建管理知识金字塔体系,夯实哲学基础与方法论,构建中国特色管理学学术共同体,优化学术评价机制,为原创性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塑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 杜运周孙宁
- 关键词:管理学逻辑体系
-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的演化和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建立被引量:4
- 2005年
- 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从战略规划理论、环境适应理论、环境适应理论到资源基础理论与核心能力说的演化和建立以知识为推动力的管理战略。知识管理的战略是对企业所需要开发、应用的知识以及人力资源结构建立一个概念化的视景,并转换为可执行的管理系统模型,其目标是寻求知识、组织推动力、个人行为支持三者的结合体。
- 何平孙宁
-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战略
- 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
- 复杂动态、范式更迭的新时代情境下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之路虽然任重道远,但却是中国管理学发展的必然之路。基于管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中国管理学的发展脉络和现实机遇,本文探究了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并从不...
- 杜运周孙宁
- 关键词:管理学管理哲学逻辑结构
- 邮政储蓄的核心竞争力探析被引量:2
- 2003年
- 分析了邮储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对培育邮储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作了探讨 ,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 孙宁
- 关键词:邮政储蓄核心竞争力
- 如何协同资源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双元创新?——基于资源编排理论的fsQCA分析
- 2024年
- 实现双元创新是企业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化时代,如何有效编排资源和大数据分析能力,以探索隐含性需求和利用多样性需求,创造顾客价值,实现高双元创新是有待探究的重要管理问题。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组态视角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我国364家制造业企业进行分析,探究资源和能力要素构成的资源组态与双元创新的复杂因果关系。结果发现:(1)单一资源或能力要素并不构成实现高双元创新的必要条件,但技术技能、数据驱动的决策文化和客户需求多样性在产生高双元创新上发挥普适性作用;(2)产生高双元创新的3条路径包括:资源重构支撑大数据分析能力利用多样性需求、大数据分析能力探索隐含性需求和利用多样性需求、资源重构支撑大数据技术能力探索隐含性需求和利用多样性需求;(3)4条路径产生非高双元创新,并且客户需求多样性的缺失是引起非高双元创新的主要原因。
- 张茜松雷泽孙宁冯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