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韵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基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对立统一的视阈看《孔子》
- 2011年
- 电影《孔子》以历史文献记载的孔子作为原型而进行艺术创造,通过一系列故事,重塑了一个"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的理想主义的殉道者,基本反映了历史文献的真实,但在材料取舍和艺术处理过程中却有违历史和生活真实。此外,影片对于儒家学说的社会背景、时代意义、与其他学派之间的辩难、孔子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影响力等几无涉及,没能表现出孔子身上强大的文化自信,缺乏优秀历史电影的深度和厚重感。基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对立统一的视阈看《孔子》可见其功败,也可见出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理解、重释孔子的多层面的复杂状况。
- 才颖孙小韵
- 关键词:《孔子》历史真实艺术真实
- 李商隐七言律绝的词化特质研究
- 本文从一个发生学的问题入手--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留下了许多已有明显词化倾向的七言律绝诗,而终无一首词作传世,这是李商隐有意为之,还是无意识使然?试图把李商隐的七言律绝诗与特定的文学传统、时代背景和本人志趣结合起来,系统考察...
- 孙小韵
- 关键词:古代文学
- 电影《孔子》对孔子思想的现代解读被引量:1
- 2010年
- 电影《孔子》的问世,再次证明了接受美学的一般原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也有一千个孔子。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用传记的形式来展现历史人物,尤其是孔子这样的人物.本身就有两个难点.一是怕戏说.二是怕说教。用现代的想象随意装扮万世师表的孔子,肯定不能为国人所接受.人物的生平是生动的.如果用刻板的说教方式来体现.则使当下年轻人觉得无法接近。
- 才颖孙小韵
- 关键词:孔子思想《孔子》电影历史人物哈姆雷特接受美学
- 男权下的凝视——读阎真小说《因为女人》
- 2010年
- 《因为女人》写的是柳依依这个"年轻貌美的知识女性"从"纯情少女到旷世怨妇"的悲剧故事,作者以男性且是知识男性的视角,凝视着这段从"纯情少女到旷世怨妇"的成长史。整部书表面上是站在女同胞的战线,实际上却透着"我是男人"优越感。"年轻"、"貌美"、"知识女性"这几个论据,只能算是从有钱男人那里讨口饭吃的筹码而已。小说最后为女人指出了一条路,就是"亲情"模式,作者认为还应该有"智慧"模式。
- 孙小韵
- 关键词:《因为女人》知识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