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瑜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3篇P21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肿瘤
  • 2篇肿瘤转移
  • 2篇基因
  • 2篇CD44
  • 2篇H-RAS基...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预后
  • 1篇原癌基因
  • 1篇粘附
  • 1篇粘附机制
  • 1篇溶血性磷脂酰...

机构

  • 6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孙瑜
  • 5篇张雅洁
  • 3篇黄书伟
  • 3篇何彦丽
  • 3篇张惠球
  • 1篇刘青
  • 1篇绵贯勤
  • 1篇邓漪平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年份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胃肠道原发B细胞性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及播散机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胃肠道原发B细胞性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及淋巴细胞归巢受体CD44在其播散中的作用。方法 对 199例胃肠道原发B细胞性淋巴瘤进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胃肠道原发B细胞性淋巴瘤以DL(70 .9% )发病率最高 ,MALT淋巴瘤 (9.5 % )次之。LN1染色在MALT淋巴瘤、MZC均为核周点状阳性。 1例MLP肿瘤细胞LN1染色特性及形态学特征与MALT淋巴瘤相同。 199例中单克隆性cIg检出率为 49.7% ,在MALT淋巴瘤为10 0 %。临床Ⅲ、Ⅳ期组的CD44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组 (P <0 .0 0 1) ;在全身弥漫播散病例CD44阳性率高于MALT内播散者。结论 MALT淋巴瘤来源于MZC ,其惰性生物学行为与细胞来源有关。MLP除可为多中心起源的套细胞来源外 ,也可是MALT淋巴瘤晚期扩散的结果。cIg检测有助于胃肠道淋巴组织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CD44表达与淋巴瘤的血道播散密切相关。
张雅洁孙瑜绵贯勤
关键词:胃肠道淋巴瘤CD44播散病理学
p21、CD44、IMVD预测乳腺癌转移潜能价值的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研究 Ras基因编码蛋白 p2 1、CD44、IMVD预测乳腺癌转移潜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 SAB法对 76例乳腺癌、34例淋巴结转移灶进行 p2 1蛋白、CD44、V RAg、PCNA进行检测 ,并与淋巴结转移有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2 1阳性率在乳腺癌为 76 .3% (5 8/ 76 ) ,伴淋巴结转移组 (30 / 34 )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2 8/42 )。 CD44阳性率与 IMVD在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p2 1与 CD44、PCNA呈正相关 (r=0 .6 337,P<0 .0 1;r=0 .30 44 ,P<0 .0 5 )。 IMVD在 p2 1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 ,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结论  p2 1蛋白、CD44、IMVD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潜能敏感的指标。
张雅洁孙瑜何彦丽张惠球黄书伟
关键词:乳腺肿瘤P21蛋白CD44肿瘤转移
H-ras原癌基因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2001年
目的 研究H ras基因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潜能指标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观察 76例乳腺癌、34例淋巴结转移灶和 8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 p2 1蛋白、PCNA、CD44、ⅧRAg的表达情况 ;采用PCR RFLP法检测 42例乳腺癌、6例乳腺纤维腺瘤H ras 12位密码子点突变状态。结果  76例乳腺癌 p2 1蛋白阳性 5 8例 ,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2 1蛋白与CD 44、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 (γ =0 .6 337,P <0 .0 1;γ =0 .30 44,P <0 .0 5 )。p2 1蛋白阳性组肿瘤间质血管密度 (IMVD )明显高于阴性组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2 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与CD 44、IMVD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潜能敏感且准确的指标。
张雅洁何彦丽孙瑜张惠球黄书伟
关键词:H-RAS基因P21蛋白乳腺癌原癌基因肿瘤转移
内皮粘附机制
1999年
孙瑜张雅洁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粘附
Ras基因激活与乳腺癌发生及临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ras基因激活与乳腺癌发生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对 8例乳腺纤维腺瘤、76例乳腺癌、3 4例淋巴结转移灶进行P2 1蛋白检测 ;用PCR -RFLP法对 6例乳腺纤维腺瘤、2 2例乳腺癌 ( 6例新鲜标本 )组织进行H ras12位点点突变检测。结果  76例乳腺癌P2 1蛋白表达率为 76.3 % ,伴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P <0 .0 5 ) ;与组织学分级比较 ,Ⅰ级P2 1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Ⅱ、Ⅲ级 (P <0 .0 5 ) ;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P2 1蛋白表达率有增高的趋势。H ras12位点点突变率在乳腺纤维腺瘤为 16.7%、乳腺癌为 2 7.3 % ,其中伴淋巴结转移组 3 7.5 %、无转移组 2 8.6%。结论 ras基因激活与乳腺癌的发生及转移有关。H ras12位点点突变率明显低于P2 1蛋白表达率 ,说明该位点突变并非是乳腺癌的主要激活方式。
张雅洁何彦丽孙瑜张惠球黄书伟
关键词:H-RAS基因P21蛋白预后
低分子肝素对单核细胞粘附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建立体外内皮细胞瑕单核细胞联合培养模型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单核细胞粘附内皮细胞并穿过内皮之间的间隙进入内皮下。研究在发病早期 ,能够稳定内皮结构和功能 ,抑制其发生始动因素———单核细胞粘附内皮细胞从而抑制斑块形成的因素。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低分子肝素 (LMWH)作用于体外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联合培养模型 ,并以溶血性磷脂酰胆碱 (LPC)作为粘附激动剂 ,利用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细胞粘附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LMWH与单位面积粘附细胞的数量呈负相关 ,随着浓度的升高 ,单核细胞粘附率呈下降趋势 ,其中当LMWH浓度变化在 2 0~ 40IU/mL时的变化趋势最明显 (P <0 .0 1) ;加有LPC的LMWH条件培养液中 ,LMWH抑制粘附的作用也是在 2 0~ 40IU/mL时变化趋势最明显。结论 :低分子肝素具有稳定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处于舒张状态的作用 ,可进一步推断LMWH可以保护内皮细胞免受粘附的单核细胞的损伤作用 ;LMWH并能抑制粘附激动剂———LPC促进的单核细胞粘附内皮细胞的作用。
孙瑜邓漪平刘青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低分子肝素溶血性磷脂酰胆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