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兴桥

作品数:59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九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专利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电子电信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封装
  • 13篇发光
  • 12篇电致发光
  • 8篇电子封装
  • 8篇有机电致发光
  • 8篇微电子
  • 8篇微电子封装
  • 8篇发光器件
  • 7篇电致发光器件
  • 7篇有机电致发光...
  • 7篇连接器
  • 6篇电路
  • 6篇掺杂
  • 5篇低频连接器
  • 5篇微波组件
  • 5篇芯片
  • 5篇共晶
  • 4篇电路板
  • 4篇电子封装技术
  • 4篇电阻

机构

  • 43篇中国电子科技...
  • 16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有色金属...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微...
  • 1篇成都嘉纳海威...
  • 1篇深圳市瑞世兴...
  • 1篇天水七四九电...

作者

  • 59篇季兴桥
  • 14篇黎威志
  • 13篇钟志有
  • 13篇蒋亚东
  • 11篇王涛
  • 11篇来晋明
  • 8篇陆吟泉
  • 8篇伍艺龙
  • 8篇向伟玮
  • 7篇李悦
  • 7篇余雷
  • 7篇董东
  • 6篇卢茜
  • 6篇王超杰
  • 5篇曾策
  • 5篇吴昌勇
  • 4篇罗建强
  • 3篇边方胜
  • 3篇阳秀
  • 2篇于军胜

传媒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 3篇半导体光电
  • 2篇电子工艺技术
  • 2篇现代显示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半导体技术
  • 1篇光电子技术与...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发光学报
  • 1篇稀有金属
  • 1篇液晶与显示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电子科学...
  • 1篇2006全国...
  • 1篇全国第十二届...
  • 1篇2012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高导热导电胶应用研究
本文介绍了某种高导热导电胶A的高导热特点,它的导热率达到了65.9 Wm/K超过了AuSn和PbSn焊料的热导率。在大功率芯片的应用中显著的降低了芯片的结温,最高可以降低49℃,大大提高了芯片的工作寿命.并对高导热导电胶...
季兴桥李悦
关键词:可靠性分析
文献传递
超高导热金刚石铜表面镀涂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率和低膨胀系数,在微电子领域用作Ga N和Si C等高功率芯片的散热热沉,可以显著降低大功率芯片的结温,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通过在金刚石铜复合材料表面上化学镀镍金的方法使表面金属化以改善其焊接性。未做处理的金刚石表面非常光滑,难以和其他金属附着,由于金刚石性质非常稳定,不容易被强酸和强碱表面处理,铜较活泼,采用一般处理方法容易使铜处理过度,而金刚石没反应。对比采用了硝酸、硫酸、氢氧化纳、喷砂、人工打磨等多种方法对金刚石铜表面前处理,效果有限。根据金刚石铜材料特性采用JG-01金刚石铜粗化处理液,能够有效对金刚石进行粗化处理,且对铜无损伤,在金刚石表面形成了连续的蜂窝状微孔,提升金刚石表面镀涂结合力。金刚石铜粗化后通过活化、敏化、化学镍、镀金等镀涂工艺,镍金镀层附着力满足军标热震试验、高温烘烤要求,镀金层覆盖率达到100%,镀层粗糙度显著降低,镀层对金锡和锡铅焊料的可焊性满足产品使用要求。
季兴桥何国华
关键词:可焊性GA
高低频复合基板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高低频复合基板技术是在同一块基板上同时实现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传输。主要介绍了高低频复合基板制造面临的挑战以及高低频复合基板的主要特性。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高低频复合基板主要的三种实现方式,即FR4印制电路板与微波印制电路的复合结构、低温共烧陶瓷技术以及液晶聚合物基板。
王栋林玉敏季兴桥
关键词:多层板液晶聚合物
一种引线键合用楔形劈刀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封装领域,提供了一种引线键合用楔形劈刀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劈刀包括劈刀柄、与劈刀柄固定连接劈刀刀头以及开设于劈刀刀头端部引线过孔;所述劈刀刀头为楔形刀头;所述引线过孔为楔形刀头的刀头端面中部斜向贯穿至楔形刀...
文泽海伍艺龙潘玉华张平升季兴桥伍泽亮
文献传递
蓝光OLED的掺杂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蓝色发光材料ADN为主体发光材料、BAlq3为掺杂材料,通过改变BAlq3的掺杂浓度制备了结构为ITO/NPB/ADN:BAlq3/Alq3/Mg:Ag的一系列蓝光有机发光器件(OLED)。研究了器件各有机层之间的能级匹配和BAlq3的掺杂浓度对载流子注入、传输、复合以及发光色纯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穴阻挡材料BAlq3的掺入显著影响OLED的电流密度、发光亮度、发光效率和发光光谱,当BAlq3的掺杂浓度为25%时,OLED的发光效率为1.0 lm/W,发光光谱的峰值为440 nm,色纯度为(0.18,0.15),未封装器件的半衰期为950小时,器件同时满足了高效率和高色纯度的要求。
季兴桥黎威志钟志有王涛蒋亚东
关键词:光电子学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掺杂载流子
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AlQ厚度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真空蒸发法制备了双层结构(ITO/NPB(15nm)/AlQ(x)/Mg:Ag)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测试分析了8-羟基喹啉铝(AlQ)厚度对OLED的B-V、J-V和η-V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Q厚度对OLED器件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当AlQ厚度在40nm时器件的发光亮度、发光效率以及稳定性都是最佳,但是当厚度变化时对光谱影响不大。
季兴桥黎威智钟志有王涛蒋亚东
关键词:8-羟基喹啉铝OLED
双异质型蓝色OLED器件的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采用真空蒸镀法制备了ITO/NPB/BAlq3/Alq3/Mg∶Ag(双异质型)和ITO/NPB/BAlq3/Mg∶Ag(传统型)两种结构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并研究了器件结构对OLED光电性能的具体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器件结构对OLED的发光光谱没有影响,其谱峰均位于480nm。但是器件结构却显著影响OLED的发光性能,与传统型结构器件相比,双异质型结构OLED的最大发光效率和最大发光亮度分别提高了4.5倍和5.5倍,达到1.90lm/W和10000cd/m2。这是因为双异质型器件结构中引入了电子传输层Alq3和空穴阻挡层BAlq3,从而使得能级匹配更加合理,载流子注入更加平衡的缘故。
季兴桥黎威志钟志有高亭王涛蒋亚东
关键词:OLED
一种引线键合用楔形劈刀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封装领域,提供了一种引线键合用楔形劈刀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劈刀包括劈刀柄、与劈刀柄固定连接劈刀刀头以及开设于劈刀刀头端部引线过孔;所述劈刀刀头为楔形刀头;所述引线过孔为楔形刀头的刀头端面中部斜向贯穿至楔形刀...
文泽海伍艺龙潘玉华张平升季兴桥伍泽亮
文献传递
系统封装(SIP)的热分析研究
本文以基于SIP技术建立了简化的热学模型,利用系统有限元方法对其做了热仿真分析。模拟结果与测量值误差70C,表明设定的模型与实际情况较符合。本文还对芯片堆叠和倒装焊接两种高密度芯片组装做了热仿真分析,较好的指导了设计师在...
季兴桥
关键词:系统封装有限元分析
蓝光OLED器件载流子复合区域的研究
2005年
制备了结构为ITO/NPB/BAlq3/Mg:Ag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研究了有机层厚度对器件载流子复合区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改变各有机层厚度时,OLED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将发生从绿光到蓝光的变化。经分析这是由于各有机层电场强度变化影响了空八和电子的隧穿几率,从而导致载流子的复合区域发生改变而发射不同颜色的光。
季兴桥黎威志钟志有王涛蒋亚东
关键词:LED器件蓝光电致发光光谱NPB隧穿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