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营养
  • 2篇营养知识
  • 2篇孕妇
  • 2篇孕妇营养
  • 1篇饮食
  • 1篇饮食行为
  • 1篇应激
  • 1篇营养态度
  • 1篇生命
  • 1篇生命质量
  • 1篇体检
  • 1篇体检结果
  • 1篇体检结果分析
  • 1篇中孕
  • 1篇中孕妇
  • 1篇流动人口
  • 1篇检结果分析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四川省妇幼保...

作者

  • 6篇宋明瑛
  • 4篇兰亚佳
  • 2篇张英杰
  • 2篇张琚
  • 2篇梁家智
  • 2篇周鼎伦
  • 2篇曾果
  • 1篇杨婷
  • 1篇周容
  • 1篇张勤
  • 1篇陈容

传媒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科技人员职业紧张与疲劳水平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科技人员职业紧张与疲劳水平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控制职业紧张,预防疲劳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工作内容量表JCQ、疲劳量表测试科研技术人员的职业紧张、疲劳状况。结果不同职业紧张类型科技人员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和总疲劳得分之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紧张型的疲劳得分最高。不同职业紧张类型科技人员的疲劳程度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紧张型中高度疲劳比例最高。结论不同职业紧张类型科技人员的疲劳程度不同,表现为高紧张型的个体更倾向于发生疲劳。
宋明瑛周鼎伦兰亚佳
某单位科技人员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科技人员生命质量,探讨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内容量表核心问卷(JCQ)、疲劳量表、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某科研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将该职业人群的生命质量与四川省城市人群SF-36评分参考值进行比较,评价其生命质量,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科技人员在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4个维度方面与四川省男性存在明显差异,除SF得分比参比人群高外,其余3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参比人群。女科技人员与四川省女性比较,生理功能(PF)、BP、GH、SF 4个维度得分存在明显差异。PF、SF得分高于参比人群,BP、GH得分低于参比人群。年龄在35岁以下的PF维度得分较高,而情感职能(RE)维度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紧张类型科技人员的生命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紧张型的生命质量得分明显低于低紧张型。不同疲劳程度科技人员间生命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疲劳程度的增加,生命质量下降。紧张类型、疲劳程度是影响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不同紧张类型出现生命质量低的OR值分别为:高紧张型为44.32,被动型为9.41,活跃型为4.95。不同疲劳程度出现生命质量低的OR值分别为:重度疲劳为16.32,轻度疲劳为8.16。结论职业紧张、疲劳是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生命质量可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多方面全方位的评价科技人员的健康状况。
宋明瑛张勤兰亚佳
关键词:生命质量
科技人员工作疲劳特征与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调查科技人员的工作疲劳现状,分析工作疲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积极的应对及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某科研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疲劳量表-14和工作内容问卷.结果 研究单位的科技人员疲劳发生率较高,为54.6%;工作疲劳与职业应激之间存在正相关(rs=0.384,P<0.05),不同职业应激类型的疲劳得分、疲劳构成比和疲劳类型均不同;总工作疲劳的影响因素为职业应激类型、社会支持和文化程度,高应激型发生疲劳的危险性远大于低应激型(OR=8.5,95%CI=3.9~18.7),社会支持是工作疲劳的保护因素,而文化程度越高疲劳越严重.结论 科技人员疲劳状况较严重,重点关注高应激类型科技人员,针对职业应激进行干预是降低工作疲劳发生的关键.
杨婷周鼎伦宋明瑛兰亚佳
关键词:应激
成都市孕妇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2
2005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孕妇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孕妇营养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成都329名孕妇进行调查。结果:成都市孕妇营养KAP水平较差,总合格率27.1%;营养态度普遍较好;营养行为中的主要问题是:孕妇特殊需要食物如奶类(74.5%)、蛋类(57.4%)、豆类(17.0%)、海产品(7.0%)、动物内脏(0.9%)和血(0.3%)、坚果类(15.2%)等摄入不足,主食(93.9%)、蔬菜(88.1%)水果类(80.2%)食物的摄入频率较合理;营养KAP之间有明显正相关性,孕妇的营养KAP水平与其文化程度和丈夫职业呈正相关关系;孕妇希望获得营养信息的来源主要是医护人员(79.9%)和营养师指导(43.2%)、专业书籍。结论:目前孕妇人群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有待改善,建议利用孕妇营养态度普遍较好的有利条件,提高医护人员的营养知识技能水平,加强孕妇及家人的营养教育,以促进母子健康。
张琚曾果梁家智宋明瑛张英杰陈容
关键词:孕妇营养知识
四川省成都市流动人口中孕妇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描述成都市流动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城市流动孕妇营养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市171名流动孕妇进行调查。结果流动孕妇的营养KAP水平较差,总合格率为25.1%;营养知识合格率为27.5%,在对奶类营养价值和孕期不同阶段对营养需求不同的认识上低于当地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态度普遍较好;对孕妇和胎儿健康特别重要的奶类、蛋类、豆类、海产品、动物内脏和血、坚果类摄入频率不足,尤其是奶类明显低于当地孕妇;营养K、A、P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22、0.285、0.173;孕妇营养KAP水平主要受孕妇文化程度和丈夫职业的影响,标准偏相关系数(β值)分别为0.248、0.312(P<0.01);孕妇希望获得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医护人员、营养师和专业书籍。结论目前成都市流动孕妇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存在诸多问题,应重点加强对流动孕妇进行专业营养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普及。
曾果张琚梁家智周容宋明瑛张英杰
关键词:营养知识饮食行为流动人口中孕妇孕妇营养营养态度
某科研单位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了解某科研单位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0年某科研单位420名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结果 420例受检职工中79.8%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异常检出率位列前五位的是体重超重及肥胖(32.5%)、肝功能异常(32.3%)、血常规异常(16.9%)、肺功能异常(15.9%)、胸部X射线异常(15.4%);男职工体重超重及肥胖、肝功能异常检出率超过女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工龄组之间体重超重及肥胖、肝功能异常、肺功能异常、胸部X射线异常、心电图异常、超声检查肝胆肾异常、血压高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科研单位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40岁及以上男性职工是今后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的重点人群。
宋明瑛兰亚佳
关键词:体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