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兰 作品数:16 被引量:102 H指数:5 供职机构: 成都市血液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51例单采血小板捐献者30天内血压脉搏变化的追踪研究 目的: 全程跟踪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血压、脉搏,动态性研究血小板捐献前后30天内六个点的血压、脉搏变化情况,了解献血者血小板捐献后血压、脉搏的波动幅度。方法: 51例血小板捐献者定期来血液中心接受回访,观察血小板捐献后血压、... 宿兰 孟文 林伟 吴次宁 李执如关键词:血压变化 文献传递 手工凝聚胺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手工凝聚胺配血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手工凝聚胺技术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配血试验 ,并与盐水介质试验、木瓜酶试验等常规配血试验进行对比 ,操作方法均按各自规范要求进行。结果 手工凝聚胺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配血中比常规配血技术灵敏度高 ,准确可靠。结论 手工凝聚胺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输血中具有灵敏、准确、反应好等优点。 廉维 杨世英 魏庭萱 赵宁 宿兰 李明祥关键词:凝聚胺 新生儿溶血病 罕见的B(A)表型血清学及基因检测 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对1例B(A)表现型用血清学及基因检测进行鉴定。方法使用2个厂家的单克隆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进口单克隆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Diamed凝胶系统;人源抗-A、抗-B、抗-H血型试剂和试剂红细胞,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对被检血样进行ABO血型定型。采用吸收放散方法;分子生物学PCR-RFLP方法;ABO基因第6、7外显子的PCR产物正反向测序方法进一步分析。结果被检血样红细胞及血清经2种单克隆抗-A、抗-B和试剂红细胞进行抗原抗体鉴定:正定型结果不一致;正反定型结果不符合。用吸收放散方法,人源抗-A、抗-B、抗-H;进口单克隆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和Diamed凝胶系统检测:有弱A抗原、强H抗原检出;PCR-RFLP基因分型:检出B/O基因;基因克隆测序证实为:B(A)700/O*02。结论证实该例为B(A)700/O*02。 宿兰 杨世英 廉维 高军 李执如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血型血清学 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验多药耐药基因的多态性 2009年 目的:建立分析MDR1基因-3435C/T多态性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AS-PCR)的方法,并分析中国汉族人群中这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方法:对202例中国汉族健康男性采用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和核苷酸序列测定技术分析其MDR1基因-3435C/T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MDR1基因-3435多态性位点有CC、CT、TT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2.2%,54.4%,13.4%。C和T等位基因频率为59.4%和40.6%。结论: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AS-PCR)简便、准确、快速,适合于MDR1-C/T基因多态性检测。 胡玉琴 蒋学华 张岩 王凌 李执如 宿兰关键词:多态性 IgG不规则抗体快速试剂法在临床鉴定Rh血型中的应用 2002年 目的 :预防母婴Rh血型不合所致的Rh系HDN ,避免由Rh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 ,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 :使用IgG不规则抗体快速试剂替代菠萝酶 ,能简便、快速、准确地确定Rh血型。 结果 :用该法检测 10 0 0例 2 3~ 5 5岁妇女的Rh血型 ,与菠萝酶法比较 ,结果更为灵敏准确。结论 :与传统的酶法、抗人球法相比 ,IgG不规则抗体快速试剂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易行 ,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实验用时短、成本低、容易被患者接受 。 宿兰 江咏梅 李时芳 丁世宁关键词:RH血型 菠萝酶 血型鉴定 血小板抗原多态性和配型输注 被引量:2 2007年 李执如 廉维 宿兰关键词:输注血小板 抗原多态性 血小板输注疗效 出血症状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配型 病人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和配型研究 李执如 王乃红 杨群身 宿兰 周琼秀 洪樱 高加良 廖耘 林嘉 秦莉 该组在成都市招募和建立了一支100人的已知HPA、HLA抗原基因分型的血小板供者库。进行HPA抗原基因分型,从基因频率得到HPA-2、3、15抗原不配合率最高,诱导HPA同种抗体几率最大。首先提出主要是HPA-2、3和1...关键词:关键词:血小板抗原 基因分型 HPA抗原基因频率和不配合率 被引量:25 2006年 李执如 王乃红 杨群身 宿兰 周琼秀关键词:基因频率 体质指数与献血反应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分析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献血反应之间的关系,以指导合理采血,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献血者的安全。方法调查2010年6~11月在成都市血液中心同一辆流动采血车上志愿无偿献血的6 577人次,对BMI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去除了献血量影响后,BMI<20组与20≤BMI组献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献血量作为分层变量,分层χ2MH=12.100,P<0.01)。调整了献血量后BMI的综合ORMH=0.600,20≤BMI的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比率为BMI<20的献血者的0.6倍。结论 BMI与献血反应发生率有关,不同BMI献血者献血反应率有差别,BMI<20组反应率较高。 田浩 宿兰 邵茜 蔺倩 卢燕 陆静功关键词:献血量 献血反应 脐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脐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输注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观察血小板输注疗效。方法用血小扳回升率和血小板纠正指数(CCI)分析随机和HLA、HPA配型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 5袋未配型血小板每天一袋输注后,前2 袋输注后血小板计数... 李执如 王乃红 宿兰 周琼秀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