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月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小板单采辅以化疗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3例临床观察
- 2000年
- 尤月明孙建洁
-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单采药物治疗
- 单采红细胞辅以化疗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1例观察
- 2000年
- 尤月明王存彪
- 关键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单采红细胞药物治疗
- 高尿酸血症与中老年常见病关系
- 2000年
- 尤月明孙建洁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症痛风
- 宁红欣与利血宝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比较宁红欣 (国产红细胞生成素 )和利血宝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肾性贫血 12 0例 ,随机分为宁红欣 (2 0 0 0U ,皮下注射 ,每周 3次 )治疗组 6 0例和利血宝 (30 0 0U ,皮下注射 ,每周 2次 )对照组 6 0例 ,均治疗 12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 ,宁红欣总有效率 86 .7% ,显效率 5 5 .0 %。利血宝总有效率 85 .0 % ,显效率 5 0 .0 %。两组间上述参数在治疗前、治疗后 4、8、12周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宁红欣治疗肾性贫血与利血宝疗效基本相当。
- 尤月明邹庆华赵同鼐
- 关键词:肾性贫血药物疗法宁红欣疗效
- 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病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85例男性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3组:1组尿中无白蛋白或尿白蛋白<29 mg/d;2组尿白蛋白30~300 mg/d;3组尿白蛋白>300 mg/d,分析3组间临床特点间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压积、尿酸水平差异有显著(P<0.05)。2组肌酐显著高于1组(P<0.05)。2组γ谷氨酰转肽酶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组间视网膜病变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肌酐、高尿酸等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压积、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可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平行相关。
- 王宁方赵崇山毕长华尤月明王丽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 单采红细胞辅以化疗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1例观察
- 2000年
- 尤月明王存彪
- 关键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单采红细胞化疗
- 中药足疗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将 11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5 8例 ,对照组 5 7例。 2组均给予控制血压 ,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给予低蛋白、低磷饮食及对症处理。治疗组使用中药 2 0 0 0ml足疗 ,每天早晚各 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包醛氧化淀粉 ,每次 10 g ,每日 3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4 .4 8% ,与对照组 6 1.4 0 %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 (P<0 .0 1)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好转 (P <0 .0 1)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BUN ,Scr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中药足疗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有起效快、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田艳松尤月明王志凯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药治疗足疗CRF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疗效观被引量:3
- 2002年
- 孙建洁尤月明邹庆华于学宽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促红细胞生成素贫血
- 67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67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感染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比较单发感染(Single Infection,SI)、多发感染1(Multiple Infection 1,MI1)、多发感染2(Multiple Infection 2,MI2)组临床特点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腹膜透析腹膜炎患者感染情况,并分析不同感染组间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感染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SI、MI1、MI2各组间,第1天腹水常规白细胞逐渐下降。血小板、血小板压积逐渐减少,而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型血小板比例逐渐增大。白蛋白水平逐渐增加。以上P值均<0.05。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感染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腹水常规白细胞、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型血小板比例等可预测多发性腹膜炎的发生。
- 王宁方赵崇山尤月明陈超麦李明王丽石峰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