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倪

作品数:24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脏
  • 8篇缺损
  • 8篇间隔缺损
  • 7篇封堵
  • 5篇室间隔
  • 5篇室间隔缺损
  • 5篇外科
  • 5篇微创
  • 4篇动脉
  • 4篇心脏病
  • 4篇手术
  • 4篇先天
  • 4篇先天性
  • 4篇先天性心脏
  • 4篇先天性心脏病
  • 4篇房间隔
  • 4篇房间隔缺损
  • 4篇封堵治疗
  • 3篇蛋白
  • 3篇心动图

机构

  • 19篇中南大学湘雅...
  • 8篇中南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24篇尹倪
  • 15篇杨一峰
  • 14篇赵天力
  • 10篇王欣
  • 10篇杨进福
  • 9篇熊炼
  • 7篇吴勤
  • 7篇徐新华
  • 7篇谢立
  • 7篇吴忠仕
  • 6篇高雷
  • 4篇周新民
  • 4篇尹邦良
  • 4篇陈胜喜
  • 4篇胡建国
  • 3篇金万存
  • 3篇陈金兰
  • 3篇刘锋
  • 2篇尹海辉
  • 2篇肖学钧

传媒

  • 6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治疗大样本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单一中心经胸介入封堵治疗各种类型儿童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统计并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原因和应对策略,总结其在儿童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收集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胸外...
尹倪吴勤赵天力徐新华王欣高雷谢立熊炼吴斯杰杨一峰
应激效应对大鼠心脏移植后冠脉病变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我们通过建立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模型,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移植后心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发现一些与细胞应激相关的蛋白异常表达,认为应激效应在心肌损伤和心脏移植后冠脉病变(CAV)的形成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章庆春尹海辉尹邦良尹倪吴岳恒肖学钧
关键词:冠脉病变大鼠心脏移植后蛋白异常表达心肌损伤蛋白质表达
研究大鼠移植心脏组织中能量代谢模式的变化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分析大鼠移植心脏组织中与能量代谢相关酶的变化,探讨移植后心脏能量代谢模式的转变。方法建立大鼠心脏移植的Ono模型,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同基因移植组(供、受者均为Lewis大鼠)与异基因移植组(供者为Lewis大鼠,受者为Wistar大鼠)心脏移植后2周和8周时心脏组织中的蛋白质变化;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法分析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经Matrix Science查询软件搜索获得匹配的蛋白质。结果同基因移植组与异基因移植组比较,发现了6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与心肌能量代谢相关的酶有18个。结论异基因心脏移植后心肌能量代谢发生转变,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发生障碍,但线粒体电子传递和ATP跨线粒体外膜的跨膜转运能力增强,糖酵解增加,脂肪酸的氧化利用增强,支链氨基酸的氧化受抑制。
章庆春尹海辉尹邦良尹倪肖学钧
关键词:心脏移植能量代谢蛋白质组
66例法洛四联症型右室双出口术后随访观察
2016年
目的总结分析右室双出口(DORV)的手术方案、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以提高该类患儿手术存活率及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法洛四联症型右室双出口患儿。合并主动脉瓣下/双关型室间隔缺损(VSD)51例,无关VSD型15例,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9例,合并冠状动脉异常2例,合并镜面右位心2例。手术年龄6个月至14岁,平均(4.18±3.19)岁。体重6.5—44(14.98±8.13)kg。其中,根治手术55例,BT分流5例,Glenn分流4例,Fontan术2例,全组再手术3例。结果本组病例中近期死亡7例,死亡率为10.6%,根治手术死亡率为9.1%。全组呼吸机使用时间(54.94±70.07)h,ICU停留时间为(5.23±5.65)d。按照右室流出道(RVOT)压力阶差将49例存活的DORV根治术患者分为≤25mmHg,25-40mmHg及〉40mmHg三组,比较三组间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25mmHg组与25—40mmHg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5mmHg组与〉40mmHg组比较其插管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死亡原因主要为:低心排综合征,瓣膜反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冠脉异常起源。结论符合根治手术条件的法洛四联症型DORV可以取得良好的一期根治手术结果。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可增加该类患儿手术的死亡率。术后瓣膜反流、重度左右室流出道梗阻为该类患儿主要死亡原因。
黄灿杨一峰吴忠仕赵天力杨进福尹倪谢立唐幂吴斯杰
关键词:随访研究
39例大型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并发肺炎婴儿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婴儿大型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难以自愈,需要尽早手术纠治,以免影响发育甚至导致死亡。但是这类患儿往往并发严重的肺部感染,且反复发作,很难等到肺部感染完全治愈时进行手术纠治。同时患儿需要反复治疗肺炎,费用较高且易延误手术时机。因此,该文研究婴儿大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并发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的手术时机选择、治疗的可行性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大型ASD,VSD并发肺炎39例婴儿,36例在肺炎控制后进行早期手术治疗,3例再行儿科保守治疗。结果手术病例中,33例婴儿手术成功,2例婴儿死于气管狭窄,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死亡率8.3%。儿科保守治疗病例中,1例在治疗中因心肺衰竭死亡;2例好转出院,择期行手术治疗成功。结论把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做好围术期处理,在肺炎控制后对大型ASD,VSD的婴儿进行早期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可提高和改善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费用。
李步云杨一峰吴忠仕赵天立杨进福熊炼尹倪谢立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炎婴儿
肺癌细胞分泌蛋白特异性抗体检测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肺癌细胞分泌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方法收集3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12例小细胞肺癌肺癌患者血清及1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收集A549细胞及HBE细胞培养的培养液上清液,同时收集胎牛血清培养液做对照;进行蛋白SDS-PAGE分离及电转膜。用肺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作第一抗体进行蛋白印迹检测。只与A549培养液蛋白样品有反应条带,而与HBE及对照无反应即认为是蛋白印迹阳性。结果在分子量约为30 kD的蛋白条带处,有61.8%(21/34)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存在分泌蛋白的抗体,小细胞肺癌患者(0/12)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未发现阳性条带(0/1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存在分子量约为30 kD的A549分泌蛋白特异性抗体。
黄凌瑾陈胜喜易红尹倪凌翔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分泌蛋白抗体蛋白印迹
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被引量:31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小切口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方位应用价值。方法:经胸小切口微创封堵术实施室间隔缺损患儿446例,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多切面评估室间隔缺损大小、位置、类型及与周围组织毗邻情况;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再次复核评估,确定封堵器型号,引导封堵器正确放置,评判封堵效果;术后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封堵成功患儿定期随访。结果:446例室间隔缺损患儿中412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2.4%。1年内定期随访,封堵器回声清晰,位置正常,无中量以上残余分流和瓣膜反流。结论:超声心动图(经胸及经食管)对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前病例筛选、术中封堵过程监测引导及术后疗效评估作用重要且相对可靠。
吴勤高雷杨一峰赵天力王欣尹倪徐新华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室间隔封堵器
偏心型封堵器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偏心型封堵器适用的室间隔缺损类型及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术中对偏心型封堵器选型、成功封堵的关键及操作中避免损伤的经验.方法:对179例采用偏心型封堵器成功施行外科微创封堵术的室间隔缺损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吴勤高雷徐新华赵天力杨进福王欣谢立熊炼尹倪金万存杨一峰
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被引量:29
2006年
目的建立结扎大鼠左前降支(LAD)的心肌梗死模型。方法将成年雄性近交系W istar大鼠8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模型组(n=79)。后者结扎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从心电图、组织形态学、心功能等方面对2组动物进行比较。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心电图表现出明显的ST-T改变和病理性Q波;组织切片可见大量心肌细胞坏死,疤痕形成;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压(LVDP)、±dp/dtm ax、心率(HR)均有显著性下降。结论采用左冠状静脉定位,结扎左前降支方法能成功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尹倪陈胜喜罗万俊蒋海河龚伟
关键词:心肌梗塞
经右心房-肺动脉径路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适应症探讨
目的回顾总结近年不同手术路径根治法洛四联症(TOF)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经右心房-肺动脉路径的适应证。方法作者自2007年1月始开展不同路径TOF根治手术研究,至2011年7月,共计227例连续患者实施TOF根治手术,T...
吴忠仕卢婷熊炼王欣杨一峰尹倪杨进福赵天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