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华发
- 作品数:77 被引量:228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严重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变迁和耐药谱被引量:1
- 1995年
- 我科20年间研究,在1787例住院重型肝炎和肝硬化中,有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80例(4.47%),内有1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复数菌自发性腹膜炎(1.5%)。G^-菌占60.0%,G^+菌占35.6%,厌氧菌、L型菌各占2.2%,葡萄球菌有明显上升。大肠杆菌94.4%对氨苄青、60%对先锋Ⅴ、41.9%对庆大、37.5%对氧派嗪青霉素耐药,金葡菌81.7%对青霉素、33.3%对新青Ⅱ耐药。
- 余鑫之邹桂舟魏少峰徐元宏江晓平孙秋林尹华发孙衡江顺林
- 关键词:肝硬变细菌性腹膜炎致病菌耐药谱
- HBV DNA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程度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叶珺张文胜尹华发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V-DNA聚合酶链反应
- 败血症的致病菌和临床研究
- 余鑫之李家斌徐元宏李旭周仲松叶英尹华发熊自忠江济华黄家麟
- 该研究通过对败血症致病菌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特点是: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各种人群败血症的致病菌分布与变迁;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败血症的多重耐药现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克雷伯菌、肠杆菌属败血症...
- 关键词:
- 关键词:败血症致病菌肝炎肝硬化
- 肝脏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1年
- 目前治疗肝硬化主要有三类方法:原位肝移植;肝细胞移植;肝脏干细胞移植。前两种方法由于来源紧缺、费用高昂等缺点,难以成为临床常规治疗手段。近年来,伴随着对于细胞研究认识的深入及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 吴佳羽尹华发
- 关键词:肝脏干细胞肝硬化生物工程技术原位肝移植肝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
- 克雷伯菌败血症1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0年
- 余鑫之李家斌江晓平尹华发徐元宏黄家麟
- 关键词:克雷伯菌败血症
-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内毒素定量检测及丽珠肠乐对其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内毒素血症 (Endotoxemia,ETM )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 ,并观察丽珠肠乐治疗肝病合并ETM的转阴率。方法 应用偶氮基质显色法鲎试验方法检测 110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内毒素 (ET)水平 ,并选择 80例慢性肝病合并ETM患者 ,随机分丽珠肠乐治疗组 (n =4 0 )和对照组 (n =4 0 )。结果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以重症肝炎最高。重症肝炎组血清胆红素>342 μmol/L、白蛋白 <30g/L及PT活动度 <30 %时ETM发生率为 10 0 % ,ET水平高于血清胆红素 (171μmol/L 30 g/L及PT活动度 >30 %的患者。慢性肝病腹水患者腹水与血清ET水平均升高 ,分别为(315± 80 )与 (342± 83)ng/L。服丽珠肠乐治疗后 ,慢性肝病合并ETM组的转阴率较对照组为高。结论 慢性肝病患者ETM发生率高 ,肠道微生态调节剂丽珠肠乐能有效地减轻或清除ETM。
- 夏玲玲王中新周仲松叶珺尹华发
- 关键词:慢性肝病血清内毒素丽珠肠乐慢性肝炎
- 延长或转换为艾米替诺福韦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疗效评估:一项Ⅲ期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分别初始接受艾米替诺福韦(TMF)或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治疗96周后,延长或转换为TMF治疗48周的疗效特点。方法CHB患者按2∶1随机分配至每日1次口服TMF 25 mg或TDF 300 mg,持续96周,然后进入48周的开放标签TMF 25 mg治疗期,评估包括病毒学、血清学、生化学应答和组织学评价方面的疗效差异。据资料不同采用McNemar检验、t检验或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MF初治组共593例,TDF转换组共287例受试者完成144周治疗或达到研究终点。第144周时,整体人群获得乙型肝炎病毒(HBV)DNA<20 IU/ml的比例分别为86.2%和83.3%;在基线HBV DNA≥8 log 10 IU/ml的人群中,该比例分别为78.1%和73.8%;无患者新发耐药。两组第144周HBeAg转阴率和血清学转换率较96周仍有进一步显著提升,3年合计阴转率约为35%。同时TDF组在转换治疗48周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进一步提高了11.4%,肝纤维化指数(FIB-4)也获得了显著改善。结论CHB患者经过144周TMF的治疗,可维持良好的病毒学应答和生化学应答。TDF治疗96周后,转换至TMF 48周可使患者获得生化学应答的提高。
- 刘智泓金清龙张跃新龚国忠巫贵成姚履枫温小凤高志良黄燕杨道坤陈恩强毛青林世德尚佳龚环宇钟丽华尹华发王凤梅胡鹏张晓青高群杰金超南李川牛俊奇侯金林TMF临床研究协作组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性乙型肝炎
- 延长或转换至艾米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一项Ⅲ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艾米替诺福韦(TMF)治疗144周或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换用TMF治疗48周后的安全性结果。方法CHB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配到TMF初治组(25 mg)或TDF转换组(300 mg),并在前96周接受TMF对比TDF的双盲双模拟治疗。在96~144周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48周的开放标签TMF治疗,并对肾脏、骨骼、代谢、体质量等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TMF初治组和TDF转换组分别有666例和336例患者接受了试验药物。截至第144周,TMF治疗的安全性良好;在第96~144周期间,两组总体安全性相似。在接受转换治疗后,TDF转换组的肾小球滤过率(使用非参数CKD-EPI公式计算)和肌酐清除率(使用Cockcroft Gault公式计算)较第96周分别升高(2.31±8.33)ml/min和(4.24±13.94)ml/min,显著高于TMF初治组的(0.91±8.06)ml/min和(1.30±13.94)ml/min;TDF转换组的髋部和脊柱骨密度(BMD)分别较第96周升高0.75%和1.41%,显著高于TMF初治组的-0.02%±3.57%;第144周TDF转换组累计的BMD显著降低事件发生率为20.1%,仍显著高于TMF初治组(12.7%);TDF转换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较第96周升高的中位数为0.16(0.00,0.43),显著高于TMF初治组的0.01(-0.17,0.31);TDF转换组体质量指数较第96周升高(0.54±0.98)kg/m^(2),显著高于TMF初治组的(0.05±0.94)kg/m^(2)。结论CHB患者接受144周TMF治疗的总体安全性良好。在接受转换治疗后,TDF转换组的肾脏和骨骼安全性得到显著改善,但同时也存在轻度的血脂和体质量增加(NCT03903796)。
- 刘智泓金清龙张跃新龚国忠巫贵成姚履枫温小凤高志良黄燕杨道坤陈恩强毛青林世德尚佳龚环宇钟丽华尹华发王凤梅胡鹏张晓青高群杰夏鹏李川牛俊奇侯金林TMF临床研究协作组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
- 安徽部分医院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部分医院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安徽部分医院HBVDNA阳性的HBV感染者196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3例,慢性乙型肝炎107例,肝炎后肝硬化59例,原发性肝癌6例,慢性重型肝炎20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例,采用Caliper-1000微流芯片分析仪分析检测HBVDNA和基因型。结果196份HBVDNA阳性血清标本中,B基因型126例(64·3%),C基因型59例(30·1%),BC混合型11例(5·6%),未发现其他基因型。江淮之间以B基因型占优势,淮河以北以C基因型占优势,分别为68·8%和66·7%;HBVB基因型感染的临床疾病谱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占62·7%(P<0·01),C基因型感染者以肝硬化为主,占44·1%(P<0·01),差异有显著性;检测出的HBV基因型与病毒载量、HBeAg阳性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肝硬化患者HBVC基因型的HBeAg阳性表达(68·4%)明显高于B基因型(31·6%)和BC混合型(0)。结论安徽省部分医院HBV基因型存在B、C和BC混合型,B型为该地区的优势基因型。HBVB基因型感染的临床疾病谱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而HBVC基因型感染以肝硬化为主。
- 叶珺熊自忠尹华发李旭
- 关键词:基因型
-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与死因分析
- 1998年
- 目的提高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两所医院82例院内死亡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及其死因。结果82例均出现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在心、肺、肝、脑、肾、消化道、外周循环、凝血机能和代谢等9个脏器系统中,同时累及3,4,5,6,7,8个和9个脏器的分别为:1.2%,7.3%,14.6%,23.2%,26.8%,15.9%和11.0%。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死亡病例各脏器受损程度:肾>凝血机能>代谢>外周循环>消化道>肺>脑>心>肝。
- 尹华发朱立胜余鑫之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症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