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压
  • 2篇护理
  • 2篇梗死
  • 1篇低血压综合征
  • 1篇低血压综合症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弓
  • 1篇心动过缓
  • 1篇心肌梗死前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发作
  • 1篇血压昼夜
  • 1篇血压昼夜节律
  • 1篇压力感受器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评价
  • 1篇夜间血压
  • 1篇预适应

机构

  • 4篇青岛市第三人...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崔学华
  • 2篇魏仁敏
  • 1篇孙吉芳
  • 1篇于海初
  • 1篇王玉
  • 1篇孙桂霞

传媒

  • 4篇青岛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02
  • 1篇1999
  • 2篇199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心肌梗死前不同时期心绞痛发作对初次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1998年
对128例初次急性心肌梗死者按梗死前心绞痛发作的不同时期分为近期组(Ⅰ组,40例)、远期组(Ⅱ组,14例)、远及近期组(Ⅲ组,38例)和无心绞痛发作组(Ⅳ组,36例)。分别观察心肌酶峰值、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表明,梗死前不同时期心绞痛发作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以近期较明显,远期心绞痛发作只有同时合并近期发作时才对AMI产生明显有效的影响,其机理可能和心肌缺血预适应有关。
于海初魏仁敏崔学华孙桂霞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心绞痛心肌梗死
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观察
1999年
我们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连续性24小时监测,探求血压的昼夜变化节律,为临床医疗护理提供重要依据。1 对象与方法 1.1 依据1978年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与分期选择住院与门诊病人100例,男54例,女46例;
崔学华王玉
关键词:血压昼夜节律高血压病患者夜间血压药物评价
情感投入与护理管理
2002年
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科学的系统工程,积极的情感投入是提高护理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1 情感投入的必要性 1.1 护理管理人员的情感投入,一般地说,就是护士长通过各种媒体对护士实施“情感投资”,以换取护士对护理任务的认可。
孙吉芳崔学华
关键词:情感投入护士长护理管理人员护理群体提高护理质量情感投资
阿托品治疗心动过缓-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1998年
心动过缓-低血压综合征常发生于急性下壁和(或)后壁心肌梗死的早期,一旦发生,常危及生命。因此在心梗早期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并正确使用阿托品,对抢救病人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我院1994~1998年间住院病人10例,其中下壁心肌梗死6例,下壁+后壁3例,后壁1例,年龄在52~78岁之间。 2 治疗情况病人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综合症时,立即静脉注射阿托品,其中9例病人首次静推阿托品0.
崔学华刘福颂魏仁敏
关键词:低血压综合征心动过缓护理体会后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低血压综合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