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血管
  • 4篇血管造影
  • 4篇造影
  • 3篇肺栓塞
  • 2篇碘油
  • 2篇动脉栓塞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药动学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造影术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反相
  • 2篇反相高效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8篇崔立明
  • 5篇韩萍
  • 4篇梁波
  • 4篇冯敢生
  • 2篇胡悦
  • 1篇王秀兰
  • 1篇薛景峰
  • 1篇白彬
  • 1篇李欣
  • 1篇张士德
  • 1篇史河水
  • 1篇刘永华
  • 1篇周阳泱
  • 1篇孙丽琴
  • 1篇李晓波
  • 1篇周运锋
  • 1篇蒋日峰

传媒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放射学实践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6层螺旋CT正常肺动脉管径的测量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利用16层螺旋CT建立健康成年人肺动脉干及其主要分支直径的正常值标准.方法:选择没有心肺疾患及引起肺动脉压力及血流变化的相关疾病并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者,按年龄分为3组(<40岁组,40~60岁组和>60岁组),每组40例(男、女各20例),共120例.采用平静呼吸状态下深吸气末时增强扫描的图像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动脉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直径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直径呈递增的趋势,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右下肺动脉直径在各组内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4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支肺叶动脉在不同性别和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肺动脉正常管径的测量可以为肺动脉及引起肺动脉形态改变的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
崔立明韩萍梁波冯敢生
关键词:肺动脉血管造影术
碘油与表阿霉素配制比例的实验研究
目的:量化研究介入化疗碘油栓塞后化疗药物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得出碘化油与化疗药物之间的最佳配比.方法:以表阿霉素为工具药,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肝动脉灌注表阿霉素及兔肝动脉灌注不同配比的乳化栓塞剂后表阿霉素在兔体内的血...
崔立明
关键词:表阿霉素肝动脉栓塞药动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文献传递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疑诊肺动脉栓塞的78名患者行双源CT肺动脉成像双能量扫描,数据经后处理得到肺动脉血管图像(CTA)和肺灌注图像(PBV)。两位医师对PBV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和分型,同时观察CTA图像有无栓塞以及栓塞的部位、程度。分析PBV图像的表现与CTA图像、肺部异常改变的关系。用Kappa系数检验两位观察者对PBV图像质量评价和分型的一致性,计算PBV图像诊断肺栓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两位医师对肺灌注图像质量的分级以及肺灌注图像的分型一致性极强,K值分别为0.87、0.80,P值均<0.01。PBV图像诊断肺栓塞的敏感度为95.30%,特异度为56.40%,阳性预测值为70.70%,阴性预测值为91.20%。对于完全栓塞的患者,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能够显示肺动脉栓塞导致肺血流改变的肺灌注异常。
周运锋史河水崔立明蒋日峰李欣刘永华韩萍
关键词:肺栓塞肺灌注
二氧化碳用于多层螺旋CT诊断肺栓塞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作为阴性对比剂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肺栓塞(PE)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6只用明胶海绵建立了PE模型后的犬分别用CO2作为阴性对比剂、碘对比剂作为阳性对比剂行MSCT血管造影检查,对所得两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60mlCO2可使肺动脉充分显影,CO2CT血管成像和碘对比剂CT血管成像都显示了肺动脉内的栓子,栓子在前者图像上比后者更清晰。结论用CO2作为阴性对比剂行MSCT扫描对诊断PE是可行的。
崔立明韩萍梁波冯敢生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诊断二氧化碳肺栓塞血管造影检查MSCT扫描阳性对比剂
碘油与表阿霉素配制比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量化研究介入化疗碘油乳剂栓塞后化疗药物的药动学特征 ,得出碘油与化疗药物之间的最佳配制比例。材料与方法 以表阿霉素为工具药 ,以兔为研究对象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表阿霉素的血药浓度 ,拟合药动学参数作统计学比较。结果 对照组血浆中表阿霉素的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而碘油与表阿霉素 2∶5 (ml∶mg)配制比例组血浆中表阿霉素浓度显著低于其他配制比例组 (P <0 .0 5 )。结论 碘油与表阿霉素的最佳配制比例是 2∶5 (ml∶mg) ,这样可降低外周循环血浆中游离表阿霉素的浓度 ,既提高了靶向疗效 。
崔立明胡悦白彬薛景峰王秀兰
关键词:碘油表阿霉素药动学血药浓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肝癌
主动脉瘤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诊断主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2例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MSCTA检查,将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运用不同的重建方法对血管进行显示,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和容积再现(VR)技术。结果主动脉瘤13例,主动脉夹层19例,多种重建图像与轴位图像相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MSCTA技术对主动脉瘤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于选择治疗方法、观察术后疗效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崔立明韩萍周阳泱梁波冯敢生
关键词:动脉瘤血管造影术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主动脉瘤最大密度投影轴位图像
一种用于治疗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具体为一种含有三氧化二砷和含有PM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的联合治疗肝癌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首次提出三氧化二砷和PML基因重组腺病毒联合...
崔立明张士德胡悦孙丽琴李晓波
文献传递
心电门控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对心电门控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ECG-MSCTPA)与传统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MSCTPA)进行对比研究,探讨ECG-MSCTPA在肺栓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8例临床怀疑肺栓塞患者分别行MSCTPA和ECG-MSCTPA检查,2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行评估,包括肺栓塞的部位及心脏搏动伪影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例诊断有肺栓塞。ECG-MSCTPA可以显著消除心脏运动伪影(MSCTPA组42%,ECG-MSCTPA组15%,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肺栓塞的总体诊断效果经Kappa检验存在高度一致性(Kappa值=0.92,P<0.05)。在对心缘旁肺动脉内栓子的诊断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43.75,P<0.05)。结论ECG-MSCTA可显著消除心脏搏动伪影,对肺栓塞的总体诊断效果与传统的MSCTPA效果相当,但对发生在心缘旁肺动脉内的肺栓塞的诊断明显优于传统的MSCTPA。
崔立明韩萍梁波冯敢生
关键词:肺栓塞心电门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