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永业

作品数:70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邢台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会议论文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视神经
  • 27篇病变
  • 26篇神经病
  • 26篇视神经病
  • 26篇视神经病变
  • 20篇中西医
  • 20篇中西医结合
  • 16篇疗效
  • 14篇血性
  • 14篇遗传性
  • 14篇遗传性视神经...
  • 14篇遗传性视神经...
  • 14篇缺血
  • 14篇LEBER遗...
  • 14篇LEBER遗...
  • 13篇中西医结合治...
  • 13篇西医结合治疗
  • 12篇缺血性视神经...
  • 12篇缺血性视神经...
  • 12篇疗效观察

机构

  • 69篇邢台市眼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70篇常永业
  • 66篇张铭连
  • 58篇石慧君
  • 50篇庞朝善
  • 43篇毛爱玲
  • 37篇解世朋
  • 26篇王浩
  • 17篇解世鹏
  • 7篇赵晓丽
  • 3篇冯娜
  • 3篇赵翠联
  • 2篇杨赞章
  • 1篇冯琳
  • 1篇李志金
  • 1篇杨志锐
  • 1篇张芳
  • 1篇王崇山
  • 1篇闫素霞
  • 1篇冯玉明
  • 1篇庞润晖

传媒

  • 10篇中国中医眼科...
  • 4篇河北中医
  • 4篇中国眼底病论...
  • 3篇中华眼底病杂...
  • 3篇中国眼底病论...
  • 2篇2005国际...
  • 2篇第三届国际葡...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第八届全国中...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 1篇第六届全国中...
  • 1篇第十届全国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3
  • 7篇2012
  • 19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眼原发性血管闭塞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一例
石慧君赵晓丽张铭连常永业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常永业张铭连
中西医结合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随访观察
张铭连常永业石慧君庞朝善解世朋毛爱玲王浩
活血通络颗粒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颗粒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0只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30只眼)、对照组30例(30只眼)。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包括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患眼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球后注射地塞米松+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2%利多卡因注射液,口服维生素B1、腺苷辅酶B12,并对症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并口服活血通络颗粒。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视力、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21例(21只眼),有效8例(8只眼),总有效率96.70%;对照组临床显效14例(14只眼),有效9例(9只眼),总有效率76.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视力分布、视野平均光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络颗粒能够提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并改善视野。
常永业张铭连石慧君解世朋庞朝善毛爱玲王浩
关键词:活血通络颗粒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力
81例麻痹性斜视病因分析及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麻痹性斜视的相关病因,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至2009年住院治疗81例(86只眼)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并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中医辨证施治、电针、结合西药方法治疗。结果 81...
石慧君张铭连庞朝善常永业毛爱玲解世鹏王浩
关键词:麻痹性斜视中西医结合疗效发病原因病因分析
文献传递
Behcet病性葡萄膜炎26例疗效观察
石慧君张铭连庞朝善常永业解世鹏毛爱玲
中西医结合治疗Vogt-小柳-原田氏病随访观察
张铭连常永业石慧君庞朝善解世朋毛爱玲王浩
中西医结合治疗Vogt—小柳—原田氏病随访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Vogt—小柳—原田氏病的远期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对63例住院患者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并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配合中药治疗。初次治疗均达到眼部炎症消失,临床治愈标准。63例VKH患者中,男
张铭连常永业石慧君庞朝善解世朋毛爱玲王浩
关键词:皮质激素辨证论治
文献传递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线粒体DNA检测及中医治疗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中国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3个原发致病基因突变的特征及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对81例LHON患者分别用异源双链-单链构像多态性(HA-SSC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突变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MSP-PCR)及DNA测序等方法检测其mtDNA11778、14484、3460位点的基因突变情况,并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结果81例患者(男59例,女22例)中,11778位点突变71例,占87.65%,14484位点突变8例,占9.88%,3460位点突变2例,占2.47%。中医辨证为肝经郁热型58例,肝郁肾虚型14例,肝肾阴虚型9例。结论中国人LHON患者mtDNA3个原发致病位点突变中,以11778位点突变为主,14484次之,3460最少。其发病与中医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张铭连石慧君常永业解世朋庞朝善毛爱玲
关键词:点突变聚合酶链反应辨证论治
活血通络颗粒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活血通络颗粒对SD大鼠动脉-静脉旁路血栓形成、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缺血性眼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活血通络颗粒小、中、大剂量组,阿司匹林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将含有内置丝线的套管连通左颈外静脉与右颈总动脉,通过测定丝线上血栓的重量,观察活血通络颗粒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另取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活血通络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复方丹参片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不可预知的慢性应激刺激及皮下注射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加冰水浴等方法制作大鼠气滞血瘀模型,观察活血通络颗粒对气滞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活血通络颗粒对SD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可降低气滞血瘀SD大鼠全血黏度值,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结论活血通络颗粒能够抑制血栓的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张铭连解世朋石慧君李志金王浩常永业
关键词:活血通络颗粒缺血性眼病药效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