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胤
- 作品数:25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悖论式重复——乔治·爱略特后期三部小说中工业化意象的变奏被引量:3
- 2009年
- 近年,对乔治.爱略特的研究趋向于研究其文本中的重复热,但这类研究既没有意识到为何重复,也没有意识到小说文本中重复的本质是变奏。本文认为,在乔治.爱略特后期三部小说中,机器化、英雄、权力这三个关键词的重复,不是简单的碎片式组合,也不是简单的双重替代模版。重复的原因是社会话语系统的规约作用,而乔治.爱略特小说的意义,不在于这种重复,而在于她把这种重复自觉地化为悖论叙事策略,即悖论式重复,这种悖论式重复形成变奏发展轨迹。
- 廖昌胤唐西西
- 关键词:乔治·爱略特
- 悖论叙事
- 国内外对乔治·爱略特的研究缺乏对她的小说反映政治现代化悖论这个问题的探讨。本文选择乔治·爱略特后期《激进派弗利克斯·霍尔特》、《米德尔马契》、《丹尼尔·德隆达》这三部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三部作品反映的英国政治现代化悖...
- 廖昌胤
- 关键词:乔治·爱略特后期小说
- e-Learning环境下的文学抉择——英国小说批评传统的启示被引量:2
- 2003年
- 数字化学习使素质的形成过程个性化。信息时代要求创新性素质 ,文学是个性化学习环境中最主要接触的对象 ,又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基础材料。现有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材料制约着创新素质的形成。营造文学文化的创新性离不开道德关怀。在这方面不仅中国有文以明道的悠久传统 ,而且英国小说的道德关怀传统的启示意义也证明了中国“文以明道”的道德关怀具有世界意义。
- 廖昌胤
-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环境
- 从《阿卡帝亚》论柏拉图的“发明诗学”
- 2013年
- 柏拉图的诗学含有"发明诗学"因素,但是尚未得到学界应有的阐发。同样,英美小说与影视批评也没有从"发明诗学"的角度来探讨经典作品。本文反思柏拉图的诗学,结合锡德尼的小说《阿卡帝亚》的文本解读,从两个方向探讨"发明"意义:一方面阐发柏拉图的发明诗学原理,探讨锡德尼诗学对柏拉图"发明诗学"原理的继承关系;另一方面阐发小说《阿卡帝亚》,围绕虚构发明、叙述发明、理性发明、床戏发明、悖论危机五个焦点,梳理其发明诗学的思路。
- 廖昌胤
- 关键词:柏拉图锡德尼
- 二律悖反:当代视野中的康德
- 2013年
- 当代批评围绕康德的研究,有聚焦悖论的热点。这些热点悖论主要可以分为悖论特性、审美悖论、产权悖论、契约悖论、客观悖论、知识悖论、伦理悖论、婚姻悖论、消除悖论。也有直接涉及到康德的二律悖反的再认识。但是审美判断力的二律悖反的当代认识需要进一步再认识。回到康德二律悖反的文本,通过再认识,得出这样的结论:审美判断力的抽象理性结论是在假设原则的基础上作出的,在理性判断结论的作出过程中,它有一种强迫的"一致性"迷狂,即故意抹杀不同物质事物的显见的表象的不同性,把假设概念作原则,又在这个原则基础上得出判断推论,即理性抽象判断事实上是在假设原则中抽象出假设的推论,而这些假设的推论还要一再混淆原则本身所包含的界线,从而使"一致性"霸权地达到推论的结果。因此,理性抽象就其本质而言,除了是悖论之外,它什么都不是。
- 廖昌胤
- 关键词:二律悖反
- 《尤利西斯》主题之谜与莫莉意识被引量:3
- 2003年
- 莫莉意识在《尤利西斯中》占独特地位。莫莉意识的诗学意义在于表征了意识记忆中的性主体与其他社会意识之间的相关性。这些相关性存在于“我”、“你”、“他”不同的所指中。“我”是性生成力量创造性的原创集合。“你”是这种原创的交集。“他”是这种原创的异化。从这个视角来看整部作品 ,可开拓一种把握它的浑圆、流动、绵绵不息的能指活动的可能性。
- 廖昌胤
- 西方文论关键词 悖论被引量:26
- 2010年
- 悖论的基本含义是超越现存的概念与观点,"表面看来是逻辑矛盾或者荒谬的陈述,结果却能从赋予其积极意义方面来解释"。自从布鲁克斯提出"诗歌语言是悖论语言"的命题后,悖论被广泛接受为新批评的一个专门术语。在当代西方批评实践中,悖论已扩展到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实践的各个方面。本文从悖论的基本含义入手,分别介绍悖论研究的本体、认知和方法方面的意义。
- 廖昌胤
- 关键词:悖论
- 论卡梅隆电影“深层结构”之电影技术悖论被引量:2
- 2015年
- 作为现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携带者,电影融入了电影人的精神视野,是他们思想之旅的停泊点,传播着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着人类文化价值观的构建。对于每位电影导演来说,无意甚或自觉在努力成长为"电影作者",以期在瑰丽的电影艺术殿堂占有一席之地,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编剧导演集于一身的作品取得了艺术和商业的双赢,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
- 肖春艳廖昌胤
- 关键词:卡梅隆艺术殿堂作者电影作者论技术异化
- 悖论文化:文学中的文化反思——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 2013年
- 访谈从殷教授所写的《英国小说批评史》开始,从该书中文学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糅合杂陈的悖论体问题,深入到殷教授在其后的著作《推敲“进步”话语》中所探讨的“进步中的堕落”悖论.殷老师与访谈者分享了他尚未出版的书稿,关于文化观念变迁的研究.从文化变迁史中,殷老师看出“非理性的理性”悖论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解决的悖论.三百年来,文学家们和社会文化批评家们都在不断地努力探索,深挖文化悖论的始末,并试图通过各自的构想,提出可能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案.
- 廖昌胤
- 关键词:文化悖论
- 悖论伦理:《亚当·贝德》中海蒂的孩子死因新论
- 2011年
- 迄今人们都将海蒂与亚瑟的爱情解读为不合伦理,他们的结局是对"坏人"的处罚。相反,本文认为,《亚当·贝德》采用了内嵌式对话句,即在同情海蒂与亚瑟的句子里嵌入了社会伦理观对二人的攻击之辞。小说并非只是重复着一个"好人好报"的俗套,而是揭示工业化社会伦理观念的悖论,这个悖论就是披着"美好"的伦理外衣扼杀真情,以貌似"伦理"的观念掩盖最不符合伦理的罪恶。
- 廖昌胤
- 关键词:《亚当·贝德》伦理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