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明
- 作品数:33 被引量:1,104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玉米秸秆炭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6年
-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玉米秸秆炭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 t/hm2生物炭与肥料配施可延长玉米的生长时期和旺盛生长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促进玉米灌浆后期干物质的积累和子粒干重的增加,与单施化肥相比,产量提高了6.06%;40 t/hm2生物炭与肥料配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玉米干物质积累,降低行粒数,产量降低13.88%。适量的生物炭与肥料配施可促进玉米的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优于单施化肥;过量的生物炭用量会抑制玉米生长,导致产量下降。在北方棕壤常规施肥条件下,适量配施生物炭增产效果明显,可用于玉米生产。
- 程效义张伟明孟军杨旭赵倩雯陈温福
- 关键词:玉米生物炭干物质积累
- 一种节能高效的蔬菜加工用剩余物炭化处理回收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高效的蔬菜加工用剩余物炭化处理回收设备,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上下料装置,在螺旋叶片和螺旋轴的螺旋作用下,可以满足上下料的作业,同时采用此方式也可满足灌气操作,则打开出气结构即可进行排气,使得热气可以迅速...
- 张伟明吴迪修立群顾闻琦陈温福孙媛媛王禹凝张鈜贵冯志波袁鹤翀
- 一种长效改土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效改土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肥的原料组分按重量比例包括如下:有机无机复合炭材料40‑60,畜禽粪便炭化物20‑30,微生物菌剂0.05‑0.1,发醇豆粕5‑10,菌渣3‑8,粘结剂10‑15;所述长...
- 张伟明陈温福刘金张丽莉
- 文献传递
- 农用生物炭研究进展与前景被引量:472
- 2013年
- 生物炭以其良好的解剖结构和理化性质,广泛的材料来源和广阔的产业化发展前景,成为当今农业、能源与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合分析、评述了生物炭在土壤、作物、农田生态系统等领域应用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其未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从低碳、循环、可持续视角,客观、辩证地探讨了生物炭在农业上的应用价值及其产业化发展前景。生物炭在修复土壤障碍,提升耕地生产性能和作物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生物炭产业的方向与建议,旨在为中国生物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 陈温福张伟明孟军
- 关键词:生物炭耕地质量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
- 一种生物炭基肥料的生产设备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炭基肥料的生产设备及方法,包括蒸汽造粒装置和烘干装置,蒸汽造粒装置内经过蒸汽造粒的物料进入烘干装置中进行再次烘干造粒;蒸汽造粒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一加料箱、第一出料箱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
- 张伟明陈温福刘金
- 农林废弃物炭化还田技术的发展与前景被引量:55
- 2011年
- 炭化还田是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也是土壤改良的新途径,对促进农业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生物炭为核心,从其改良土壤的理论基础分析入手,综合评述了炭化还田技术的由来、发展与技术内涵,着重介绍了炭化还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前景,明确了炭基肥料和炭基土壤改良剂是炭化还田的有效技术载体,国家应在炭基多元化产品开发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 孟军张伟明王绍斌徐正进陈温福
- 关键词:农林废弃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
- 生物炭介导的连作大豆光合生理代谢及产量响应被引量:10
- 2023年
- 为明确生物炭长期存在条件下对连作大豆光合生理和产量的调控效应及作用关系,探讨其应用可行性,采用大田长期定位试验方法,设置CK(施肥,不施炭)、B1(生物炭12 t·hm^(-2))、B2(生物炭24 t·hm^(-2))和B3(生物炭48 t·hm^(-2))4个处理,研究了施用生物炭(9年)对连作大豆进行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生理功能、产物积累以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施用生物炭可提升连作大豆叶绿素含量(Chla、Chlb)、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明显增强连作大豆的光合作用能力,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明显提高,胞间CO_(2)浓度(Ci)降低,其中B3处理的Pn、Tr和Gs分别比CK处理提高15.44%、14.98%和117.73%。同时,生物炭介导的连作大豆PSⅡ反应中心内禀光能转换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及热耗散量子比率(Fo/Fm)提高,进行光合的植物效率提升。生物炭处理的连作大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及叶片干物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光合产物积累增加,且最终产量表现为生物炭处理均高于CK处理,其中B2、B3处理的大豆产量分别比CK处理提高7.69%、15.38%。相关分析表明,生物炭长期介导的连作大豆产量响应与Chla、Pn、Tr、Gs以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密切相关,是促进连作大豆产量提升的重要因素。施用生物炭可增强大豆光合生理功能,促进光合产物积累,提高连作大豆产量。
- 吴迪袁鹤翀顾闻琦冯志波孙媛媛修立群张伟明陈温福
- 关键词:生物炭大豆光合作用连作栽培
- 一种可使大豆耐连作的种植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使大豆耐连作的种植方法。是在土壤中施加经过炭化处理的牛粪、炭化处理的秸秆材料和/或枝条。更进一步的,其中秸秆材料和/或枝条和牛粪在炭化过程中,将秸秆和/或枝条/牛粪材料在炭化过程中产生的植物天然木醋高温汽...
- 张伟明吴迪修立群陈温福顾闻琦孙媛媛张鈜贵王禹凝袁鹤翀冯志波张玉雪王文佳刘子凡
- 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 长期以来,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使土壤酸化板结、耕地质量持续下降。重金属污染和农业废弃物被焚烧或丢弃对土壤与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危害,已成为制约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而形成的富碳产物,可能...
- 张伟明
- 关键词:生物炭大豆作物生产土壤性质
- 文献传递
- 玉米芯生物炭对大豆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10
- 2015年
- 以玉米芯为原材料,采用新型炭化技术制备生物炭,研究了玉米芯炭的结构及理化特性,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玉米芯生物炭对大豆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玉米芯在炭化后总孔体积、比表面积、p H、固定碳含量、灰分含量分别提高了5.54、3.74、1、5.03、0.26倍,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和元素种类。施用玉米芯炭后,大豆株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提高,光合作用、营养生理以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功能增强,产量与品质明显提高。较高施炭量(1500、3000 kg·hm-2)平均比对照增产10.98%。该玉米芯生物炭结构与理化特性良好,是一种理想的农用生物炭材料,可应用于东北大豆生产。
- 张伟明管学超黄玉威孙大荃孟军陈温福
- 关键词:玉米芯生物炭大豆生物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