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佩君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胰腺
  • 2篇切除术
  • 2篇切除术治疗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炎
  • 1篇胆源性
  • 1篇胆源性胰腺炎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囊肿
  • 1篇延期
  • 1篇胰体
  • 1篇胰体尾
  • 1篇胰体尾切除

机构

  • 4篇亳州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张佩君
  • 3篇卢伟
  • 3篇徐永建
  • 2篇刘小虎
  • 2篇付强

传媒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成人胆总管囊肿13例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3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短期胆汁漏2例,无胰漏,急性胰腺炎1例,1例死亡。12例经4月~7年随访,2例表现轻度胆管炎,其余均痊愈,无胆管炎及胆管狭窄表现。结论上腹痛是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成人型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首选手术方式。
张佩君
关键词: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成人
早期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性胰腺炎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 探讨早期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所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病人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性胰腺炎病人84例。根据病人发病距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间分为早期组(44例,48小时内手术)和延期组(40例,48小时后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中转开腹率等,比较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指标。结果 早期组与延期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4.51±5.27)分钟和(85.34±7.64)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1.26±5.41) ml和(86.54±9.28)ml,住院时间分别为(3.1±0.7)天和(4.6±0.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中转开腹率为2.27%,延期组中转开腹率为1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与延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5%、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与延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15.74±4.21)小时和(24.27±6.35)小时,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1.25±0.43)天和(2.47±0.64)天,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2.43±0.76)天和(3.79±0.8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所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性高、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优于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佘明杰徐永建张佩君付强卢伟刘小虎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肠道功能
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与交界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脾胰体尾切除术(LSPDP)治疗胰腺良性与交界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21例良性与交界性胰体尾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2例行LSPDP,9例行脾切除的腹腔镜胰体尾整块切除术(LDPS)。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中输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7d的白细胞数量与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术后1、3d的腹水淀粉酶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LDPS组术后2周及3个月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LSPDP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PS和LSPDP均可用于良性及交界性胰体尾肿瘤,相对于LDPS,LSPDP在稳定血小板方面有一定优势。
佘明杰徐永建张佩君付强卢伟刘小虎
关键词:胰腺切除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和阿托品肌内注射治疗对老年急性胆囊炎疼痛感的缓解效果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和阿托品肌内注射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疼痛感的缓解效果。方法:从亳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诊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抽取100例,采用回归性分析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接受阿托品肌内注射)与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比较两种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实验前的组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治疗前后的组间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差异均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即将愈合期间,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实施疼痛缓解措施时,通常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法和阿托品肌内注射治疗,阿托品肌内注射治疗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法缺点在于疼痛缓解效果较差,优点在于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较少,但均对患者的抑郁焦虑不良情绪具有较好的疏导效果。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低,因此应当以阿托品肌内注射为主要的治疗方式。
卢伟徐永建张佩君佘明杰
关键词: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疼痛不良情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