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修江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农牧
  • 6篇农牧交错带
  • 6篇交错带
  • 3篇驱动力
  • 2篇土地利用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评价
  • 1篇生态退耕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梯度分析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土地利用时空...
  • 1篇土地资源
  • 1篇退耕
  • 1篇农区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用
  • 1篇农业用地
  • 1篇农用

机构

  • 8篇内蒙古师范大...

作者

  • 8篇张修江
  • 7篇郝润梅
  • 6篇海春兴
  • 3篇其其格
  • 3篇张富

传媒

  • 4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年份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农牧交错带以农为主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农用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以武川县为例
2009年
以农牧交错带北部边缘地区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研究区,从县域规模水平上对武川县农用地利用变化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驱动因子及其作用机理和过程进行分析,并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建立了武川县农用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近10年间武川县农用地面积整体上趋于减少;促使农用地面积发生变化的社会发展因子包括农业机械总动力、柴油使用量、第一产业值、第二产业值、第三产业值、房地产业、城镇居民消费、农业贷款;促使农用地面积发生变化的科技进步因子包括农用薄膜使用量、化肥使用量、机电排灌面积、农药使用量、机电井数、水果产量、乡村务农人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地面积变化与柴油使用量、农业贷款、农药使用量、水果产量、机电井数有较大相关性.
张修江郝润梅其其格张富海春兴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农用地驱动力
农牧交错带生态退耕以来农村社会发展实证研究——以武川县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武川县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交错带的核心地区。通过入户调查,我们了解了到其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现状,研究结果表明:自生态退耕以来,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增加,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民意识得到一定提高,有超过一半的农民仍愿意继续种地,承包、转包、租用的土地使用方式共存。农业政策更有利于农民增收,生态环境没有明显改善,旱、虫灾严重;农资投入比例明显增大,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率低。实证研究结论可为当地政府在制定农牧业科技、灾害防治规划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
郝润梅张修江其其格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实证研究
农牧交错带以农为主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过程研究——以武川县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有影响。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变更数据,结合实地考察,对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5年来耕地数量持续减少,林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它农用地处于增加趋势,牧草地、独立工矿及居民点和未利用土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波动趋势;1996-2006年耕地、林地、牧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从2001-2005年减少的耕地主要变为林地、牧草地、独立工矿及居民点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因此,保护耕地、调整农用地结构,使土地利用方式更加合理应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张修江郝润梅海春兴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
农牧交错带牧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过程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为例被引量:6
2008年
农牧交错带牧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关系到农牧交错带草原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1997-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运用土地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模型,对其近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四子王旗大部分土地类型面积发生了变化;旱地的减少量最大,减少了56 445.4 hm2,未成林造林地的增加量最大,增加了77 287.1 hm2,菜地的年平均变化率最大,年增加率达39.59%,人工草地、独立工矿用地、荒草地均有所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逐年上升,说明四子王旗土地利用系统日趋无序.
张富海春兴郝润梅其其格张修江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牧区土地利用方式
武川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原因分析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牧交错带的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土地利用等各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是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调控人类土地利用行为的科学决策依据。对研究区域土地...
张修江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资源
文献传递
农牧交错带以农为主区科技进步对农业用地变化影响——以武川县为例
2010年
笔者以农牧交错带的核心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研究区,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建立了武川县农业用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模型,对武川县农业用地利用变化的科技进步驱动因子及其作用机理和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间武川县农业用地面积变化整体上处于减少趋势,科技进步是武川县农业用地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农业用地面积变化与农药使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果产量呈显著负相关。
郝润梅海春兴张修江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农业用地驱动力
农牧交错带偏农区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因子梯度分析——以武川县为例
2010年
以农牧交错带核心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研究区,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建立了武川县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模型,从县域规模水平上对武川县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作用机理和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5年武川县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加39 hm2。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武川县的驱动因子,人口类指标的驱动作用明显大于经济类指标。第一产业对武川县建设用地的驱动力较明显,非农业人口与建设用地的相关系数最为密切,说明近几年武川县非农业人口增长与建设用地的增长幅度最为一致。
张修江郝润梅海春兴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建设用地驱动力
内蒙古武川县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景观生态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将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相结合,利用2000-2005年遥感影像(TM)数据,从景观生产力、景观胁迫度与景观稳定性3方面构建武川县耕地可持续性的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武川县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5年武川县耕地可持续利用程度指数为0.01,总体上处于平稳趋势,西部耕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大于东部地区;武川县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的空间变化明显,在8个乡镇中,综合指数增加的有西乌兰不浪镇、得胜沟乡、大青山乡、哈拉和少乡4个乡镇,其指数增加值分别是0.2617、0.1586、0.0953、0.0685;可镇、哈乐镇、上秃亥乡、二份子乡的权重在减少,减少值为0.3820、0.1203、0.0489、0.0328;耕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区域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城镇化较高的乡镇耕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减弱,城镇化较低、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的乡镇可持续利用程度增强。由此认为武川县耕地资源仍然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变化是制约和促进武川县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
张修江郝润梅海春兴张富
关键词: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景观生态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