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大明

作品数:20 被引量:89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植物
  • 4篇染色体
  • 4篇减数
  • 4篇减数分裂
  • 3篇孢子
  • 3篇小孢子
  • 3篇小孢子母细胞
  • 3篇母细胞
  • 3篇进化
  • 3篇扩增
  • 3篇核型
  • 3篇濒危
  • 2篇稻属
  • 2篇多态
  • 2篇野生
  • 2篇英文
  • 2篇松属
  • 2篇随机扩增多态
  • 2篇同源
  • 2篇同源染色体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0篇张大明
  • 9篇洪德元
  • 3篇葛颂
  • 2篇张寿洲
  • 2篇潘开玉
  • 2篇李常宝
  • 2篇汪小全
  • 1篇王士泉
  • 1篇钱韦
  • 1篇李心正
  • 1篇陈新露
  • 1篇杨亲二
  • 1篇潘锦
  • 1篇袁俊霞
  • 1篇邹喻苹
  • 1篇牛伟
  • 1篇尤瑞麟
  • 1篇高立志
  • 1篇何田华
  • 1篇胡文清

传媒

  • 4篇植物分类学报
  • 4篇Acta B...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生物多样性
  • 1篇Journa...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园艺学报
  • 1篇河池学院学报
  • 1篇全国系统与进...
  • 1篇首届全国生物...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野生稻Oryza nivara和O.rufipogon DNA甲基化多样性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调查研究了野生稻群体内及群体间的DNA甲基化多样性。选取与亚洲栽培稻近缘的两个野生种Oryza nivara和O.rufipogon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MSAP(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技术对其基因组CCGG位点的甲基化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个IRGC(the International Rice Germplasm Center)编号群体内的不同个体间,基因组甲基化条带高度一致;而在不同编号群体间,甲基化条带表现为多态。其中后者又可以分为两类:条带模式高度一致的Class I和条带模式呈多态性的Class II。将上述两类甲基化片段的编码基因与栽培稻粳稻(O.sativa L.subsp.japonica)和籼稻(O.sativa L.subsp.indica)两个亚种的同源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发现,在进化趋势上Class I表现得比较保守,而Class II较为活跃。DNA甲基化多样性作为标志遗传多样性的一种信息来源,其在群体分化及物种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崔影影张大明
矮牡丹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现象的观察被引量:48
1997年
矮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subsp. spontanea)(永济居群)存在多种结构杂合现象,减数分裂存在一些异常:如单价体、异形二价体、互锁四价体、六价体、后期I倒位桥、落后单价体、不均等分离、后期Ⅱ桥和微核等。统计了这些异常现象出现的频率,并对其形成的机制和对正常小孢子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从细胞学水平上探讨了矮牡丹可能的濒危机制。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对芍药属内3个组的结构杂合程度进行了比较。
张寿洲潘开玉张大明洪德元
关键词:矮牡丹小孢子母细胞
孔药花属(鸭跖草科)的核型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首次对鸭跖草科孔药花属Porandra Hong进行染色体研究。孔药花P.ramosa Hong和攀缘孔药花P.scandens Hong在染色体的大小、数目和形态上都十分相似,核型公式为2n=36=4m+26sm+6st(2sat),核型类型属于3B。染色体证据支持孔药花属与穿鞘花属Amischotolype和Coleotrype属相近的观点。
杨亲二王印政张大明洪德元
关键词:染色体组型鸭跖草科
稻属的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研究
葛颂张大明高立志李常宝洪德元钱韦张寿洲谢中稳
该课题完成了稻属全部23个物种叶绿素matk基因和核Adh 基因的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和定义了稻属中一个新的染色体组类型(Hk),在世界上首次构建了稻属全部10个染色体组之间的关系,初步构建了稻属的系统发育关系,阐明...
关键词:
关键词:稻属进化生物学
万寿竹属(百合科)一新种——金佛山万寿竹被引量:3
2007年
描述了重庆市南川金佛山百合科Liliaceae一新种——金佛山万寿竹Disporum jinfoshanenseX.Z.Li,D.M.Zhang&D.Y.Hong。该种与山东万寿竹D.smilacinum A.Gray相似,具卵形或椭圆形叶,顶生花序,花被片白色,开展,基部稍具浅囊;不同之处在于其茎高15–20cm,叶3–4片,集中于茎上部,叶柄明显,长2–4mm,花被片内表面密布短柔毛。山东万寿竹只分布于山东半岛、朝鲜半岛以及日本。
李心正张大明洪德元
关键词:百合科
沿阶草族的染色体研究及系统学问题的探讨
张大明
关键词:染色体系统学
非全长链合成导致连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失败和复杂产物的形成被引量:1
2007年
在进行连续PCR(以产物为模板进行多轮次的连续重复PCR扩增)实验时,我们观察到了一种新的异常现象——用不同来源的模板连续PCR扩增不同长度的靶序列最终都会导致扩增失败,表现为在常规琼脂糖电泳检测时特异产物条带的消失和不能泳动出点样孔之复杂异常产物的出现.连续PCR扩增失败的时期依扩增靶序列的长度不同而不同,越长的靶序列在连续PCR中扩增失败的时期越早.扩增得到的复杂产物主要由连续分布的小于靶序列长度的具有相当程度多样性的非全长链组成.复杂产物在内部具有局部的双链区域和大量的单链区域而在外部具有单链分支结构,能够被单链特异的S1核酸酶消化,但是不能被双链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人工处理完整双链形成的非全长链长产物与完整双链以不同比例混合后作为模板进行连续PCR,结果表明同源的非全长链成分对PCR扩增有严重的干扰作用.已有的证据表明PCR扩增过程中形成的非全长链成分是导致这种异常现象的关键因素,多个不同长度的非全长链复性形成“杂种分子”最终表现为复杂产物.连续PCR扩增失败、PCR介导重组和长片段PCR难于操作有共同的产生基础——扩增过程中非全长链成分的产生.任何降低PCR扩增过程中非全长链成分产生的措施,特别是聚合酶忠实性的提高,都能缓解异常扩增产物的出现和利于长片段PCR操作.
罗睿张大明
木根麦冬与林生麦冬5SrRNA基因的进化(英文)
2002年
为了揭示多拷贝基因的进化方式 ,对濒危植物木根麦冬 (OphiopogonxylorrhizusWangetDai) 3个居群、6个个体的 2 94个 5SrRNA基因拷贝及其姐妹种林生麦冬 (O .sylvicolaWangetTang)的 45个拷贝进行了DNA测序和序列分析 ,并以这个迄今发表的最大的单个物种的 5SrRNA基因数据 ,以PAUP程序重建了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 :1)所得序列呈高度多样性 ,长度变化在 30 7~ 5 48碱基之间 ,仅 13对 (3.8%)相同 ,序列分化指数较高 :木根麦冬是 0 .0 78,林生麦冬是 0 .0 32 ,两物种间是 0 .149;2 ) 10 0 %的统计值支持两物种的 5SrRNA基因分别来自于祖先种的一个拷贝 ,即“建立者拷贝” ,这个拷贝在物种形成之后进行了一系列连续的扩增 ,形成一个直系的基因家族 ,而祖先种的其他拷贝在物种形成后被丢失 ;3)不同拷贝是独立进化的 ,序列间的一致化过程很弱 ,这在串联重复的rRNA基因中是罕见的 ;4)木根麦冬居群间曾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 ,使 5SrRNA基因的许多拷贝扩散于不同居群 ,维持着种内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以认为是某些近期发生的变化 ,阻止了居群间的基因交流 ,导致该物种广泛的自交 ,发生自交衰退 ,并最后导致濒危。
牛伟张大明
关键词:RRNA进化系统发育濒危植物
银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243
1996年
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标记方法对银杉(Chthaya argyrophylla)75个个体(采自湖南和四川)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 21个 10 mer -的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10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4个,占32%.相对于其它裸子植物,银杉的遗传变异水平偏低.湖南居群和四川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 18%和 25%,两居群间的遗传变异量占总变异量的 7. 99%,这一数值高于裸子植物居群间遗传差异的平均值(6.8%).同时,发现遗传变异水平的高低与生境的复杂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点突变和随机遗传漂变,银杉的部分亚居群间有较强烈的分化,亚居群间的遗传差异最高可达 16. 23%.此外,提出了度量遗传多样性水平的分化指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指出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可能是银杉濒危的原因之一.
汪小全邹喻苹张大明洪德元刘正宇
关键词:银杉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
双探针原位杂交揭示稻属BB、CC和EE基因组之间的分化(英文)被引量:5
2000年
利用双探针原位杂交技术 ,揭示了稻属Oryzaofficinalis复合体中BB、CC和EE基因组之间的分化。以标记的BB基因组 (来自二倍体的O .punctataKotechyexSteud .)的总DNA为探针 ,同BBCC基因组 (O .minutaJ.S .Presl.etC .B .Presel)的中期染色体杂交。结果表明 ,BB基因组的DNA探针同与四倍体O .minuta中的BB基因组的染色体之间有强烈的杂交信号 ,而与CC基因组的染色体之间的杂交信号很弱。而EE基因组 (来自O .aus traliensisDomin)的总DNA标记的探针同O .minuta基因组的所有染色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杂交 ,且杂交信号的大小和强弱在BB基因组的染色体和CC基因组的染色体之间无显著的差异。由此证明 :(1)CC和BB基因组之间的分化程度很大 ;(2 )EE基因组同CC和BB基因组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3)CC基因组与EE基因组之间的关系较近而同BB基因组关系较远。
李常宝张大明葛颂卢宝荣洪德元
关键词:基因组原位杂交稻属BBCCE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