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奎渤

作品数:47 被引量:32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脊柱
  • 13篇骨折
  • 12篇腰椎
  • 10篇椎体
  • 8篇成形术
  • 7篇手术
  • 7篇退变
  • 6篇椎间盘
  • 6篇后凸
  • 6篇骨质
  • 5篇胸腰椎
  • 5篇生物力学
  • 5篇退变性
  • 5篇脊柱骨
  • 5篇脊柱骨折
  • 5篇骨质疏松
  • 4篇椎体后凸
  • 4篇椎体后凸成形
  • 4篇椎体后凸成形...
  • 4篇内固定

机构

  • 31篇中山大学附属...
  • 27篇中山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广州中医学药...

作者

  • 47篇张奎渤
  • 29篇郑召民
  • 27篇刘辉
  • 12篇陈涛
  • 10篇李国威
  • 10篇李佛保
  • 10篇黄宗文
  • 8篇邝冠明
  • 7篇郭远清
  • 6篇王建儒
  • 5篇陈辉
  • 5篇吕游
  • 5篇于兵
  • 4篇王华
  • 4篇黄丽娟
  • 4篇张加芳
  • 4篇张荣凯
  • 4篇于滨生
  • 4篇黄创新
  • 4篇张大卫

传媒

  • 5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骨科临床...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World ...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源性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迅猛发展,利用组织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再生组织甚至器官的特点和优势得到广泛认可。在众多组织工程的研究中,骨组织工程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途和可行性的领域之一。
刘辉邝冠明张奎渤郑召民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肌源性干细胞
糖尿病患者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一项多中心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家医院自2011年1月~2013年9月间共322例合并糖尿病的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单因素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组322例患者中13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4.0%。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单因素分析发现BMI、手术时间、尿蛋白阳性和术前依赖胰岛素等4个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BMI(OR=1.867,P=0.032)、尿蛋白阳性(OR=2.978,P=0.001)和手术时间(OR=1.366,P=0.028)。[结论]体重指数、尿蛋白阳性和手术时间是糖尿病患者行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奎渤刘辉刘才俊陈涛李国威郑召民黄宗文
关键词:糖尿病脊柱内固定手术部位感染
手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手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患者椎-基底动脉(VB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综合组、手法组和帖压组,每组40例。其中综合组给予手法结合耳穴帖压治疗;手法组给予单纯手法治疗;帖压组给予单纯耳穴帖压治疗。以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分析仪所测定患者椎-基底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比较临床治愈率。结果治疗后3组Vp、Vd、Vm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综合组的各指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1);综合组临床治愈率(80%)优于手法组(52.5%)和帖压组(47.5%)。结论手法结合耳穴贴压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手法和耳穴帖压治疗。
黄丽娟罗文基邓斯影张奎渤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手法耳穴贴压
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进展及近期争议
@@一、技术发展历史骨质疏松症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发生率呈明显增长趋势:有统计目前在美国每年新发骨质疏松性骨折约150万例,其中脊柱骨折、主要是胸腰椎的椎体压缩性骨折(v...
郑召民刘辉张奎渤李佛保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人口老龄化骨折发生率
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案的安全性与疗效
2014年
采用多模式联合镇痛是近年来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发展趋势,但在脊柱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尚有待探讨[1].本研究旨在对比多模式联合镇痛与传统镇痛方案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共1 10例纳入本研究.入选标准:(1)18 ~70岁;(2)因脊柱退变、创伤、畸形或感染性疾病行后路手术治疗;(3)患者知情同意按医嘱接受处理方案.排除标准:(1)术前即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止痛者;(2)重要脏器功能明显损害者;(3)对所用任何药物有过敏史者.
张奎渤李国威郭远清陈涛黄创新黄宗文
关键词: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知情同意联合镇痛安全性后路手术治疗药物止痛
髂骨钉置入深度对腰椎-骨盆重建结构的生物力学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比较髂骨长钉和短钉对腰椎-骨盆重建结构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7具成年防腐尸体L3-骨盆标本用于实验。使用脊柱椎弓根钉后路系统对L4~S1椎间活动度进行固定,并将这一状态定义为骶髂关节完整状态。完整状态测试后,将骶骨全部切除,联合髂骨钉行L4-L5-骨盆的稳定重建。根据髂骨钉置入长度顺序分为短钉组和长钉组。其中短钉长度定义为过坐骨切迹水平2mm,长钉长度定义为穿透髂前下棘前方皮质2mm。在858型MTS材料实验机上,给标本施加800N轴向压缩和7Nm轴向旋转载荷后,行髂骨钉轴向拔出实验,记录压缩和旋转刚度、最大拔出力,并加以分析。结果髂骨短钉和长钉的置入长度分别为(70±2)mm和(138±4)mm。髂骨短钉和长钉的重建结构,在压缩实验中分别获得脊柱-骨盆间初始刚度的53.3%±13.6%和57.6%±16.2%;在旋转实验中,分别恢复脊柱.骨盆间初始刚度的55.1%±11.9%和62.5%±9.2%;长钉和短钉结构间的压缩和旋转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两者的轴向压缩及旋转刚度均显著低于完整状态组(P〈0.05)。髂骨长钉的最大拔出力显著高于髂骨短钉(P〈0.05)。结论在生理载荷下,髂骨短钉的脊柱-骨盆重建结构可获得与髂骨长钉同等的力学稳定性;髂骨短钉的置入深度仅为长钉的一半,可降低置入的风险。但是,无论髂骨长钉或短钉的脊柱-骨盆重建装置均难以恢复局部的初始稳定性。
陈辉于滨生郑召民吕游张奎渤刘辉李佛保
关键词:骨盆骶骨切除生物力学
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和传统开放置钉治疗无神经系统症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和传统开放置钉治疗无神经系统症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1月收治的8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开放式置钉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置钉合格率、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及矢状面指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下地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钉合格率95.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8%(P<0.05);手术前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矢状面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矢状面指数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治疗无神经系统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能够促进患者伤椎高度的恢复,加速患者术后脊柱功能的恢复,疗效佳,安全性好。
李金祥朱志玲张奎渤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大鼠正常与退变性髓核突出导致神经根性疼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正常与退变髓核突出对大鼠疼痛阈值以及背根神经节中TNF-α表达的影响,研究椎间盘退变与神经根性疼痛之间的关系。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8)、假手术组(n=19)、正常髓核(N-NP)组(n=16)和退变髓核(P-NP)组(n=19)。对P-NP组大鼠利用尾椎椎间盘纤维环穿刺的方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分别取出N-NP组和P-NP组大鼠自体的正常髓核与退变髓核组织,置于手术显露后的腰5左侧神经根处,建立髓核突出致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采用行为学测试的方法分别观察各组大鼠术前1天,术后1、4、7、10、14、21天机械刺激阈值与热刺激阈值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术后第4、14天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TNF-α的表达。结果行尾椎间盘纤维环穿刺后2周,组织学与MRI检查均证实椎间盘组织发生明显退变。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动物未出现明显的痛觉过敏现象,N-NP组和P-NP组大鼠机械性刺激阈值均显著下降,该痛觉过敏现象持续至术后2周消失;与正常髓核组织相比,退变髓核所致机械性刺激阈值下降程度更为严重。各实验组均未发生热刺激阈值的规律性变化。术后第4、14天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背根神经节中未见TNF-α明显表达,而正常及退变髓核组TNF-α表达量均显著升高。结论大鼠尾椎纤维环穿刺是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与正常髓核组织相比,发生退变的髓核组织可导致神经根性疼痛的加重,提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释放的炎症因子在疼痛的发生机制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奎渤张加芳郑召民刘辉张劲军王建儒王太平刘先国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脊神经根疼痛肿瘤坏死因子Α
脊柱-骨盆曲线和谐角在脊柱畸形矢状面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脊柱一骨盆曲线和谐角(curveharmonyangle,CHA)在量化矢状面相邻弯曲间相关性的作用,并评估其用于评价脊柱畸形矢状面平衡的可行性。方法收集93名正常志愿者及95例脊柱畸形患者(包括退变性脊柱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凸及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常见脊柱-骨盆矢状面局部参数和整体参数,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测量脊柱-骨盆曲线和谐角,包括颈胸和谐角(cervical-thoracicangle,CTA)、胸腰和谐角(thoracic.1umbarangle,TLA)和腰骶和谐角(1umbar.sacralangle,LSA),比较正常人及不同畸形患者间CHA的特征性改变。根据Schwab.SRS成人脊柱畸形分型矢状面参数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矢状面平衡状态下CHA的改变,以检验CHA评价脊柱畸形矢状面平衡的可行性。结果正常志愿者与各类型脊柱畸形患者常用脊柱骨盆参数呈现典型改变。CHA在不同类型的脊柱畸形中呈特征性改变。与正常组比较,退变性脊柱侧凸组与强直性脊柱炎组均表现CTA与LSA减小、TLA增大,且强直性脊柱炎组变化程度更为显著;特发性侧凸组仅TLA减小,而CTA及LSA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矢状面代偿平衡组较平衡组有较小的LSA,失衡组较平衡组有较小的CTA与LSA和较大的TLA,CHA能反映各代偿阶段的特征性改变。结论CHA可用于量化描述矢状面相邻弯曲间的关系。正常人、各类型脊柱畸形、以及不同平衡状态下CHA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用于临床矢状面平衡及畸形矫正效果的评估具有可行性。
刘辉郑召民李思贝张奎渤王建儒王华锋王华李泽民杨豪
关键词:脊柱弯曲放射摄影术
L_5轻度峡部裂型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L5轻度峡部裂型滑脱患者中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其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4年5月间79例L5轻度峡部裂型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站立位脊柱侧位X线片上进行矢状面参数的测量(包括LSA、LL、PI、PT、SS、L5I及SVA等),在腰椎MRI的矢状位T2WI图像中观察L4/L5及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的等级。分别按滑脱程度的不同、PI的大小以及L5/S1椎间盘退变的等级不同进行分组对比。[结果]与L5滑脱程度〈25%组相比,滑脱〉25%组的L5/S1椎间盘退变程度更重;两组L4/L5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PI大小进行分组,大PI组的L5/S1椎间盘退变等级与小PI组或正常PI组相比均更重。按L5/S1椎间盘退变不同等级进行分组,中重度退变组的LSA明显小于无退变组,而PI、PT、SS和L5I值均明显大于无退变组。三组的LL及SV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5轻度峡部裂型滑脱患者中,L5/S1椎间盘退变的等级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张奎渤刘辉王建儒于兵陈涛郑召民黄宗文
关键词:腰椎滑脱椎间盘退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