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开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地层
  • 4篇层序
  • 3篇岩石
  • 3篇层序地层
  • 2篇寒武纪
  • 1篇地层格架
  • 1篇地层学
  • 1篇地层学意义
  • 1篇地层研究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时代
  • 1篇地质特征
  • 1篇第三纪
  • 1篇岩溶
  • 1篇岩石地层
  • 1篇岩石谱系
  • 1篇岩石谱系单位
  • 1篇岩石组合
  • 1篇早奥陶世
  • 1篇早第三纪

机构

  • 11篇宜昌地质矿产...

作者

  • 11篇黄照先
  • 11篇张开明
  • 4篇谢才富
  • 4篇段万军
  • 3篇姚华舟
  • 3篇李志宏
  • 3篇段其发
  • 3篇雷卞军
  • 3篇陈立德
  • 3篇胡宁
  • 1篇赵时久
  • 1篇牛志军
  • 1篇杨振强

传媒

  • 7篇华南地质与矿...
  • 2篇地层学杂志
  • 1篇中国区域地质
  • 1篇地球学报(中...

年份

  • 2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岛万宁地区的志留系
1999年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查明海南岛万宁地区志留系的区域分布、岩石组合、层序、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该区志留系仅包括下志留统,厚达1552m以上,不整合于石炭纪地层之下,为一套经历浅变质的陆源碎屑岩系,上部含多层火山凝灰岩;自下而上构成深海—半深海→浅海→滨海的海退沉积序列。志留系陀烈组上部发现微古植物化石17属36种。
姚华舟黄照先张开明谢才富
关键词:志留系岩石组合层序沉积环境
鄂西娄山关组顶部古岩溶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层序地层学意义被引量:11
1997年
鄂西娄山关组顶部存在古岩溶不整合面,有众多陆上暴露和溶蚀标志,表明其产生受寒武纪末海平面下降事件的控制。它不仅形成了碳酸盐台地上典型的Ⅱ型层序界面,而且恰与寒武—奥陶纪年代地层界线相重合,体现了层序界面。
胡宁雷卞军黄照先张开明
关键词:古岩溶不整合面层序地层学寒武纪
海南阳江盆地鹿母湾组孢粉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
1998年
首次在阳江盆地鹿母湾组上部层位采获孢粉化石,建立Pterisisporites-Classopollis-Exesipollenites组合,它以高含量的裸子植物花粉、稀少的蕨类植物孢子和未见被子植物花粉为特征。文中详细论述了组合中主要孢粉的地史分布,认为本组合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
段其发黄照先张开明谢才富
关键词:孢粉化石白垩世地质时代
湖北建始黄岩二叠系孤峰组底部陆源碎屑岩的发现被引量:10
2000年
建始黄岩二叠系茅口组顶部呈现一系列岩溶特征 ,而且孤峰组底部产孤立、透镜状河流相碎屑砂岩或砂砾岩。说明在茅口组沉积之后 ,测区曾有一定规模的抬升或海平面的相对下降 ,使得茅口灰岩遭受风化、侵蚀。孤峰组底部有不发育的底水位沉积 ,孤峰组与茅口组之间呈假整合接触。这一发现同时支持孤峰组形成于局限浅水环境的观点。
陈立德李志宏黄照先张开明段万军
关键词:二叠系孤峰组陆源碎屑岩
重庆市巫山地区早、中三叠世层序地层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通过对岩石组合、基本层序、沉积相和古生物的系统研究及野外露头层序界面的识别和追索,初步将本区早、中三叠世地层划分为7个由海侵体系域(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ST)组成的三级层序,归并为2个层序组,据沉积层序演化特征编制的海平面变化曲线可与扬子地台其他地区及国外进行对比。
黄照先李志宏陈立德张开明段万军
关键词:层序地层中三叠世早三叠世
长江三峡地区特列奇期生物组合及其对比被引量:7
1999年
通过对研究区志留纪纱帽组牙形石、三叶虫、头足类、腹足类等生物地层的综合研究,指出该区纱帽组自下而上可分为Orthodochimioceras-Michilinoceras和Pterospathodus celloni-Apsi-dognathus tuberculatus两个生物组合,与川北陕南、黔东北石阡、四川南江、岳池等地相当层位生物群相比,前者的地质时代为特列奇期中期,后者为特列奇期中晚期。生物化石组合表明,鄂西宜都梯子口、建始三道岩志留纪纱帽组发育较完全。
李志宏黄照先牛志军陈立德段万军张开明
关键词:生物组合志留纪
湖北秭归晚寒武世末期至早奥陶世早期层序地层格架被引量:2
1997年
湖北秭归地区晚寒武世末期至早奥陶世早期总体上表现为一个大的海侵沉积序列。本文通过详细的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及1∶5万区域地质填图,将该区娄山关组顶部至红花园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总结了各层序的层序界面性质及体系域发育特征,并建立了区域地层格架,从而进一步指出:块状白云岩的形成和分布明显受海平面下降事件的控制。
胡宁雷卞军黄照先张开明
关键词:层序地层格架早奥陶世晚寒武世岩石地层
海南阳江盆地北部始新世地层被引量:1
2000年
白石岭、槟榔根岭等地出露的陆源粗碎屑岩 ,其岩石组成以灰、灰白色厚层、巨厚层状复成分砾岩为主 ,砾石成分为石英、变质岩、花岗岩、长石等陆源碎屑 ,普遍含下伏地层的红色砂岩、泥岩、沉凝灰岩等岩石的砾石 ,而不含火山碎屑物质 ,与典型的鹿母湾组明显不同 ;该套岩石形成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冲积扇—辫状河环境 ,其区域构造方向为NNE ,且与下伏鹿母湾组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其特征与琼山县长昌盆地瓦窑组剖面上部可以对比 ,为此 ,将其单独划出 ,称瓦窑组 。
段其发张开明黄照先赵时久
关键词:早第三纪晚始新世
海南岛万宁地区寒武纪地层及其沉积特征被引量:6
1999年
海南岛万宁地区的寒武系为海南岛除三亚地区外迄今所见惟一有化石依据的寒武纪地层。该区寒武纪地层暂命名为美子林组,自下而上可分为3个岩性段:一段为滨—浅海相为主体的陆源碎屑沉积,厚度大于673m ;二段为滨海—浅海相含灰质的细碎屑岩沉积,局部见灰岩条带,厚156m 以上;三段以浅海—近滨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体,主要为灰岩、泥灰岩、砂质—粉砂质灰岩、灰质粉砂岩,厚度大于196m 。
姚华舟黄照先谢才富张开明
关键词:寒武纪地层
琼东乐来地区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的地质特征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被引量:8
1999年
用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对琼东乐来地区侵入岩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阐述了岩石谱系单位的分布、产状、地质关系、岩性、所含包体和脉岩类型等地质特征,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本区侵入岩形成于晚二叠世—晚白垩世,其同位素年龄介于255~72Ma,并主要集中于以255~213Ma为主,176~151Ma为辅的两个时段内,分别对应于本区晚海西期—印支期的造山作用及早燕山期的拉张事件。
谢才富张开明黄照先段其发姚华舟段万军
关键词: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地质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