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愔
- 作品数:27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 2007年
- 王喜英吴波张愔张惠娟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 郑州市区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郑州市区儿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以郑州市区1~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血清HP-IgG抗体及ELISA双夹心法检测粪便HP抗原。结果HP感染阳性率为38·04%(248/652),随年龄增加,HP感染阳性率逐渐升高。父母有胃病史、低人均居住面积、啃手指、不良卫生和生活习惯是造成本地区HP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本地区儿童HP感染仍处于高感染水平,随年龄增高HP感染有增高趋势,并与个人卫生及生活习惯、家庭居住条件密切相关,呈现家庭内聚集现象。
- 张愔吴银萍侯龙敏
- 关键词:儿童幽门螺旋杆菌
- 四唑盐比色法测定血清黄嘌呤氧化酶被引量:8
- 1993年
- 黄嘌呤氧化酶(EC1、2、3、2简称XOD)广泛分布于人体心、肺、肝等组织细胞浆内,以小肠粘膜最为丰富,血清XOD主要来自肝细胞。XOD分子中含有八个硫化物,两个FAD与钼原子。在催化黄嘌呤和次黄嘌呤转变为尿酸时可产生超氧离子。当心肌、肺。
- 王诗瑾张愔钱书虹史安利
- 关键词: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比色法
- 双染色Th细胞测定法的初步临床应用
- 2005年
- 目的:研究双染色Th细胞测定法(双色法)在临床Th1/Th2状态分析中的可行性。方法:以双色法、RTPCR和ELISA法分析乙型肝炎、哮喘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Th1/Th2状态。结果:①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组的IFNγmRNA显著升高(P<0.05),肝功能正常组的IL4mRNA升高(P<0.05)。血浆IFNγ和IL4水平分析,肝功能异常组IFNγ升高(P<0.05),肝功能正常组IL4升高(P<0.05)。②RA患者血浆IL4和IL6水平显著升(P<0.05和P<0.01)。RA患者CD3+和CD4+细胞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D8+/CD28-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25+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A患者CD19+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管是蛋白水平还是转录水平,哮喘患者IL4升高,IFNγ无明显变化。④双色法分析临床Th1和Th2的变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哮喘患者以Th2细胞升高为主,乙型肝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Th2细胞升高,肝功异常组Th1细胞增加。结论:双色法可用于临床Th1/Th2分析。
- 沈燕苟建军苏天水杨林芳张愔王清霞
- 关键词:TH1/TH2乙型肝炎哮喘类风湿关节炎
- 突变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构建及其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干预作用
- 2007年
- 目的构建表达N端2-8位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MCP-1),并观察其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干预作用。方法Megaprimer-PCR构建mMCP-1-pVAX1(pVMm)。以脂质体将pVMm转染真核细胞系C2C12,ELISA分析mMCP-1的表达情况。采用趋化实验分析mMCP-1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s)的趋化活性及其对MCP-1的干预作用。结果①酶切和测序显示野生型MCP-1真核表达载体(pVM)和pVMm构建成功。pVMm在真核细胞C2C12中有效表达。②mMCP-1不具有趋化病毒性心肌炎小鼠PMNCs的活性。与单纯使用MCP-1相比,以不同浓度的mMCP-1和MCP-1同时行趋化实验,被趋化的细胞明显减少(P<0.01),25μg/LmMCP-1可阻断10μg/LMCP-1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PMNC的趋化活性。结论小鼠MCP-1N端2-8位氨基酸决定其趋化活性。mMCP-1可用于干预MCP-1的作用。
- 孙改河沈燕张愔王喜英金雨琦苏天水
-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趋化因子趋化活性干预作用
- 2003-2007年河南省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总结
- 目的介绍2003年至2007年河南省临床化学室间质评情况.了解各参控单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与其他单位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采用能力比对检验(简称PT)方案,统计分析了2003-2007年全省360家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参控数...
- 张愔
- 文献传递
-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各型胃肠疾病与胃蛋白酶原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99例各型胃肠病患者血清的胃蛋白酶原含量。结果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GⅠ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PGⅡ显著性上升(P<0.0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溃疡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GⅠ与PGⅡ均显著性上升(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PGⅠ显著性下降(P<0.05),PGⅡ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PGⅠ/PGⅡ有所下降。结论血清PGⅠ及PGⅠ/PGⅡ水平的改变,可以作为一项临床诊断各型胃肠疾病和胃癌的参考指标。
- 张愔吴银萍侯龙敏
-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胃肠疾病放射免疫法
- 白细胞介素-10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检测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Ig、C3、C4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老年人作正常对照。①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生物素扩大)法,测定各例血清IL-10浓度。②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各例血清Ig、C3、C4含量。结果20例健康老年人血清IL-10的含量为(11.49±4.24)Pg/mL、IgG(11.3±2.21)g/L、IgA(1.9±0.7)g/L、IgM(1.4±0.36)g/L、C3(1.2±0.22)g/L、C4(0.3±0.09)g/L。20例COPD患者血清IL-10含量为(63.18±48.35)Pg/m l、IgG(12.5±3.56)g/L、IgA(3.1±1.32)g/L、IgM(2.6±0.94)g/L、C3(1.6±0.5)g/L、C4(0.5±0.14)g/L。结论COPD患者的IL-10、IgA、IgM、C3、C4、与健康老年人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提示IL-10参与了COPD的发病机制和体液免疫调节,血清IL-10检测是COPD病情监测和疗效判断的较好指标。
- 王喜英吴波张愔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慢性阻塞性肺病免疫球蛋白C3CA
- 肌氨酸氧化酶PAP法测定血清肌酐浓度
- 2000年
- 赖泽仁刘红春张愔于丽莉
- 关键词:肌酐血清诊断
- 河南省HCV/HIV合并感染者白介素-7表达水平变化
- 刘红春李书杰张愔朱庆华任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