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振峰

作品数:9 被引量:14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成像
  • 2篇影像
  • 2篇肺癌
  • 2篇CT增强
  • 2篇CT增强扫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导引
  • 1篇性病
  • 1篇血管
  • 1篇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
  • 1篇影像设备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引导
  • 1篇占位
  • 1篇占位性
  • 1篇占位性病变
  • 1篇诊疗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作者

  • 8篇张振峰
  • 5篇吴沛宏
  • 4篇张承惠
  • 3篇阮超美
  • 3篇郑列
  • 3篇伍尧泮
  • 3篇蔡培强
  • 3篇张伟章
  • 3篇李家尧
  • 2篇赵明
  • 2篇谢传淼
  • 1篇卢丽霞
  • 1篇范卫君
  • 1篇陈林
  • 1篇李立
  • 1篇黎浩江
  • 1篇吕衍春
  • 1篇周志伟
  • 1篇董军
  • 1篇王悦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癌症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08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放射组学的兴起和研究进展被引量:56
2015年
一、影像学起源与发展 1895年伦琴报道首次应用X射线拍摄手部骨骼成像,并因此于1901年获得第1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医学影像学自此开始发展起来,至今已有118年历程.MRI(1930年发现核磁共振现象产生3位诺贝尔奖;1973年核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产生两位诺贝尔奖)、CT(1970年发明,1979年诺贝尔奖)、PET和超声等影像设备的发展又进一步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信息并成熟为医学影像学的核心内容.
苏会芳周国锋谢传淼蔡培强张嵘吴小亮黎浩江于行素范卫君樊懿张振峰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医学影像学诺贝尔奖影像设备X射线
中国肝细胞癌的微创与多学科综合诊疗策略被引量:4
2015年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城市中居第2位,农村占第1位,男性多于女性,病死率仅次于肺癌[1-2].近年来,随着HCC影像引导下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关大规模临床随机试验开展,微创介入治疗的地位得到彰显.同时,HCC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也得到临床广泛认可.本文结合我国肝细胞癌临床特点及诊疗现状,旨在体现肝细胞癌的个体化、理性化、科学化的建设性模式治疗模式,更加全面、综合、具体.
董安楠李旺董军黎升沈露俊张振峰赵明王悦吴沛宏
关键词:肝细胞癌综合诊疗临床随机试验综合治疗模式影像引导
颅内占位性病变CT、MRI误诊教训及对策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分析影像学误诊的颅内占位性病变CT、MRI表现 ,总结其误诊原因及经验教训。方法 手术 (活检 )病理或临床确诊的CT、MRI曾误诊的颅内占位性病变 61例 ,回顾性分析其征象表现并归纳出五类主要误诊原因。结果 CT、MRI总误诊率为 1 2 .2 %。①部位误导者 49例次 ;②“典型”征误导者 9例次 ;③征象不典型致误者 3 2例次 ;④少见病致误者 2 4例次 ;⑤思维片面致误者 2 5例次。结论 从两个方面降低误诊率 :①认真琢磨基本功 ,不断积累病例诊断正反两方面经验 ,提高发现病变和分析鉴别诊断的能力 ;②影像观察分析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 ,注意形态与功能的联系。
张振峰张承惠吴沛宏张伟章阮超美郑列李家尧伍尧泮蔡培强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误诊CT
CT增强薄层扫描异形血管强化征对小肺癌诊断的价值被引量:43
2001年
目的:探讨CT增强薄层扫描图像上显示的异形血管强化征对小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CT增强薄层扫描和常规CT增强扫描对比研究37例直径<3cm的小肺癌,并同期研究18例需鉴别的肺炎性假瘤和肺结核球作对照,分析这3种病变的CT增强薄层扫描征象特点。结果:①CT增强薄层扫描能清晰显示小肺癌病灶内肿瘤血管的特征性表现一异形血管强化征,而常规CT扫描难以显示该征象;②肺炎性假瘤和肺结核球病灶内一般不出现该种病理血管征象。结论:异形血管强化征对小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特殊意义。
张振峰张承惠张伟章吴沛宏卢丽霞李家尧伍尧泮林浩皋
关键词:CT增强扫描小肺癌
CT肺血流灌注成像在肺内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阮超美周志伟郑列谢传淼张振峰李立赵明吕衍春吴沛宏陈林
该研究成果缩短了患者的诊断时间,节省了其他检查费用,将为公费医疗、社会保险及家庭医疗节省大量的开支,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建议进一步长期追踪观察,在其评价肿瘤的疗效和预测预后方面有所发现。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诊断
MR介入临床运用
2000年
张振峰吴沛宏张承惠
关键词:NMR成像导引肿瘤消融
基于分子影像学的癌症超早期靶向诊断与靶向治疗
传统医学影像学只能观测肉眼可分辨的肿瘤病灶,在临床上大多属中晚期病变。分子影像学可以通过具有靶向癌基因特性的分子探针来无创性显像小至1mm左右肉眼不能分辨的早期恶性病变。例如采用EGFR单抗和纳米金来设计和合成靶向EGF...
张振峰
肺癌薄层CT增强扫描与病理对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4
2002年
目的 定量对比分析周围型肺癌和肺炎性假瘤、肺结核球的CT强化程度和病灶内血管的关系 ,探讨肺癌病灶内血管结构对其CT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薄层CT扫描研究肺癌、肺炎性假瘤和肺结核球强化后的平均CT增值 ;用电脑图像分析仪计量病灶内小血管数 (内径 0 .0 2~0 .1mm)、较大血管数 (内径 >0 .1mm)及其血管床总面积 ,以统计学处理其CT增值与血管计数、血管床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1)增强扫描后 ,病灶的平均CT增值在肺癌、肺炎性假瘤和肺结核球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2 )小血管数、较大血管数及血管床面积在三种病变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肺癌CT增值与小血管数和较大血管数具有相关性 ,且与小血管数相关性较大 ;(4)三种病变CT增值与较大血管数、血管总数及血管床面积具有相关性。结论  (1)CT强化程度的分组 ,对肺癌与肺炎性假瘤、肺结核球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2 )肺癌与肺炎性假瘤、肺结核球的平均CT增值与病灶内的血管数和血管床面积呈正相关 ;(3)
张振峰张承惠吴沛宏阮超美郑列张伟章李家尧伍尧泮蔡培强
关键词:肺肿瘤肺癌病理学CT增强扫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