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杰 作品数:8 被引量:5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安徽省立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997年 作者对86例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择期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采用小号刮匙和取石钳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和取石术。结果经胆囊管取出胆总管结石75例,经胆囊管将胆总管结石推入十二指肠11例。与传统的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比较,本法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本组病例无并发症及死亡。作者认为在适宜患者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优于传统的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此技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陈炯 谷新殊 张敬杰关键词:胆结石 胆总管结石 胆囊管 外科手术 儿童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疗法探讨 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探讨儿童脾外伤非手术治疗的特殊性。方法 1988~ 1999年共收治儿童脾外伤 6 4例 ,其中非手术治疗 18例 ,均经B型超声或CT证实。结果 非手术治疗的选择率为 2 8.1% ,成功率为 94 .4 % ,输血率为 5 0 %。结论 采用非手术治疗必须具备一定的先决条件 ,合理掌握适应证 ,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减少不必要的重症监护 ,可降低患儿住院费用 ,节省人力、物力。减少输血的随意性 。 张敬杰 邱陆军 王忠荣 徐兵 王德生关键词:儿童 外伤性脾破裂 非手术治疗 儿童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1 2001年 苏义林 张敬杰 王忠荣 李巍松关键词:脾破裂 非手术治疗 儿童 幼兔灌肠与肠道细菌移位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了解经肛门途径清洁灌肠及经口服途径全肠道灌洗对幼龄兔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菌移位的影响 ,以期选择更为安全的方法 ;并对灌肠后细菌及内毒素移位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选用幼龄兔 30只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10只 ,分别为经肛灌肠组 (A) ,经口全肠道灌洗组 (B)及空白对照组 (C)。依次取肠系膜淋巴结 (MLN)、肝、脾、肺匀浆 ,并抽取门静脉血液、胆汁 ,分别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 ,并行血浆内毒素测定。结果 口服清肠组及灌肠组与对照组三者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灌肠组和口服清肠液组 ,都可明显地引起肠道细菌移位 。 王忠荣 张敬杰 徐兵 李巍松 孔祥 苏义林 吴圣军 孙华 王德生 卜跃晨 陈多炎 陈柯 胡闻关键词:幼兔 灌肠 肠道细菌 细菌移位 内毒素移位 胆总管囊肿的急症处理——选择何种外引流? 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为了探讨何种外引流方法对于合并急性胆道感染的急症胆总管囊肿处理的合理性。方法 对 1985年 1月~ 2 0 0 1年 1月收治的 14例小儿急症胆总管囊肿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 7例患者 ( A组 )先行 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置管引流术 ,待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胆总管囊肿根治术 ( radical operation of choledochal cyst,简称 ROCC) ,另 7例患者 ( B组 )先行剖腹囊肿切开置管引流术 ,待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 ROCC。结果 A组及 B组的外引流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分别为 0 %及 4 3 % ,15 d及 5 0 d。结论 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置管引流在处理急症胆总管囊肿时 ,以其并发症少、创伤小、住院天数短及费用少等优点 ,为急症胆总管囊肿外引流首选。 王忠荣 丁宛海 张敬杰 荚卫东 徐兵 王德生关键词:胆总管囊肿 急症 外引流 小儿血管瘤局部注射疗法的评价 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评估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 (包括囊状淋巴管瘤 )的临床价值。方法 :总结局部注射治疗 2 86例血管瘤的选药、方法及疗效。结果 :显效 183例 ,有效 10 1例 ,无效 2例。发生并发症 36例 ,占 12 6 %。经0 5~ 5年随访 ,92 1%的肿瘤完全消退。结论 :应用激素、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 ,方法简单 ,疗效显著 ,且较其他方法外观效果佳。本法可作为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首选 ,但有部分患者无效 。 徐兵 王忠荣 王德生 张敬杰 李巍松 孔祥 吴圣军关键词:血管瘤 局部注射疗法 儿童 疗效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肝硬变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98年 为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对肝硬变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的影响,应用IBASⅡ全自动图像分析仪检测肝硬变大鼠术后肝细胞DNA倍体率及肝脏组化染色后各组酶灰度值(OPTDM)的变化,并通过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及吲哚青绿15分钟滞留率(ICG15)以了解残肝功能。结果:实验组(A组)3~4倍体肝细胞明显减少,2倍体及多倍体肝细胞明显增多;术后第1天各组酶灰度值无显著差异,第2、5天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明显增高,而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则明显减少;A组术后第5天SGPT和ICG15明显降低。本实验结果提示:pHGF不仅能促使肝硬变大鼠肝切除后残肝的再生。 张敬杰 艾中立 贾贵生 刘志苏关键词:促肝细胞生长素 肝硬变 肝切除 肝再生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10 1998年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 T 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酶标法对3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 T 细胞亚群即表达于所有 T 细胞的表面分子(CD3)、辅助 T 细胞的表面分子(CIM)、抑制 T 细胞的表面分子(CD8)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1)胃癌组 CD3、CD4阳性细胞数和 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8阳性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2)手术可引起 T 细胞亚群变化,这种变化是可逆的。(3)根治性切除术后免疫功能呈现暂时抑制到逐渐恢复的过程,但低于对照组。(4)未根治性切除术后免疫功能持续低下,CD4/CD8比值倒置,提示预后差。结论开展围手术期 T 细胞亚群动态检测,对了解胃癌患者细胞免疫状态、肿瘤是否转移和评估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也为胃癌患者手术后采用免疫增强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俊 梁伟 张敬杰 张循善 张薇薇关键词:胃肿瘤 T细胞亚群 手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