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春来

作品数:41 被引量:19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岩溶
  • 19篇土壤
  • 10篇岩溶区
  • 9篇
  • 6篇盐岩
  • 6篇碳循环
  • 5篇石灰土
  • 5篇酸雨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碳酸盐岩
  • 5篇灰土
  • 4篇碳同位素
  • 4篇同位素
  • 3篇植被
  • 3篇溶蚀
  • 3篇水化学
  • 3篇土地利用
  • 2篇地下河
  • 2篇仪器

机构

  • 4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0篇贵州大学
  • 6篇广西师范大学
  • 4篇联合国教科文...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贵州省植物园
  • 1篇成都工业学院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41篇张春来
  • 21篇曹建华
  • 18篇杨慧
  • 15篇黄芬
  • 7篇周运超
  • 6篇王培
  • 6篇吴夏
  • 5篇于奭
  • 4篇张强
  • 3篇何师意
  • 3篇朱同彬
  • 2篇孙平安
  • 2篇王华
  • 2篇黄奇波
  • 2篇张超兰
  • 2篇卜巧珍
  • 2篇李光超
  • 2篇李亮
  • 2篇应启和
  • 2篇梁毅

传媒

  • 7篇中国岩溶
  • 3篇地球与环境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广西植物
  • 2篇山地农业生物...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土壤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热带地理
  • 1篇广西科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原位无扰动土壤气体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检测仪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位无扰动土壤气体测量装置,包括管状外壳,所述管状外壳底端设有刀口竖直向下的U型铲,所述管状外壳上设有进气孔,所述管状外壳顶部内壁设有螺纹连接装置,所述管状外壳内部设有内部...
黄芬丁梦凯杨慧吴夏张春来曹建华
文献传递
喀斯特土壤与喀斯特区域土壤关系的探讨——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河小流域为例被引量:9
2020年
当前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新词汇即喀斯特土壤。通过对喀斯特土壤已发表文献的研究并结合后寨河小流域内2755个土壤剖面信息,探讨了喀斯特区域内土壤类型及其差异,对喀斯特土壤进行了定义并辨析了在纯碳酸盐岩地区喀斯特土壤与喀斯特区域土壤的区别。结果表明:后寨河流域共有石灰土、水稻土和黄壤3大土类,石灰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250 m以上的区域,且随着海拔的升高,分布相应增多,水稻土和黄壤主要分布于海拔1350 m以下的区域;石灰土主要分布在流域东部峰丛洼地及中、西部山峦上,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流域东部洼地及中部河流西侧,黄壤分布无明显规律;不同土类剖面形态特征差异较大,石灰土平均土壤厚度(49.68 cm)低于水稻土(84.33 cm)和黄壤(85.54 cm),但石灰土平均石砾含量(7.94 g/kg)却远高于水稻土(4.28 g/kg)和黄壤(4.54 g/kg);石灰土、水稻土和黄壤的土壤厚度与坡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平均坡度分别为18.92°、1.52°和3.23°。根据喀斯特的定义,喀斯特土壤应是喀斯特岩石发育形成的石灰土,而不应理解为分布在喀斯特区域的土壤,但大量文献中存在着对喀斯特土壤定义混淆的现象,辨别二者对石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普定后寨河小流域土壤剖面信息也证明纯碳酸盐岩区域不仅仅有石灰土,还存在其他土壤类型,因此喀斯特区域土壤包含喀斯特土壤和非喀斯特土壤,而喀斯特土壤应特指由碳酸盐岩发育形成的石灰土。正确认知土壤的基本属性、土壤与植被的关系和土壤与母岩的关系,可以更好地辨别二者。
白云星周运超周鑫伟张春来
关键词:石灰土石漠化
两种地质背景条件下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以桂林毛村为例
2022年
为对比岩溶和非岩溶条件下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差异,明晰不同地质背景造就的不同土壤因子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兼有岩溶区与非岩溶区的桂林毛村采用野外样地调查法对研究区进行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共记录了123种植物,其中岩溶区占35科46属87种,非岩溶区占48科61属95种,非岩溶区植物科属种数量明显大于岩溶区;(2)岩溶区物种多样性为:草本样方>灌木样方>乔木样方;在非岩溶区为:灌木样方>乔木样方>草本样方;(3)不同地质背景造就了不同的土壤因子,其中土壤全氮含量对物种多样性影响最为显著。综上,岩溶区物种组成明显低于非岩溶区,物种多样性也不及非岩溶区,土壤因子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相关性,土壤全氮对物种多样性影响最为显著,土层深度减弱了土壤因子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对比岩溶区与非岩溶区土壤因子与物种之间的关系差异,为区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薰元周运超黄梅白云星张春来
关键词:岩溶区物种组成多样性
岩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特征与碳汇效应被引量:14
2013年
碳酸盐岩是岩溶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而碳酸盐岩的形成过程对大气CO2浓度的降低产生重要的作用,目前地球上99.5%的碳被封存在碳酸盐岩中;岩溶生态系统具有富钙、偏碱性的地球化学背景,制约其碳循环特征:碳酸盐岩是在清洁海洋环境中、以生物化学沉积为特征形成的沉积岩,其酸不溶物含量低,通常小于10%,意味着岩溶区土壤资源短缺,土壤总碳库量偏小,同时石灰土的富钙性导致石灰土缓效性碳库和惰性碳库大,土壤碳库的稳定性提高;土壤资源短缺,植被生长发育受到养分、水分的胁迫,使植被的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比例发生变化,岩溶区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比例可占30%~50%,高于非岩溶区的;岩溶水中的高HCO3-浓度,刺激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并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提高碳迁移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文的目的是根据最近的研究成果,揭示岩溶生态系统中碳酸盐岩-土壤-植被-水中碳赋存的状态和转化过程,提出促进岩溶碳汇效应的技术途径。
张春来黄芬杨慧王培曹建华
关键词:岩溶生态系统碳循环土壤植被水生植物
广西桂林岩溶区中全新世以来的植被、气候及沉积环境变化被引量:11
2015年
在精确AMS^14C年代测定的基础上,对采自广西桂林岩溶区西南村的沉积样品进行了孢子、花粉和淡水藻类分析,获取了该地区中全新世以来的植被、气候和沉积环境变化的记录.结果显示,ca.5390-1990 cal a BP研究区周围分布有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和少许针叶林,低山丘陵上生长着以常绿栎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林,较高海拔处分布有少量以松为主的针叶林,气候温暖湿润;ca.1990-380 cal a BP植被演替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气温较前一阶段有所降低,期间存在冷暖干湿变化.ca.5390-3160,ca.1990-1540和ca.1360-750 cal a BP三个阶段剖面所在位置湿生草本植物莎草科花粉和淡水藻类环纹藻含量同步升高,指示研究区内水域面积扩大;ca.3160-1990 cal a BP发育泥炭;而ca.1540-1360与ca.750-380 cal a BP两个阶段莎草科花粉和环纹藻含量下降,说明水域面积有所缩小.ca.750-380 cal a BP,人类活动不断增强,森林植被和沼泽资源遭受破坏,石漠化日益加剧.
周建超覃军干张强张春来蒋仕清
关键词:岩溶区孢粉全新世植被气候
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究岩溶区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异格局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规律,为揭示岩溶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养分循环规律及阐明系统的稳定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广西马山县西部岩溶区分别采集水田、旱地、草地、灌木林地和树木郁闭度≥20%的有林地等土地利用方式的表层(0~20 cm)土壤,测定其有机C、全N和全P等含量,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空间变异性及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区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含量均值分别为13.83、1.75和0.92 g/kg,C∶N、C∶P和N∶P均值分别为7.95、18.79和2.28。土壤C∶N、C∶P、N∶P空间分布和土地利用基本一致,高值区位于水田和有林地,低值区分布在旱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N平均值集中分布在7.13~9.26,变异系数为20.84%,C∶N较稳定,在空间上存在中等程度的变异性。水田和有林地之间C∶N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旱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之间C∶N差异也不显著,变化趋势为水田>有林地>旱地>灌木林地>草地;C∶P为11.21~29.10,N∶P为1.51~3.11,变异系数较大,两者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变化趋势均为水田>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旱地。土壤C∶N、C∶P、N∶P与有机C、全N、全P、全K、pH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土壤理化性质和环境因子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冗余分析排序图上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其中,有效P在所有土地利用方式中均与土壤C∶N、C∶P、N∶P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而碱解N、成土母质在所有土地利用方式中均与C∶N、C∶P、N∶P呈显著正相关;pH在水田、旱地和有林地土壤中与C∶N、C∶P、N∶P呈显著负相关,而在灌木林地和草地土壤中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研究区普遍缺乏有机质和N,P元素相对丰�
张春来杨慧曹建华刘绍华
关键词:岩溶区土地利用方式
潮田河典型河流断面水化学日变化及光合作用固定HCO3^-碳量估算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解岩溶地表河明流段水化学日变化和探讨岩溶碳汇稳定性,以潮田河上幸坡鸟岭段河流为研究对象,用自动检测仪器每隔15 min对水体中温度、p H值、电导率(Sp)、溶解氧(DO)、叶绿素(Chl)等参数进行测定,人工每小时检测水中HCO_3^-和Ca^(2+)。通过3 d的昼夜监测,数据显示温度,p H,DO,Chl表现出白天升高晚上降低(Sp,HCO_3^-和Ca^(2+)相反)的昼夜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藻类碳汇效应明显,3 d昼夜监测数据计算得出潮田河上幸坡至鸟岭段光合作用固定HCO_3^-碳量为2.012 t C,增强了碳汇的稳定性,促进了岩溶地质碳汇。浮游藻类是岩溶碳汇的影响因素之一。
李亮胡刚曹建华张春来王培谢永雄
关键词:CA2+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芦苇群落土壤氮的季节变化被引量:6
2018年
该研究以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典型芦苇植物群落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土壤氮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土壤氮对水热季节变化的响应趋势。结果表明:土壤有机氮在全氮中所占比例较大,0~10 cm土层的全氮与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速效氮季节变化特征一致,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全氮和有机氮均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0~10 cm土层的有机氮和10~20 cm土层的速效氮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各层土壤硝态氮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并与铵态氮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20~30 cm土层的铵态氮与0~10 cm和20~30 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时间动态一致,均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10~20 cm土层的微生物量氮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的趋势。土壤铵态氮含量明显高于硝态氮,各层土壤铵态氮含量基本呈现出不规则"M"形的双峰曲线变化。会仙喀斯特湿地典型芦苇植物群落不同土层土壤各形态氮含量的动态特征对水热变化的季节响应差异较大,不同月份之间有所不同,但均在冬季含量最低,与月均气温和月均降雨量的变化关系表现为不完全的同步趋势。土壤氮含量季节变化特征的差异主要与气温、水分条件、不同生长期芦苇吸收利用、土壤有机碳、凋落物养分的归还以及有机氮矿化等影响有关。该研究结果为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功能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何文黄玉清廖建雄张德楠黄科朝周龙武张春来徐广平
模拟酸雨条件下石灰土-碳酸盐岩体系的碳汇效应被引量:5
2014年
为揭示不同酸度降雨对石灰土-碳酸盐岩体系内岩溶碳汇效应的影响,以贵阳市花溪区历史降水量为参照,选取贵阳市青岩镇纯灰岩发育土壤与贵阳市花溪水库三叠纪大冶组纯灰岩为样本进行淋溶试验。测定了6个月时长内不同酸度降水﹑不同土壤深度下模拟石灰土-碳酸盐岩体系降水淋出液的 HCO-3﹑DOC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研究了模拟酸雨对石灰土-石灰岩体系碳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土壤深度10~50 cm 匀质状态的样本中,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淋出液中 HCO-3含量逐渐增大﹑DOC含量逐渐减小﹑土壤呼吸速率逐渐增大,显示出土壤厚度对石灰土-碳酸盐岩体系的碳汇效应有着明显的影响;(2)在 pH=3.5~6.8的范围内,降水酸度的增强可以抑制岩溶作用与有机碳的溶解,并降低岩溶碳汇效应;(3)在日降水量90~230 mm 范围内,随着降水量的增大碳汇效应也会随之增强。
李春龙赵家梅龙偲陈中吉周运超张春来
关键词:淋溶试验模拟酸雨
中国岩溶碳汇通量估算与人工干预增汇途径被引量:12
2021年
中国是岩溶大国,岩溶作用吸收土壤或大气CO_(2)形成溶解无机碳,并随河流排向海洋,这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质调查局从2009年开始对岩溶碳汇进行探索性调查,基本查明了岩溶碳汇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和计量方法。研究表明碳酸盐岩溶蚀试片、径流-水化学和回归模型等方法均揭示了中国岩溶碳汇潜力巨大;植被恢复、土壤改良、外源水灌溉和水生植物培育等是人工干预增加岩溶碳汇的重要途径;流域尺度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调查技术的应用,助力取得了岩溶碳循环地质调查和碳汇效应评价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平台建设等系列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岩溶碳汇计量、核查和人工干预固碳增汇试验示范等方面还面临巨大挑战,这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及以后的研究中不断攻关、完善,从而满足地质碳汇服务碳中和目标的需求。
张春来黄芬蒲俊兵曹建华
关键词:碳循环碳通量人工干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