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滨

作品数:72 被引量:428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动脉
  • 11篇体层摄影
  • 11篇体层摄影术
  • 11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11篇成像
  • 9篇造影
  • 8篇血管
  • 8篇影像
  • 8篇X线
  • 8篇64排螺旋
  • 8篇64排螺旋C...
  • 7篇X线计算
  • 7篇X线计算机
  • 7篇CT
  • 5篇动脉疾病
  • 5篇磁共振
  • 4篇血管造影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机构

  • 67篇北京大学首钢...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钢总医院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航天中心医院
  • 2篇北京和睦家医...
  • 2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0篇张滨
  • 17篇于明川
  • 16篇吕喆
  • 13篇李海波
  • 11篇樊文鑫
  • 11篇杨帆
  • 9篇潘俊
  • 7篇王洪光
  • 6篇费胜民
  • 6篇唐丽丽
  • 5篇温齐平
  • 5篇那彦群
  • 5篇史也
  • 4篇尚存海
  • 4篇常玉莲
  • 4篇彭彭
  • 3篇周旭辉
  • 3篇杨琳
  • 3篇耿冀
  • 3篇张兆琪

传媒

  • 10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国医疗设备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空军医学杂志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年份

  • 8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1
  • 1篇2000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BP重建与iDose^4 IR在肺癌低剂量筛查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FBP重建与i Dose4(6级)重建,对图像的信噪比和图像质量的对比研究,评价i 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肺癌高危人群42例,采用Philips ingenuity core 128 CT进行全肺扫描后,所获图像经FBP重建(A组)与i Dose4(6级)重建(B组),两组图像同时选取主支气管分叉层面并圈定四个位置,测量SD值进行客观评价图像的质量;同时由两名副主任医师对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图像质量。结果客观、主观评价均可认为B组图像质量较A组为佳。结论低剂量肺癌筛查同时应用i Dose4(6级)迭代重建算法,可以减低图像噪声,提高所获得的图像质量,为肺癌筛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温齐平张滨樊文鑫潘俊哈婷婷
关键词:迭代算法低剂量肺癌体层摄影术
CT周围神经重组图像在评价骨肌肿瘤与邻近神经关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应用CT周围神经图像,观察骨肌系统肿瘤与邻近神经的关系,并探讨其在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影像科检查的27例骨肌系统肿瘤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龄13~67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15例原发软组织肿瘤、9例原发骨肿瘤、3例转移瘤,所有肿瘤均与神经关系密切。术前行CT扫描,应用曲面重组技术对周围神经进行重建,观察病灶与邻近神经关系。所有患者在检查完成后2周内行手术治疗。根据其术前影像特点判断神经是否受侵,并以术中所见为金标准,计算神经重组图像判断肿瘤侵犯(压迫)神经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27例患者中有25例(92.6%)可以在同一层面显示肿瘤与邻近神经的关系,其中有22例术前影像判断与术中所见相符(22/25,88.0%)。在神经重组图像中,周围神经呈连续的条索状结构,并与肿瘤在同一层面上,受侵神经可显示神经局部增粗、边缘模糊,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应用神经重组图像判断肿瘤侵犯神经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89.5%、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100.0%;判断肿瘤压迫神经的敏感度92.3%、特异度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80.0%。结论周围神经重组图像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快速、直观地评价病灶与邻近神经的关系,指导术式的选择、减少术中神经损伤的风险,对神经是否受到侵犯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吕喆臧杰张滨常天静杨帆那曼丽
关键词:周围神经肿瘤体层摄影术神经成像
CT平扫影像组学模型在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会(WHO/ISUP)分级中低级别(Ⅰ~Ⅱ级)与高级别(Ⅲ~Ⅳ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1例ccRCC患者共203枚病灶的CT平扫数据(低级别组147枚,高级别组56枚),用图像分割软件获取3D肿瘤感兴趣区(3D-ROI),从3D-ROI中提取5种特征。基于上述特征建立逻辑回归(LR)模型。结果LR模型训练集预测高级别ccRCC的准确度为82.35%、精确度为63.51%,最佳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93%和81.76%,AUC为0.893(95%CI:0.8479~0.9381);对应的测试集准确度为79.90%、精确度为60.27%,最佳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57%和80.41%,AUC为0.864(95%CI:0.8106~0.9174)。结论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模型可以对ccRCC WHO/ISUP分级进行术前预测,可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刘增建杨帆张滨徐井旭黄陈翠李万兰唐美荣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
高场多b值DWI在骨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高磁场强度下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结合双指数模型在骨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肿瘤科的76例患者行常规MRI及多b值(0、50、100、150、200、400、600、800、1 000、1 500、2 000 s/mm2)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利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理论的双指数模型计算快速表观弥散系数(fast ADC,ADCfast)、慢速表观弥散系数(slow ADC,ADCslow)和灌注相关体积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利用单指数模型计算标准表观弥散系数(Standard ADC,ADCtot)。根据病理结果,将病变分为良性(17例)、中间型(25例)及恶性(34例),以患者自身正常骨髓作为对照,并对3组肿瘤之间以及肿瘤与对照组之间ADCtot、ADCfast、ADCslow及f值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骨肿瘤的b值-信号强度曲线斜率高于恶性骨肿瘤。4组ADCslow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ADCslow值明显低于良性组和中间型组,对照组ADCslow值最小,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各组ADCfast值均大于ADCslow值,且各组ADCfast组间比较,仅恶性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良性组f值明显小于恶性组和对照组(P<0.05);4组ADCtot值均大于相应各组ADCslow值,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性组排除脊索瘤患者后,良性组ADCtot值明显高于恶性组(P<0.05)。结论 Mb-DWI可作为MRI检查的有益补充对骨肿瘤不同性质病变进行定性诊断,ADCslow有助于区分良性、中间性和恶性肿瘤,提高骨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于明川杨帆王云帆谢璐那曼丽李梦参张滨费胜民彭彭
关键词:骨肿瘤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兴趣区定位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利用智能跟踪触发扫描技术(SURE START)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上选择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定位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将180例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上分3组选择ROI:A组:ROI在轴位层面的正中央、B组:ROI在轴位层面的中前部、C组:ROI在轴位层面的中左侧。分别测量ROI的主动脉及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的CT值,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组在主动脉位置上的平均CT值分别为416.8,460.3和394.6Hu;左冠状动脉主干的平均CT值分别为396.1,458.6和381.1Hu;右冠状动脉主干的平均CT值平均分别为397.1,436.7和383.1Hu。统计显示A组和C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64排螺旋CT利用跟踪触发扫描技术(SURE START)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上选择ROI的定位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其最佳位置应选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的中前部。
闫海万樊文鑫常玉莲姚宏芳李海波张滨
关键词:冠状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
64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方案优选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50
2011年
目的比较自动曝光控制技术(AEC)与管电流恒定技术(CCC)2种不同低剂量MSCT扫描方案对胸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更加合理的肺低剂量扫描参数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7所医院就诊的280例行胸部低剂量MSCT检查的受检者,设定管电流(mA)为研究变量,方法一为AEC技术,下设噪声标准差值(sD)为25(A1)及30(A2)各1组,并设定管电流上限为80mA,下限为10mA;方法二为ccc技术,下设40mA(c1)及50mA(c2)各1组;共4组,采用同一机型64层MSCT行胸部低剂量扫描。2名放射科医师应用双盲法阅片,比较2种不同扫描技术的曝光剂量、sD值,横断面、MPR的图像质量以及体质量指数(BMI)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曝光剂量及SD比较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图像质量比较行Mann—Whitney检验;医师对图像诊断一致性检验行Kappa分析。结果剂量长度乘积(DLP)AEC组较CCC组明显降低[(82.62±40.31)和(110.81±18.21)mGy·cm,F=56.88,P〈0.01]。AEC技术中A2组DLP较A1组低[(72.77±36.68)和(92.46-I-41.61)mGy·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P〉0.05)。前者sD值在肺窗[(41.50±9.58)和(40.86±7.03)HU]及纵隔窗[(41.19±7.83)和(40.92±9.89)HU]均略高于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自=0.835、1.910,P值均〉0.05)。横断面图像质量AEC组肺窗得分除右下肺静脉水平[(4.92±0.25)和(4.93±0.17)分]、[左膈顶上缘水平(4.91±0.27)和(4.93±0.22)分]较CCC组略低外,AEC组得分均较CCC组略高[头臂静脉上缘(4.49±0.56)和(4.38±0.64)分;主动脉弓上缘(4.86±0.23)和(4.81±0.32)分;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4.87±0.27)和(4.84±0.22)分;右肺中叶支气管开口(4.90±0.25)和(4.88±0.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
唐威黄遥吴宁蔡强陈星王建卫赵世俊黎庶初金刚李海波张滨肖喜刚谢德轩杨贤卫郑芸谢元亮金朝林肖香佐姜健
关键词:胸部X线计算机
Philips 64排螺旋CT头颈CTA扫描方案
目的:讨论追踪触发技术在Philips 64 排螺旋CT 头颈CTA 打药时自动触发监测点放在升主动脉上好还是降主动脉上好方法:20 例患者行头颈CTA 检查,对比剂量:0.3mgI/ml;管电压:100kv;药物流速5...
史也张滨那曼丽王洪光吕喆潘俊
O-MAR技术在头颈CT检查中去除口腔内金属伪影的应用评估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金属伪影去除技术(Orthopedic Metal Artifact Reduction,O-MAR)在头颈CT检查中去除口腔内金属伪影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选条件选取2014年1月~12月间在我院行头颈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检查同时口腔内含有钛金属补牙材料植入物的患者65例,扫描后对图像分别进行O-MAR技术重建(A组)与常规技术重建(B组)。以双侧咬肌作为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比较两组ROI的CT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SD值;图像质量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两位医师对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同侧咬肌(Z=-6.06,P<0.05);对侧咬肌(z=-4.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评分结果A组平均分较B组高(χ~2=34.0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图像测得的SD值结果:同侧咬肌(t=-9.34,P<0.05),对侧咬肌(t=-4.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双侧咬肌测得的SD值结果(t=1.48,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B组双侧咬肌测得的SD值结果(t=5.3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MAR能有效减少高原子序数伪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温齐平张滨潘俊樊文鑫哈婷婷常天静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咬肌
房颤患者的64层CTCA:平均心率对图像质量和最佳重建期相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价房颤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平均心率对最佳图像重建时相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58例房颤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前均未服用美托洛尔。血管图像质量分为好、中等和差。分析平均心率和患者总体图像质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判别分析法计算获得总体图像质量为好和中等的平均心率阈值和最佳重建时相在收缩末期的平均心率阈值。结果:平均心率和患者总体图像质量之间呈负相关(r=-0.43,P=0.001);患者总体图像质量为好和中等的平均心率阈值分别为80次/min和95次/min;最佳重建时相在收缩末期的平均心率阈值为85次/min。结论:控制患者平均心率在一定阈值以下并结合舒张中期重建,能保证房颤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
周旭辉彭振鹏杨琳张兆琪李海波张滨李树荣周淑琴
关键词:造影冠状动脉心率图像质量
64排螺旋CT对伴有钙化的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准确性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22
2010年
评价64排螺旋CT在不同情况下对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所致狭窄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165例经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检查发现冠状动脉钙化并至少1个主要分支狭窄>50%的患者,分别以个体、冠状动脉主支、节段、病变狭窄程度及钙化斑块形态为分析对象,测量Agatston积分(ACS)和狭窄率。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作为标准,通过绘制ROC曲线来判定不同情况下CTCA的诊断价值并确定最佳的诊断切点。结果以个体为分析对象,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以ACS值113.5为切点时诊断准确性最高。以冠状动脉主支为分析对象,对右冠状动脉及其属支狭窄的诊断效果最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以冠状动脉节段为分析对象,对RCA1段狭窄诊断准确性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以钙化斑块形态为研究对象,ROC曲线下面积仅在0.601~0.667之间,诊断价值较低。CTCA对狭窄程度<50%的狭窄诊断价值较大,曲线下面积为0.856。结论CTCA中,钙化对不同主支、不同节段及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影响不同;钙化斑块的形态不是影响诊断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吕飙周旭辉王翔张滨赵蕾杨琳王淼张同张蕴张兆琪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钙质沉着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