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社奇

作品数:76 被引量:772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9篇土壤
  • 10篇油松
  • 10篇酶活性
  • 8篇黄土高原
  • 7篇苹果
  • 7篇微生物
  • 6篇水分
  • 6篇秸秆
  • 6篇分形
  • 5篇油松种子
  • 5篇人工林
  • 5篇小麦
  • 5篇胁迫
  • 5篇林地
  • 5篇刺槐
  • 4篇养分
  • 4篇叶片
  • 4篇幼树
  • 4篇土壤水
  • 4篇土壤水分

机构

  • 75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 5篇铜川职业技术...
  • 2篇长江师范学院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陕西省果树研...
  • 1篇杨陵职业技术...

作者

  • 76篇张社奇
  • 18篇王国栋
  • 14篇谷洁
  • 13篇刘云鹏
  • 11篇高华
  • 9篇解迎革
  • 9篇李丙智
  • 9篇贾根良
  • 6篇代惠萍
  • 6篇冯佰利
  • 5篇秦清军
  • 5篇杨运经
  • 5篇刘建军
  • 5篇吴俊林
  • 5篇张凯煜
  • 5篇章兰芬
  • 5篇王菲
  • 4篇邵丽
  • 4篇张林森
  • 4篇赵听

传媒

  • 10篇西北林学院学...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北方园艺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应用激光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物理实验
  • 1篇木本植物研究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7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秸秆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的理化特征被引量:12
2009年
为了解小麦秸秆堆肥过程中的生物化学特征,进行了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微生物腐解菌剂处理较不添加复合微生物腐解菌剂(CK)升温快,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堆腐第2d添加菌剂处理堆体温度上升到50℃以上,第3d达到最高温度67.1℃,50℃以上持续6d;CK堆腐第3d达到50℃,第4d达最高温度59.5℃,50℃以上持续5d。堆腐第9d添加菌剂处理E4/E6僮达高峰值3.419,CK的达高峰值4.085,堆腐第23d后添加菌剂处理的胡敏酸E4/E6值为1.512—1.709,而CK处理的E4/E6值为1.649—2.060,堆腐过程添加菌剂处理的E4/E6值一直低于CK,表明添加菌剂能促进腐殖质的缩合和芳构化。堆肥腐熟后pH值较堆制前有所提高,添加菌剂处理的pH值相对较低,变化幅度较小。加入微生物菌剂处理的电导率(EC)值较高,且在持续高温阶段高于后熟阶段。
孙利宁谷洁高华张社奇陈胜男陈强龙甄丽莎
关键词:小麦秸秆PH值EC值
黄河中游湿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特征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在陕西合阳黄河湿地,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湿地退化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湿地、天然草地、开荒耕地和盐碱地)对土壤养分(有机质和N,P,K)和酶活性(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极显著(P<0.01),其排列顺序为:天然草地>开荒耕地>湿地>盐碱地。开荒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介于天然草地和湿地之间,盐碱地土壤有机质仅为天然草地和湿地的3.4%和6.9%,土地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会严重影响土壤肥力导致土壤退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及各养分成显著和极显著相关,且不同土壤酶活性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差异极显著(P<0.01),其活性高低与土壤养分变化顺序基本一致。土壤酶活性反映出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评价黄河湿地土壤肥力的指标。
刘云鹏申卫博张社奇解迎革郑纪勇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酶活性
不同品种谷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揭示不同品种谷子叶片衰老及活性氧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以谷子品种‘05-61’和‘金谷3号’为材料,研究开花后至成熟期谷子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酶促防御系统保护酶(SOD、CAT、POD)活性及MDA、H2O2和O2.-积累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2个参试品种各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及SOD、CAT、POD活性均在开花14 d后逐渐下降,MDA、H2O2和O2.-含量随着叶片的衰老而升高;参试品种叶片衰老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衰老进程存在显著差异;与‘金谷3号’相比,‘05-61’各功能叶片衰老过程中SOD、CAT、POD活性下降较慢,叶片功能期持续时间长,这在籽粒灌浆中后期表现尤为明显;‘05-61’籽粒产量显著高于‘金谷3号’。【结论】在谷子开花灌浆期间,有效控制或延缓开花叶片的衰老进程,维持叶片的生理功能,对籽粒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贾根良代惠萍张社奇冯佰利任学敏秦晓威
关键词:谷子叶片衰老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活性氧代谢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微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采用Biolog微平板法和氯仿熏蒸浸提法,研究了玉米施用等养分量的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生物复混肥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物复混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H)和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S)均最高;施用生物复混肥可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率,尤其是多酚化合物类和糖类;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有一定差异,生物复混肥在第1主成分上的得分值为正值,其他各处理在第1主成分上的得分值基本上为负值,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是糖类和羧酸类。在玉米生长期间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大致呈先升高后逐渐平稳的趋势,且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含量均以生物复混肥处理最高,最高值分别为333.21mg.kg 1、53.02 mg.kg 1和22.20 mg.kg 1。研究表明,生物复混肥的施用比等养分量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含量,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土壤微生态环境。
邵丽谷洁张社奇高华秦清军
关键词:生物复混肥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群落BIOLOG
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生物学效应仪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为开展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设计了基于植物本征电位波动的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生物学效应仪,该系统可以产生幅值高压在6~20kV、输出频率在0.1~15Hz范围内数字式可调的极低频、宽脉宽、上升前沿陡的高压脉冲。用100kV/m、1Hz、80ms脉宽的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处理萌发中的绿豆和玉米种子,发现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对绿豆和玉米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说明基于植物电位波动的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结果可为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生物学效应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杨运经习岗张社奇刘锴张晓辉
关键词:脉冲电场植物仪器生物学效应
糜子根系与旗叶协同衰老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以榆糜3号糜子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拔节至成熟期糜子根系与旗叶生长指标、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变化,初步分析了其根系与旗叶协同衰老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从拔节期到成熟期,糜子根系活性、表面积和干物质重,旗叶绿叶面积和干物质重,以及根系与旗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均在拔节后34-41 d(籽粒灌浆前期~中期)达到最大值;根系与旗叶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而丙二醛(MDA)含量却持续大幅度上升;糜子旗叶的保护酶(SOD、CAT、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始终极显著高于同期根系,而其MDA含量却始终极显著低于同期根系.研究发现,在糜子生育后期,其光合产物分配中心转移,造成根系和旗叶中光合产物亏缺;同时其旗叶和根系中保护酶活性逐渐降低,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减弱,引起细胞内活性氧积累和膜氧化伤害逐渐加重,最终导致植株逐渐衰老;在植株衰老过程中,根系与叶片衰老密切相关,并且根系抗氧化酶的活性相对较弱.
代惠萍冯佰利贾根良张社奇鱼欢
关键词:糜子根系旗叶
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对堆肥过程中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为了探讨抗生素对堆肥过程中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将添加土霉素(OTC)和磺胺二甲嘧啶(SM_2)的猪粪与小麦秸秆进行好氧堆肥发酵试验.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CK处理(不添加抗生素)、L处理(10 mg·kg^(-1)OTC+1 mg·kg^(-1)SM_2)、H处理(140 mg·kg^(-1)OTC+30 mg·kg^(-1)SM_2).结果表明,各处理堆体温度在55℃及以上持续了4 d,发芽指数大于85%,均达到了腐熟标准;堆肥35 d后,L和H处理中OTC残留率分别为2.8%和4.2%,SM_2均未检出;抗生素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0.56~1.24 d.H处理对堆肥过程中脱氢酶活性呈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而对脲酶活性则在堆肥后期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Biolog数据表明,在堆肥腐熟期H处理AWCD值、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大于CK;主成分分析得出,H处理改变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起分异作用的碳源主要为糖类、羧酸类及氨基酸类.综上所述,添加OTC和SM_2对堆肥过程中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有显著影响,且经堆肥处理后SM_2被完全降解,而OTC仅有少量残留,说明好氧堆肥是一种快速有效去除抗生素的方法.
张凯煜谷洁赵听张社奇王小娟高华
关键词: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堆肥酶活性微生物群落
枇杷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被引量:19
2015年
以枇杷不同部位(花蕾、花、老叶、新叶、枝条、花梗)为试验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枇杷不同部位总黄酮、总酚酸、总三萜酸含量,并以Vc为标准,选用DPPH·和FRAP法对不同部位醇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枇杷不同部位总黄酮、总酚酸、总三萜酸的分布情况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枇杷各部位3种主要有效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花蕾总黄酮、总酚酸、总三萜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分别为196.01、68.32、96.28 mg·g-1,约是含量最低的新叶的3.16倍、1.96倍、2.12倍;在抗氧化活性方面,枇杷花蕾的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是新叶的2.5倍以上,经相关性分析发现,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和总酚酸含量均具有较高相关性,其中与总黄酮的相关性最大。枇杷各部位中,花蕾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也最高,枇杷花蕾有望被开发为新的抗氧化原料。
吴媛琳赵听张凯煜张社奇刘建军康永祥
关键词:枇杷总黄酮总酚酸总三萜酸
蓖麻油粘滞特性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2000年
测定了蓖麻油的粘滞系数 ,得到其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添加抗氧化剂 ( BHA,TBHQ,BHT)于蓖麻油中 ,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性研究 ,结果表明
汪玉秀张社奇
关键词:蓖麻油粘滞系数抗氧化性温度BHA
陕北白桦个体生长过程的谐波分析被引量:4
2001年
利用波谱分析方法中的谐波分析原理 ,对陕北白桦个体生长过程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分析。结果表明 :白桦个体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动态波动规律与Logistic模型不完全相同 ,树高在 2 0年后与Logistic模型吻合 ,胸径整个过程均不吻合 ,但材积生长与Logistic模型基本一致 ;应用波谱分析方法分析树木生长过程的动态规律 ,比Logistic模型更准确。
张社奇张文辉雷瑞德钱克红
关键词:谐波分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