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栋
- 作品数:23 被引量:20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创新复垦项目管理模式缓解人员匮乏矛盾
- 研究目的:寻找适应发展现状的土地复垦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与机构组建模式,用以缓解短期内土地复垦管理队伍建设的紧迫性。研究方法:结合复垦工程的建设特点和目前的管理水平,分析我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制度,通过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
- 张继栋白中科
- 关键词:土地复垦项目管理政府代建制
- 文献传递
-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产业链总体规划设计被引量:20
- 2010年
-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平朔煤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有2条相互依存的生态产业链:一是以煤为主,电、化、氧化铝、建材并举的黑色产业链;二是围绕复垦土地开展生态重建,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链。这2条生态产业链构成了平朔矿区生态系统功能的多样性,它既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也不同于典型工业园区,是集自然生态系统、受损生态系统与恢复生态系统为一体,涉及农业用地、工业用地的复合生态系统。根据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系统多样性与完整性等指标的相似性与变异性,将平朔矿区划分为农业综合利用区、工业生态园区、恢复生态保护区、旅游观光区、生态重建区与待开采区6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及22个二级生态功能区。对矿区土地、水、生物等生态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评价,设计了复垦土地生态系统种、养、加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提出了培训一批服务于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产业实施管理的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议。
- 白中科贺振伟李晋川张继栋崔艳
- 关键词:复垦生态产业产业链规划设计
- 创新复垦项目管理模式缓解人员匮乏矛盾
- 研究目的:寻找适应发展现状的土地复垦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与机构组建模式,用以缓解短期内土地复垦管理队伍建设的紧迫性。研究方法:结合复垦工程的建设特点和目前的管理水平,分析我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制度,通过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
- 张继栋白中科
- 关键词:土地复垦项目管理代建制
- 土地复垦对矿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运用生态足迹法分析了平朔矿区2005年生态承载力状况;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模拟出3种不同条件下的生产性土地配置情景:①破坏土地无复垦措施情景,②破坏土地采取生态效益优先情景,③破坏土地实行耕地优先情景,计算得出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和人为干预下生态承载力的恢复程度。通过设置4种模式:土地适宜模式、提高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模式、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模式、不同程度的资金投入模式,计算矿区生态承载力,为矿区土地复垦和复垦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继栋崔艳白中科
- 关键词:土地复垦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 我国煤矿区生态补偿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5
- 2008年
- 采用文献综述与综合分析法,结合相关案例,探讨了我国煤炭开发相关的生态补偿对策。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煤炭开发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资金来源渠道窄、资金使用缺乏约束、农民利益得不到根本保障。进一步落实煤炭开发生态补偿要在通过激励机制促使企业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实现生态补偿的方式多元化与途径多元化,对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进行综合补偿。
- 崔艳张继栋白中科
- 关键词:煤炭开发生态补偿
- 浅析新建矿山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被引量:7
- 2011年
- 土地复垦规划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对未来土地利用方向的决策过程,其前提是损毁土地的综合分析。由于土地作为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在不同投入以及治理方式下功能的差异性。所以,从时间角度考虑,评价时间基点不同,评价结果将大相径庭,评价过程须综合考虑损毁前、损毁后拟复垦土地自然属性以及社会经济条件。1)井工开采沉陷土地适宜性评价的重点为农用地以及未利用地,其中,农用地适宜性评价重点考虑其原土地利用状态;2)排矸场、弃渣场土地适宜性评价在考虑其稳定性的前提下,多以经验以及类比法确定其适宜性方向;3)露天矿排土场适宜性评价的前提为确定其拟复垦土地的生态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宜性等级评价。
- 张继栋白中科崔艳
- 基于生态足迹的耀州区可持续发展评价被引量:3
- 2008年
- 运用生态足迹法对铜川市耀州区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做定量测度,得出该区域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78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84 hm2,人均生态赤字0.94 hm2。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适当的农业结构调整;积极的产业结构优化;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好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拉长产业链条,转移现有经济支撑点等。
- 张继栋白中科崔艳马秉寅陈增印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 中国煤矿区生态补偿现状与对策
- 目前,我国煤炭开发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资金来源渠道窄、资金使用缺乏约束、农民利益得不到根本保障.进一步落实煤炭开发生态补偿,要在通过激励机制促使企业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实现生态补偿的方式多元化与...
- 崔艳张继栋白中科
- 关键词:生态补偿煤炭开发
- 露天矿区农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与应用被引量:33
- 2008年
- 我国露天矿土地复垦方向主要为农用地,通过合理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规划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对实现复垦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防止土地二次退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综合考虑露天矿土地适宜性评价对象的预测性、动态性与生态脆弱性等特点,根据预测土地破坏类型与程度以及重塑地貌特征,将辽宁省鞍山市鞍钢胡家庙子铁矿待复垦土地划分为采矿区边坡、排土场边坡、排土场平台三个评价单元,选取主要限制因素,通过极限分析法对各评价单元进行农业利用评价,结果表明采矿场边坡与排土场边坡的复垦方向为林地与草地;排土场平台的复垦方向为园地、林地、草地以及过渡性林地、草地与最终耕地相结合。
- 崔艳白中科张继栋卫博于英娜
- 关键词: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农用地露天开采
- 黄土丘陵沟壑区煤矿沉陷耕地复垦被引量:10
- 2011年
- 探索开发适宜黄土地貌和气候特点以及黄土丘陵采煤沉陷损伤规律的土地复垦模式,对于实现该区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耕地保护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基于开采设计、沉降观测参数和MSAS软件,预测山西兴县斜沟煤矿一采区沉陷损毁土地面积为16.54 km2,损毁土地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其中轻度破坏耕地面积3.70 km2,中度破坏耕地面积2.41 km2,重度破坏耕地面积0.17 km2。结合黄土丘陵沟壑低潜水位区土地损毁特征和区域生态保育和国土整治目标,拟对轻度破坏的1.65 km2耕地采用裂缝充填和土地平整复垦措施,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对轻度、中度和重度破坏的4.63 km2耕地采用坡改梯的土地复垦工程措施进行复垦,实现增加耕地面积0.40 km2,每年减少水土流失4.94万t,提高了耕地质量等级。研究认为,结合企业复垦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对采煤沉陷破坏的耕地采取坡改梯复垦是该区域损毁耕地复垦的有效模式。
- 王帅红孙泰森周伟张继栋
- 关键词:复垦煤矿土地利用黄土丘陵沟壑区井工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