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全
-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滨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25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极其显著(分别t=39.4500、22.3034、20.2564、28.4499、30.2355,P均<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极其显著(χ2=33.3409,P<0.01)。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用于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具有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小等优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张道全
- 关键词: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乳腺良性肿块
- 不同术式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传统术式组(对照组)20例和低领小弧形切121组(观察组)20例,对两组患者血清Tg、TT3、T4、SIL-2R及切口长度、出血量、患者满意率、复发率、5年生存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Tg、TT4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TT3、SIL-2R、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低领小弧形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中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道全周蕾张新房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
- 一种甲状腺乳腺双用直角拉钩
- 一种甲状腺乳腺双用直角拉钩,包括甲状腺拉钩和乳腺拉钩,所述甲状腺拉钩的端部设有偏转机构,所述偏转机构包括第一直杆,所述第一直杆的端部与甲状腺拉钩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杆的端部与橡胶块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块的外壁与连接块相抵紧...
- 张道全
- 58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和治疗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并分析它们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对58例乳腺癌切除标本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并用免疫组化法研究患者肿瘤组织中ER、PR、C-erbB-2的表达。结果:本组病人患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6~65岁;癌肿直径大于5cm、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较差;C-erbB-2阳性率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中显著增高,在估计乳腺癌预后上有协同作用。结论:该结果对探讨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判断预后有应用价值。
- 张道全
-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 经环甲间隙裸化甲状腺上极血管入路在甲状腺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经环甲间隙裸化甲状腺上极血管入路在甲状腺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间隙入路,试验组实施经环甲间隙裸化甲状腺上极血管入路。比较两组治疗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喉上神经寻找时间、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试验组术中喉上神经寻找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术前,两组社会功能、情绪职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社会功能、情绪职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评分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环甲间隙裸化甲状腺上极血管入路在甲状腺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术中喉上神经寻找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 王保云张道全张凯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评价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术前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4—6周行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25例,给予XELOX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行直肠癌根治术。结果治疗组客观有效率为84.6%(22/26),对照组为60.0%(1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治疗组根治性切除率为96.2%(25/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治疗组保肛率为61.5%(16/26),对照组为20.0%(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26.9%(7/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0%(22/25)、60.0%(15/25)、32.0%(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15/24)、29.2%(7/24)、8.3%(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30、0.040)。治疗组1、2、3年复发率分别为8.0%(2/25)、20.0%(5/25)、36.0%(9/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8/24)、50.0%(12/24)、66.7%(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27、0.032)。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保肛率,延长生存期,可作为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蒋雪超张道全
- 关键词:直肠肿瘤放射疗法新辅助化疗
-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分化型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
-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分化型甲状腺癌关系。方法:收集50例甲状腺癌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同时收集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关系,并讨论出一种对于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更...
- 张道全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
- 文献传递
- 螺旋CT与MRI对原发性胃癌病灶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比较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胃癌病灶诊断价值。方法入选滨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符合原发性胃癌诊断的66例患者,均采用螺旋CT和MRI检查,对病灶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I法胃内病灶阳性率和胃外病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T组[95.5%(63/66)比84.8%(56/66),69.7%(46/66)比51.5%(34/66),P<0.05];MRI诊断胃内病灶、胃外病灶、总病灶平均个数显著高于螺旋CT[(2.7±0.3)个比(2.0±0.4)个,(2.5±0.4)个比(1.3±0.5)个,(5.0±0.4)个比(3.3±0.5)个,P<0.01]。结论 MRI检测对原发性胃癌病灶的诊断优于螺旋CT。
- 张道全周峰
- 关键词:胃癌螺旋CT磁共振成像
- Ki67、p53水平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结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早期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变化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Ki67、p53水平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结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早期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Ki67、p53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周癌组织及残留癌组织中Ki67、p53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Ki67、p53表达水平与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在预后不良诊断中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治疗后Ki67、p53阳性细胞率呈下降趋势,并且观察组治疗后Ki67、p53阳性细胞率低于对照组[(14.25±2.12)%比(15.43±2.60)%、(19.84±3.10)%比(25.98±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9例患者中,治疗后预后良好34例,预后不良15例;预后良好患者Ki67、p53阳性细胞率低于预后不良患者[(12.68±1.79)%比(18.78±2.87)%、(17.91±2.65)%比(24.22±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i67、p53阳性细胞高表达是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3.284、3.203,95%CI 1.114~5.454、1.108~5.298,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Ki67、p53联合预测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81(95%CI 0.784~0.978),大于单一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33%、94.12%。结论Ki67、p53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早期三阴性乳腺癌预后不良中呈高表达,若受检者的Ki67、p53呈上升趋势,提示患者可能有病情恶化趋向。
- 张道全王保云
-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技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研究
- 2022年
- 研究甲状腺结节良性在超声引导下运用微波消融技术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3例,分为微波消融组(27例)与传统手术组(26例),微波消融组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传统手术组行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疼痛程度、神经损伤人数比例(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甲状旁腺损伤比例(口角麻木、手足抽搐)、甲状腺功能情况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患者运用微波消融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出血量,缓解疼痛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等多方面都优于传统的手术方法,且不增加神经及甲状旁腺的副损伤、对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微创、美容,是一种很好的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但应严格把握好手术适应证。
- 王保云张道全
- 关键词:微波消融超声引导甲状腺良性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