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友山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单乙醇胺
  • 1篇导热
  • 1篇乙醇
  • 1篇乙醇胺
  • 1篇蒸法
  • 1篇溶剂结晶
  • 1篇散热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法测定
  • 1篇闪蒸法
  • 1篇提纯
  • 1篇推动器
  • 1篇泡沫炭
  • 1篇气相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法
  • 1篇气相色谱法测...
  • 1篇咔唑
  • 1篇脱硫

机构

  • 6篇上海宝钢化工...

作者

  • 6篇彭友山
  • 2篇朱春燕
  • 2篇刘春法
  • 2篇夏剑忠
  • 2篇王仁远
  • 2篇王焕煜
  • 1篇单长春
  • 1篇沈雷
  • 1篇孙剑
  • 1篇陈晓峰

传媒

  • 2篇燃料与化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精细化工中间...
  • 1篇上海化工
  • 1篇广东化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气相色谱法测定单乙醇胺废液中单乙醇胺含量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离单乙醇胺废液中单乙醇胺和其它杂质。方法采用HP-5色谱柱,标准曲线外标法测定单乙醇胺含量。单乙醇胺在1.61~17.73m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2776x-66.5264,相关系数为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为0.65%(n=6)。此方法简单、准确,便于单乙醇胺废液中单乙醇胺含量的测定。
朱春燕彭友山
关键词:气相色谱单乙醇胺废液
塔卡哈克斯脱硫液析出硫磺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根据脱硫脱氰原理初步分析了硫的生成和转化途径,探讨了HS-浓度、煤气量、煤气组分、空气量、ORP值、触媒及氨水补充量这些因素对塔卡哈克斯析出硫磺的影响。实践表明,控制好这些因素,可以大大减少塔卡哈克斯析出硫磺的频率。
彭友山
关键词:脱硫液
分步结晶工艺控制的改进探讨
2012年
分步结晶工艺目前普遍采用的温度控制法的不足,主要是通过控制结晶器内导热介质慢速降温或升温来操作,对控制系统精度要求高,但不易有效控制结晶器结晶和发汗的速率。因此提出控制换热量直接控制结晶器的思路,并结合精萘生产实际,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带散热补偿和工艺温差放大的换热速率-温度控制结晶器控制方案。新控制方案能精准稳定、直接有效地控制结晶和发汗速率,提高结晶分离效率,有较好的经济性,值得在分步结晶工艺中推广应用。
王焕煜王仁远夏剑忠孙剑刘春法彭友山
关键词:分步结晶散热精萘
闪蒸法产生高温沥青制作低导热泡沫炭的探索
2015年
闪蒸法产生的高温沥青含有较高的喹啉不溶物,高温沥青和软沥青混合后得到改质沥青,其组分合理,经空气氧化后得到高软化点沥青,高软化点沥青通过低压自发泡技术可制备低导热泡沫炭。
彭友山刘春法陈晓峰单长春
关键词:闪蒸法
硫铵产品带色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宝钢化工公司于2006年底对硫铵结晶装置进行了改造,由奥斯陆工艺(OSL)改为DP(DoublePropeller双推动器)结晶器工艺。DP结晶器于2007年1月投产。投产后硫铵产品质量经常波动,产品颜色常呈暗红色或红褐色(正常为白色),质量不达标,优等品合格率低于改造前。
彭友山
关键词:产品质量硫铵结晶器推动器
从煤焦油分离提纯蒽和咔唑工艺改进探讨被引量:8
2011年
溶剂结晶-精馏法是目前从煤焦油中分离提纯蒽和咔唑的比较先进成熟的已工业化工艺,其杂质的脱除主要在溶剂结晶部分,操作步骤多,但杂质分离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最终影响产品纯度。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结晶物中高杂质母液的滞留是该工艺杂质分离效果难以提高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溶剂结晶结合抽滤-精馏法新工艺,给结晶箱组合气液分离器,实现结晶同步抽滤功能,降低结晶物的母液滞留量,可提高分离效果,减少溶剂循环量,提高产品纯度和回收率,降低装置能耗,增加产能,有较好的经济性。
王焕煜王仁远沈雷朱春燕夏剑忠彭友山
关键词:溶剂结晶咔唑抽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