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城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资源稀缺、技术冲击与风险投资退出时机
- 2012年
- 通过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时机选择模型,运用2004~2011年中国风险投资退出的季度数据考察了技术冲击和市场利率等因素变化对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源稀缺的程度与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的选择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2)市场利率的变化对风险投资的退出行为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市场利率下降可能会导致风险投资加速退出质量较差的风险企业,同时却更长时间地持有质量较好的风险企业;(3)技术进步会增加风险企业的数量,提高风险投资市场上风险企业的平均质量,加速风险投资退出。
- 李璐彭海城
- 关键词:资源稀缺风险投资
-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研究
- 从本质上看,私募股权基金是以风险企业为“投入品”生产“成熟企业”的企业,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则是出售“成熟企业”的行为,因此能否顺利退出所投资的风险企业从而完成“资本的惊险跳跃”不仅关系到前期的投资收益能否实现,而且关系到...
- 彭海城
- 关键词:金融业私募股权基金风险评估
- 文献传递
- 资源稀缺、技术冲击与风险投资退出时机
- 2012年
- 本文从风险投资市场资源稀缺的特征出发,建立了一个风险投资退出时机选择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2004-2011年中国风险投资退出的季度数据考察了技术冲击和市场利率等因素变化对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源稀缺的程度与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的选择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2)市场利率的变化对风险投资的退出行为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市场利率下降可能会导致风险投资加速退出质量较差的风险企业,同时却更长时间地持有质量较好的风险企业;(3)技术进步会增加风险企业的数量,提高风险投资市场上风险企业的平均质量,加速风险投资退出。
- 李璐彭海城
- 关键词:资源稀缺风险投资
- 房价泡沫、宏观经济与政策
- 分离房价的价值成分和泡沫成分是研究与房价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本文运用长期约束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将房价分解为价值成分和泡沫成分,并分析各成分与相关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第一,总供给冲击主导着房价的走势,...
- 彭海城
- 关键词:房价结构VAR
- 文献传递
- 货币政策目标、资产价格波动与最优货币政策被引量:4
- 2011年
- 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判定货币政策优劣的标准。通过建立中央银行的决策模型,推导出忽略和考虑资产价格的最优货币供应量反应函数,并据此对中国不同货币政策目标下的宏观经济运行进行模拟,以认识货币政策目标对资产价格波动与最优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的波动反应取决于货币政策目标。因此,应充分重视货币政策目标的取向,同时加强对最优货币政策目标确定的研究。
- 彭海城
- 关键词:货币政策目标反应函数资产价格
- 试论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相机抉择被引量:1
- 2012年
-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直接决定相关主体收益。本文构建了以效用为标准的退出方式选择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上市和并购两种退出方式,并分析了退出方式的相机抉择机理。主要结论是:企业潜在价值越大,企业家持股比例越高,风险投资越倾向于以上市方式退出;退出方式的选择是相机的,上市退出和并购退出不存在绝对的优劣,风险投资应根据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优的退出方式。
- 李璐彭海城
- 关键词:风险投资
- 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信息不对称是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的重要特征,而退出环节的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不仅与其它环节相似,而且还有其特殊性。不同类型的信息不对称从不同的角度影响风险投资的退出时机。风险投资家在退出过程中必须以企业当前的状态为基础,结合风险资金市场供求和已确定的退出方式,准确把握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各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选择能最大化其退出收益的最优退出时机。
- 彭海城林建坤
- 关键词:风险投资信息不对称
- 宏观经济对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国内外风险投资退出经验表明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因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自2007来以来,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发生了剧烈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退出方式的选择对于风险投资退出和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影响到退出的可行性和各参与主体的收益,而且还影响退出后受资公司的发展。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主要有上市退出和出售退出两种,其中出售退出包括并购和股权转让两种。国内外学术界历来重视对最优退出方式选择的研究,一些学者分析了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
- 李璐彭海城
- 关键词:风险投资退出实证研究宏观经济风险投资家股权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