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冰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骨折
  • 1篇代偿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正畸
  • 1篇中动脉
  • 1篇上颌
  • 1篇手术联合
  • 1篇手术联合治疗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受体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结果
  • 1篇颌骨
  • 1篇颌面
  • 1篇颌面部
  • 1篇颌面部骨折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徐冰
  • 2篇郭哲
  • 2篇卢利
  • 1篇丁振江
  • 1篇张媛媛
  • 1篇杨鸣良
  • 1篇许云鹤
  • 1篇秦科

传媒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第十次全国口...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颌面部骨折580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损伤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总结。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4年9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58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58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男女比例为3.75:1。>20~40岁为发生的高峰年龄段,占55.0%。骨折以5、8、9月份多发。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占57.24%。颌面部骨折类型以下颌骨骨折发生率最高,占61.72%。伴有神经损伤者219例,其中以眶下神经损伤发生率最高,占47.94%。合并损伤以四肢损伤最为多见,占合并损伤患者的37.86%,颅脑损伤居第2位,占26.70%。颌面骨折治疗以坚固内固定为主要方式,占83.60%。结论颌面部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原因,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坚固内固定为主要治疗方式。
郭哲徐冰杨鸣良卢利
关键词:颌面部骨折流行病学坚固内固定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VEGF)及其受体Flt-1在大鼠大脑中动脉短暂闭塞再灌注后的表达及意义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及促进血管生长的作用.VEGF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该研究的目的...
徐冰
关键词:VEGFFLT-1MCAO
文献传递
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下颌骨髁突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以下颌骨髁突、颞下颌关节、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关节固定技术为关键词,利用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NKI数据库检索中英文文献,按标准筛选文献,进行文献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1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1篇文献是随机对照研究,另外16篇为回顾性对照研究。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术后最大张口度、最大前伸距离、张口偏斜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错、颞下颌关节疼痛和弹响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因为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较低,尽管Meta分析的一些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髁突骨折的评价不是结论性的,需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研究。
郭哲徐冰卢利
关键词:髁突骨折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META分析
上颌拔牙与不拔牙去代偿对正颌术后结果的影响
目的:   评价骨性Ⅲ类错合畸形双颌手术患者术前正畸上颌拔牙与不拔牙去代偿的效果及对术后面型改善的影响。   方法:   选取36例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进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合畸形患者,其中18...
徐冰
关键词:侧貌
文献传递
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与手术联合治疗的理想与现实
目的:通过比较上颌拔牙与不拔牙术前正畸去代偿效果、上颌拔牙与不拔牙术前正畸去代偿后手术效果以及不同人群对手术效果的评价、不同人群对同一患者不同颌骨移动量手术预测效果评价,探讨切合患者实际的正畸和手术联合治疗方案.方法:3...
秦科张媛媛许云鹤丁振江徐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