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彬

作品数:10 被引量:42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生物炭
  • 5篇土壤
  • 2篇西南喀斯特地...
  • 2篇淋溶
  • 2篇淋失
  • 2篇喀斯特地区
  • 1篇氮肥
  • 1篇氮淋溶
  • 1篇氮素
  • 1篇氮素淋失
  • 1篇氮循环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营养元素
  • 1篇有机碳
  • 1篇溶解性有机碳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修复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华全国供销...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房彬
  • 8篇李心清
  • 6篇张立科
  • 5篇程红光
  • 5篇邢英
  • 4篇周志红
  • 4篇程建中
  • 4篇王兵
  • 3篇赵斌
  • 3篇杨放
  • 2篇张杰西
  • 1篇彭艳
  • 1篇钟磊
  • 1篇张玲

传媒

  • 3篇地球与环境
  • 2篇再生资源与循...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铁尾矿排放现状及综合利用研究被引量:31
2015年
铁尾矿是我国目前数量最多、综合利用难度最大的尾矿,在各类尾矿中具有代表性,实现其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尾矿总体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介绍近年来我国尾矿排放现状和综合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铁尾矿综合利用途径和研究进展。基于我国铁尾矿综合利用现状,提出了未来我国铁尾矿综合利用发展方向。
张杰西赵斌房彬
关键词:铁尾矿综合利用
土壤NO_x气体释放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营养元素的迁移转化是生态学及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土壤微生物活动产生的NOx气体作为大气中NOx的重要排放源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NOx在大气中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通过参与大气中光化学反应而影响到其它温室气体的浓度,且在对流层O3和OH自由基的光化学反应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酸沉降中HNO3的生成源,在平流层NOx是消耗臭氧层的痕量气体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土壤NOx产生及排放机理;影响土壤NOx排放的主要因素;土壤NOx气体排放通量的测定及其模型估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应把土壤微生物系统以及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机理作为以后的研究重点,运用同位素技术和各种模型手段进行较大范围的时空尺度上的连续观测研究。
王兵李心清程红光程建中周志红邢英房彬张立科
关键词:土壤营养元素生物地球化学
西南喀斯特地区灌丛林土壤CO2、CH4通量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灌丛林生态系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广泛分布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平衡中有重要作用。为估算亚热带喀斯特地区CO2和CH4源汇现状,评价灌丛林生态系统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以贵阳市开阳县灌丛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CO2和CH4通量的季节变化。对2010年12月到2012年1月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灌丛林地土壤表现为CO2的释放源和CH4的吸收汇,CO2通量的变化范围为33.20~1106.75 mg/(m2.h),年平均通量为342.98 mg/(m2.h);CH4通量的变化范围为–206.14~–59.85μg/(m2.h),年平均通量为–103.22μg/(m2.h)。CO2排放通量和CH4吸收通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两者最高值均出现在夏季,不同的是CO2排放通量最低值出现在12月,而CH4吸收通量最高值则出现在11月。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是影响灌丛林土壤CO2通量的主要因子,双因素模型(F=αeβTWγ)较好拟合了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两者共同解释了CO2通量变化的81.4%。土壤CH4吸收通量与温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5 cm土壤温度同CH4吸收通量相关性最好,但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两者相关性降低。土壤CH4吸收通量与土壤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水分是土壤氧化CH4的重要限制因子。
房彬李心清张立科程建中王兵程红光杨放
关键词:土壤CO2通量喀斯特地区
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43
2014年
生物炭因其结构和功能特性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在农业土壤改良培肥、固碳减排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基于田间长期定位试验,开展生物炭对大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尚不多见。以西南地区玉米(Zea mays L.)-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生物炭添加比例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生物炭施用对旱作农田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矿质态氮、有效磷、含水量等理化性质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单施复合肥、尿素(C0);复合肥、尿素+20 t·hm^-2生物炭(C2);复合肥、尿素+50 t·hm-2生物炭(C5);复合肥、尿素+100 t·hm^-2生物炭(C10)。结果表明:与C0对比,C5和C10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降低幅度分别为14.6%和32.5%;C2、C5和C10处理土壤年均pH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0.10、0.17和0.15个单位;处理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4.9%、137.7%和297.2%;土壤硝态氮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8.0%、26.3%和88.4%;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34.8%、135.0%和232.2%;生物炭处理下土壤年均含水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8%、29.1%和44.7%。玉米、油菜籽实和均表现为生物炭处理高于对照组。玉米籽实提高7.6%-20.3%,玉米根茎叶生物量提高8.6%-46.8%;油菜籽实产量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15.7%-35.4%,根茎叶生物量提高-17.2%-30.3%。综合来看,本试验条件下,生物炭施用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 pH、有机质含量、NO3^--N 含量、有效磷含量、含水量,显示出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施用于农田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耕作性能。
房彬李心清赵斌钟磊
关键词:生物炭土壤理化性质作物产量土壤改良剂
生物炭对黄壤中氮淋溶影响:室内土柱模拟被引量:68
2011年
土壤氮素的淋失作用不仅造成土壤营养元素的损失,而且对河流和湖泊等环境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重要贡献。采用土柱室内模拟方法,通过模拟降雨淋滤,研究了生物炭对土壤淋溶液体积、pH和电导率以及NH4+-N和NO3-N淋溶的影响。试验中所用的生物炭是以桉树木屑为原料制成,分别按照炭土质量比1%、2%、4%、10%施用于土壤中。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向土壤添加10%、4%、2%、1%生物炭分别减少土壤水分损失14%、0.03%、0.02%和0.01%;随生物炭添加量增加,淋溶液的pH和电导率也逐渐增加;土壤生物炭添加量为10%、4%、2%时,NH4+-N淋溶量分别增加235%、28.1%、31.6%,NO3-N淋溶量分别增加4.2%、14.5%、25.6%;但生物炭添加量为1%的土柱NH4+-N淋溶量减少15.8%,NO3-N淋溶量减少19.2%。本研究表明,桉树生物炭对土壤氮淋溶与其施用量有关,1%施用量能减少氮淋溶,过量施用将增加氮淋溶,这种作用是否与生物炭种类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邢英李心清王兵周志红程红光程建中房彬
关键词:生物炭NH4^+-N
生物炭对土壤氮素淋失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40
2011年
淋洗作用是土壤氮肥损失途径之一,也是环境水体氮素污染的重要途径。研发降低土壤氮素淋失的技术途径不仅有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和降低化肥的施用量,而且有助于防治水体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本文通过淋滤实验研究了生物炭对我国两种重要土壤类型黒钙土和紫色土氮素淋失的影响。由玉米秸秆制成的生物炭按10 t/ha,50 t/ha,100 t/ha的比例施用于土壤,同时模拟田间尿素施用量240 kg.N/ha并用相当于每天10 mm的降水量用去离子水淋洗土壤。对淋滤液氮素组成和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在不施用生物炭的条件下,黒钙土和紫色土总氮的淋失量分别占土壤(土壤+尿素)总氮含量的7.5%和9.0%,氮素的淋失主要发生在前130 mm降水过程中,其淋失量占全部淋失量的96%。在淋失的成分中,除硝态氮外,有机氮也是重要的组成物质,二者均占淋失总氮量的48%。生物炭的施用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氮素的淋失作用。50 t/ha和100t/ha的生物炭施用量降低黑钙土氮素淋失分别为29%和74%,减少紫色土氮素淋失分别达41%和78%。但10 t/ha的生物炭施用量却增加黒钙土和紫色土氮素淋失量分别达到22%和2%。这表明较低的生物炭施用量会促进氮素的淋失。生物炭对有机氮淋失的抑制作用大于硝态氮。100 t/ha的生物炭施用量对有机氮和硝态氮淋失的降低率分别为88%和62%左右,因土壤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上述研究结果为寻求防治土壤氮素淋失的技术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志红李心清邢英房彬张立科彭艳
关键词:黑碳氮循环氮肥
生物炭添加对两种类型土壤DOC淋失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生物炭能增加土壤碳库贮量,对全球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可溶性有机碳(DOC)是土壤碳库中十分重要的组分,研究生物炭对DOC淋失影响对深入了解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和河南两种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土柱淋滤试验研究生物炭添加对不同类型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DOC)淋失影响以及添加不同生物炭对同种土壤淋滤液中DOC淋失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和河南土壤淋滤液DOC浓度和淋失量随着生物炭添加比例增加(1%,5%,10%)而减少。与玉米秸秆和锯末混合物为原料制成生物炭相比,玉米秸秆生物炭能显著降低新疆土壤淋滤液中DOC浓度。
邢英李心清房彬张立科杨放
关键词:生物炭溶解性有机碳淋溶
生物炭对水体中铵氮的吸附特征及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6
2011年
以生物炭作为吸附剂,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生物炭对水体中铵氮的吸附特性,并从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生物炭对铵氮的吸附在60min内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其吸附量随着水溶液中铵氮的增加而增加,Langmuir方程能够更好的描述铵氮在生物炭上的等温吸附行为,最大吸附量为1.24mg/g,铵氮在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假二级方程,吸附过程受外部液膜扩散、表面吸附和颗粒内扩散过程的影响。
邢英李心清周志红程红光房彬张立科
关键词:生物炭铵氮
矿山生态修复方法及工程措施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极为必要,对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叙述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矿山生态修复中的主要方法和工程措施,综合应用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才能使矿山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完整,从而保证修复后矿山生态环境系统自然维持,达到矿山生态修复的目的。
张杰西赵斌房彬张玲
关键词:矿山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西南喀斯特地区轮作旱地土壤CO_2通量被引量:6
2013年
中国已承诺大幅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农业正面临固碳减排的重任。西南喀斯特地区环境独特,旱地面积占据优势比例,土壤碳循环认识亟待加强。以贵州省开阳县玉米-油菜轮作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整个轮作期土壤CO2释放通量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轮作期旱地均表现为CO2的释放源。其中油菜生长季土壤CO2通量为(178.8±104.8)mg CO2·m-2·h-1,玉米生长季为(403.0±178.8)mg CO2·m-2·h-1,全年平均通量为(271.1±176.4)mg CO2·m-2·h-1,高于纬度较高地区的农田以及同纬度的次生林和松林;(2)CO2通量日变化同温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季节变化与温度呈现显著指数正相关关系,并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基于大气温度计算得出的Q10为2.02,高于同纬度松林以及低纬度的常绿阔叶林;(3)CO2通量与土壤pH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显示出土壤pH是研究区旱地土壤呼吸影响因子之一。
房彬李心清程建中王兵程红光张立科杨放
关键词:温度喀斯特地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