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用药
  • 2篇多糖
  • 2篇药品
  • 2篇药品不良反应
  • 2篇用药频率
  • 2篇用药情况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顺铂
  • 2篇顺铂耐药
  • 2篇顺铂耐药性
  • 2篇中药
  • 2篇细胞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黄芪多糖
  • 2篇TGF
  • 2篇HT-29

机构

  • 9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招远明
  • 3篇丘振文
  • 2篇冯文莉
  • 2篇薛秀清
  • 2篇招志辉
  • 1篇黄育生
  • 1篇唐洪梅
  • 1篇吴玲
  • 1篇柴玉娜
  • 1篇王婷
  • 1篇刘媛
  • 1篇刘浩锋

传媒

  • 2篇海峡药学
  • 2篇今日药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黄芪多糖通过调控miR-20a/TGFBR2分子轴降低结直肠癌HT-29/DDP细胞的顺铂耐药性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通过调控miR-20a/TGFBR2分子轴对结直肠癌(CRC)顺铂耐药细胞HT-29/DDP增殖、侵袭、凋亡和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人CRC HT-29细胞、HT-29/DDP细胞为亲本和耐药细胞模型,将HT-29/DDP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PS处理组、过表达miR-20a+APS组、沉默TGFBR2+APS组。用不同质量浓度的APS(0、0.5、1.0、1.5和2.0 mg/ml)处理HT-29/DDP细胞后,以qPCR和Wb实验检测细胞中miR-20a和TGFBR2的表达水平;用CCK-8、Transwell和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对HT-29/DDP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20a与TGFBR2的靶向作用关系。构建裸鼠皮下CRC HT-29/DDP细胞移植瘤模型,观察APS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APS显著抑制HT-29/DDP细胞的增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miR-20a在经APS处理后的HT-29/DDP细胞中低表达(P<0.01)、TGFBR2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miR-20a靶向作用TGFBR2并下调其表达水平。体内外实验证实APS通过靶向下调miR-20a对TGFBR2的抑制作用,提高HT-29/DDP细胞的药物敏感性,进而抑制该细胞增殖、侵袭和促进凋亡(均P<0.01);同时发现,该作用与抑制PCNA、Bcl-2蛋白而促进Bax、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联。结论:APS通过下调miR-20a对TGFBR2表达的抑制作用,从而逆转HT-2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招志辉丘振文招远明
关键词:黄芪多糖结直肠癌HT-29细胞顺铂
黄芪多糖通过调控miR-20a/TGFBR2分子轴降低结直肠癌HT-29/DDP细胞的顺铂耐药性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通过调控miR-20a/TGFBR2分子轴对结直肠癌(CRC)顺铂耐药细胞HT-29/DDP增殖、侵袭、凋亡和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人CRCHT-29细胞、HT-29/DDP细胞为亲本...
招志辉丘振文招远明
关键词:黄芪多糖结直肠癌HT-29细胞顺铂
文献传递
我院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2007年间所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发生的例数、给药途径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为抗菌药类,给药途径最多的为静脉注射给药,临床表现最多是寒战、发热和过敏性休克。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可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招远明薛秀清刘浩锋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珍珠的分类和真伪鉴别被引量:1
2005年
冯文莉吴远团招远明
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中药用药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中药房2009年5月~2009年11月住院糖尿病患者的中药处方进行调查分析。住院处方中,按药效分,一共使用了20种功效的中药,处方中出现频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补益药、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按种类分,一共使用了251种中药,处方中出现频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党参、茯苓和麦冬。
招远明
关键词:糖尿病中药用药频率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脂肪肝38例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并口服脂必妥片;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脂必妥片,两组均结合饮食控制、戒酒及运动。全部患者治疗期间不再服用其它降脂药。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论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ALT、AST、TC、TG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招远明冯文莉
关键词:脂肪肝疏肝理气活血祛湿柴胡疏肝散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滴注速度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通过统计临床正常使用药品治疗疾病后,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与滴注速度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小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时间、滴注速度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分析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时间和滴注速度的关系。结果有些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时间无关、与滴注速度有关。结论医务人员在临床用药时,要合理用药,正确用药,护理人员要规范操作,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要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正确设定药物的滴注速度,加强用药监控,有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有效性。
招远明薛秀清
关键词:不良反应发生用药时间滴注速度正确用药
传统煎法与现代煎药机制备四逆汤的HPLC指纹图谱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建立四逆汤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对比传统煎法与现代煎药机制备的四逆汤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以甘草苷色谱峰为参照峰,测定10批四逆汤的H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年A版)进行共有峰鉴定和相似度评价。结果:10批四逆汤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82。经验证,10批四逆汤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种方法制备的10批四逆汤相似度较高。结论:所建指纹图谱专属性强、结果稳定。可为四逆汤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依据;传统煎法与现代煎药机制备的四逆汤在主要化学成分组成上无明显差异。
黄育生唐洪梅招远明王婷柴玉娜刘媛钟如帆
关键词:煎药机四逆汤指纹图谱
门诊肿瘤患者中药用药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肿瘤患者中药的使用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治疗肿瘤疾病提供初步的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中药房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门诊肿瘤患者的中药处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门诊处方中,按药效分,一共使用了18种功效的中药。处方中出现频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补益药、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按种类分,一共使用了249种中药,处方中出现频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党参、白芍和茯苓。结论中药治疗肿瘤疾病主要是通过扶正祛邪与清热解毒联合运用,再通过辨证论治,从整体观念出发,合理用药,与其他不同疗效的中药相配伍,以达到治疗肿瘤疾病的目的。
招远明丘振文吴玲
关键词:肿瘤中药用药频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