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嘉杰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正极
  • 4篇正极材料
  • 3篇锂离子
  • 2篇电池
  • 2篇液膜
  • 2篇液膜法
  • 2篇制革
  • 2篇制革废水
  • 2篇乳状液膜
  • 2篇乳状液膜法
  • 2篇锂离子电池
  • 2篇离子
  • 2篇离子电池
  • 2篇磷酸亚铁锂
  • 2篇膜法
  • 2篇废水
  • 2篇CR3+
  • 2篇LI3V2(...
  • 2篇LIFEPO
  • 2篇LIFEPO...

机构

  • 10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0篇文嘉杰
  • 8篇郭孝东
  • 8篇钟本和
  • 4篇唐艳
  • 4篇刘恒
  • 2篇费德君
  • 2篇赵立峰
  • 2篇赵浩川
  • 2篇党亚固
  • 1篇陈彦逍
  • 1篇聂翔
  • 1篇钟艳君
  • 1篇胡有坤
  • 1篇宋杨
  • 1篇罗妮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化工进展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Transa...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FePO_(4)-Li_(3)V_(2)(PO_4)_3 composite material prepared by solid-hydrothermal method被引量:1
2011年
LiFePO4-Li3V2(PO4)3 composite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hydrothermal method and by ball milling,respectively.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solid-hydrothermally obtained materials(C-LFV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LiFePO4(LFP) and Li3V2(PO4)3(LVP),and it was also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ball-milled LiFePO4-Li3V2(PO4)3(P-LFVP).C-LFVP and P-LFVP both had four REDOX peaks(voltage plateaus),which coincided with that of LFP and LVP.Some new trace substances were found in C-LFVP which had more perfect morphology,this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bette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C-LFVP than P-LFVP.
郭孝东钟本和刘恒宋杨文嘉杰唐艳
关键词:LIFEPO4
制备方法对磷酸亚铁锂-磷酸钒锂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分别采用"物理混合法"和"化学混合法"制备磷酸亚铁锂-磷酸钒锂混合材料。对两种材料进行了晶型结构、碳含量、粒径分布、表观形貌及表面碳元素、导电率等分析测试,发现采用"物理混合法"制备磷酸亚铁锂-磷酸钒锂混合材料时,对材料的结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物理混合破坏了材料表面的碳包裹层,并造成部分材料颗粒的团聚;"化学混合法"制备出形貌较为规则、粒径较小、粒度分布窄的混合材料,材料结晶良好存在痕量的杂相,表面光滑、碳包裹情况良好。"化学混合法"制得的材料导电率大于"物理混合法"制得的材料。充放电循环性能测试表明,采用"化学混合法"制备的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0.1C放电容量达到194.5mAh/g,20C放电容量仍有85mAh/g且循环稳定性均较好;1C进行1000次循环之后仍然保持120mAh/g的容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因此"化学混合法"是制备磷酸亚铁锂-磷酸钒锂混合材料的优选方法。
郭孝东赵浩川唐艳文嘉杰钟本和
关键词:磷酸亚铁锂磷酸钒锂
乳状液膜法提取制革废水中Cr3+
采用乳化液膜法对制革废水中Cr的提取进行了研究。液膜由活性载体磷酸三丁酯(TBP)、表面活性剂磺化聚丁二烯、溶剂磺化煤油、助剂液体石蜡组成;论文把Cr的迁移速率与液膜的稳定性作为两个重要的研究指标,研究了膜相组成、乳化速...
费德君赵立峰文嘉杰党亚固罗妮
关键词:乳状液膜制革废水CR3+
文献传递
新铁源制备高振实密度LiFePO_4/C正极材料被引量:3
2011年
以铁粉为铁源,LiH2PO4和酒石酸分别作为锂源和络合剂,采用机械活化法制备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制备出的材料具有振实密度较高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同其它制备高振实密度磷酸亚铁锂的方法相比较,该方法无需预先将原料制备成高振实密度、球形的中间体,因此大大地简化了工艺,易于实现工业化。研究认为机械活化时间对材料的影响较大,因此重点考查了制备过程中机械球磨活化时间对材料物化性质的影响,发现球磨时间过短导致原材料反应活性较低、产物中出现杂相物质、颗粒粒径较大且分布不均,从而导致电化学性能较差,而球磨时间对材料的振实密度影响不大。在球磨活化原料6 h,于700℃高温反应10 h后制得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振实密度到达1.84 g·cm-3,正极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高达870 W·h·L-1,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郭孝东赵浩川文嘉杰钟本和刘恒唐艳
关键词:磷酸亚铁锂振实密度机械活化
乳状液膜法提取制革废水中Cr^(3+)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乳化液膜法对制革废水中Cr3+的提取进行了研究。液膜由活性载体磷酸三丁酯(TBP)、表面活性剂磺化聚丁二烯、溶剂磺化煤油、助剂液体石蜡组成;论文把Cr3+的迁移速率与液膜的稳定性作为两个重要的研究指标,研究了膜相组成、乳化速度、传质迁移时间、载体浓度、内相NaOH浓度及乳水比对Cr3+提取率及液膜破裂率的影响规律;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Cr3+的提取率可达99.79%。
费德君赵立峰文嘉杰党亚固罗妮
关键词:乳状液膜制革废水CR3+
改进湿化学法制备锂离子正极材料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一种新颖的湿化学制备方法合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有效地控制磷酸铁锂的化学成分、相成分和粒径,提高其均匀性和导电性能,改善电化学性能。添加有机溶剂以改善(减小)团聚现象,同时降低了材料成本,简化了合成工艺,使之易于工业应用。通过XRD、SEM等测试表明,合成出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结晶完整、不含有杂相、颗粒细小、分布均匀,添加正丁醇可以显著地提高磷酸铁锂材料的比容量;添加聚乙二醇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抗衰减性能。
文嘉杰郭孝东钟本和刘恒
关键词:湿化学法团聚正丁醇聚乙二醇
磷化工的发展方向及创新平台的建设被引量:5
2010年
分析了中国磷矿的特点和当前磷化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磷化工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中国磷化工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低品位磷矿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磷化工技术,创立中国高纯磷化工产品的新体系和工程化技术体系;调整产业布局,生产高端的、功能性的磷化工产品;加强磷石膏应用研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建立磷矿国际评价试验研究中心,搭建起磷化工研究及创新平台。
钟本和陈彦逍郭孝东文嘉杰
关键词:磷化工磷矿磷石膏
柠檬酸螯合法制备磷酸铁锂
<正>磷酸铁锂作为未来电动车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本研究中,采用液相的柠檬酸螯合法成功地制备出了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LiFePO4。研究表明,柠檬酸定向螯合金属离子,在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的柠檬酸薄...
文嘉杰郭孝东钟本和
关键词:磷酸铁锂柠檬酸螯合锂离子电池
文献传递
多元醇法合成LiFePO4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本论文利用多元醇在沸点下的强还原性,采用三甘醇为介质,FePO4.2H2O 和LiOH.H2O 为原料,285oC左右回流10 小时直接制得了结晶良好的LiFePO4.由扫描电镜图(SEM)知,回流后的产物颗粒呈现针状,...
胡有坤文嘉杰郭孝东钟本和
关键词:LIFEPO4电化学性能
不同有机-水混合溶剂的Li_3V_2(PO_4)_3/C合成及其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以有机-水为混合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CV)测试等方法,研究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溶剂对材料的晶型结构没有影响,对颗粒的形貌影响较大;以1,2-丙二醇-水为溶剂的样品呈薄片状和针状;在3.0~4.5 V电压范围内,Li3V2(PO4)3/C的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2.89 mA.h/g,10C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25.42 mA.h/g,循环7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95.79%,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与循环性能;而在3.0~4.8 V电压范围内倍率性能较差。
唐艳郭孝东聂翔钟艳君钟本和刘恒文嘉杰
关键词:LI3V2(PO4)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溶胶-凝胶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