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敏 作品数:8 被引量:143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链间连接肽对单链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03年 单链双特异性抗体(ScBsAb)是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基因工程抗体,但不同的链间连接肽(interlinker)对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尚有待深入研究. 设计并合成3种不同的链间连接肽序列,分别命名为Fc,HSA和205C′,并构建成单链双特异性抗体通用表达载体,以抗人CD3改形单链抗体(ScFv)和抗人卵巢癌单链抗体为基础,构建成单链双特异性抗体.SDS-PAGE及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链间连接肽对抗体的表达量无明显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ELISA及血液药代动力学测定,发现不同链间连接肽的单链双特异性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结合活性及其在小鼠体内的清除相T_(1/2)存在一定差异,链间连接肽HSA可以显著延长抗体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上述研究结果提示,链间连接肽序列将会影响单链双特异性抗体的抗原结合活性及其在体内的稳定性等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因此,筛选理想的链间连接肽序列对于构建单链双特异性抗体具有重要意义. 合适的链间连接肽可以赋予单链双特异性抗体更适于临床应用需求的生物学活性. 方敏 蒋欣 杨志 俞小淙 尹长城 李骅 赵瑞 张众 林晴 黄华樑关键词:单链双特异性抗体 生物学活性 基因工程 肿瘤 免疫 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的构建、表达及复性研究 被引量:5 2002年 构建了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 (scBsAb) ,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用稀释复性 ,缓慢透析复性和凝胶过滤层析复性三种方法对scBsAb表达形成的包涵体进行复性研究表明 ,凝胶过滤层析复性能有效抑制蛋白的聚集。ELISA检测显示 ,复性后的scBsAb具有较高活性 ,能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 方敏 赵瑞 李骅 蒋欣 尹长城 林晴 黄华关键词:抗人卵巢癌 抗人CD3 双特异性单链抗体 包涵体 复性 单链双特异性抗体的研究 为了深入研究interlinker对scBsAb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并为构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scBsAb筛选最优的interlinker,该实验室构建了含不同interlinker-Fc、HSA、205c'的scBsAb... 方敏关键词:单链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 单链双特异性抗体 CD3 卵巢癌 文献传递 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双特异单链抗体介导的效应细胞在体外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双特异单链抗体 (scBsAb)介导的Jurkat细胞 (CD3+ )及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的杀伤活性 ,从而探讨其用于卵巢癌治疗的可能性。方法以抗人卵巢癌×抗人CD3scBsAb激活效应细胞 ,以SKOV3为靶细胞 ,用MTT法测定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杀伤活性。结果 (1)以重组白细胞介素 2 (rIL 2 )、抗CD3单克隆抗体、抗CD2 8重链单域抗体 (VH)预刺激Jurkat及PBMC细胞比单纯用scBsAb激活效应细胞杀伤活性高 ;(2 )以Jurkat细胞或PBMC细胞作为杀伤细胞可得到相似的杀伤活性 ,最高杀伤率均在 75 %左右 ;(3)杀伤活性与scBsAb的浓度、作用时间及效靶比有关。对于Jurkat细胞 ,在抗体终浓度为 2 1μg ml,反应时间为 4 8h ,效靶比为 10∶1时达到最大杀伤率 74 .8% ;对于PBMC细胞 ,在抗体浓度为 2 0 μg ml,反应时间为 72h ,效靶比为 1∶1时达到最大杀伤率73.1%。 (4 )多因子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杀伤活性。结论 scBsAb在体外能够有效介导效应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赵瑞 方敏 李骅 林晴 郭蔼光 薛菘 黄华樑关键词:卵巢癌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对一个CDR区发生突变的改形抗CD28重链单域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5 2001年 在构建改形抗CD2 8重链单域抗体时 ,得到一个具有较高免疫学活性的改形抗CD2 8重链单域抗体基因序列。其推导氨基酸序列与改形构建时所选的人源抗体的FRs同源性最高 ;其推导氨基酸序列与鼠源抗CD2 8单克隆抗体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 ,该改形抗体在CDR2区 53位缺失Ala氨基酸残基 ;而在 65a位上插入一个Arg氨基酸残基。在CDR3区缺少Asp95,Lys96,Gly97,Tyr98氨基酸残基。在FR3区缺少Lys82a ,Ser82b ,Leu82c氨基酸残基。由于该序列发生的突变较大 ,作者进一步对其进行了研究。该改形抗CD2 8VH 单域抗体基因与人c myc及人IgG3’CL绞链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融合表达包涵体经复性 ,纯化处理后 ,仍具有较高与人CD2 8分子结合活性。 程巨龙 王祥斌 刘晶 顾莹 张众 方敏 姚新生 黄华梁关键词:CD28 单域抗体 免疫学活性 基因疗法 T细胞 双特异性IgG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03年 方敏 黄华樑关键词:二硫键 免疫球蛋白 抗原分子 包涵体蛋白体外复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1 2001年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水平表达时 ,通常会形成无活性的蛋白聚集体即包涵体。包涵体富含表达的重组蛋白 ,经分离、变性溶解后须再经过一个合适的复性过程实现变性蛋白的重折叠 ,才能够得到生物活性蛋白。近年来 ,发展了许多特异的策略和方法来从包涵体中复性重组蛋白。最近的进展包括固定化复性以及用一些低分子量的添加剂等来减少复性过程中蛋白质的聚集 ,提高活性蛋白的产率。 方敏 黄华樑关键词:重组蛋白 包涵体 重折叠 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