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月

作品数:1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超分辨
  • 8篇荧光
  • 6篇物镜
  • 5篇图像
  • 4篇受激
  • 4篇倏逝波
  • 4篇显微物镜
  • 3篇受激辐射
  • 3篇傅里叶
  • 2篇调制
  • 2篇迭代
  • 2篇信号
  • 2篇衍射
  • 2篇衍射极限
  • 2篇移频
  • 2篇荧光发射
  • 2篇荧光寿命
  • 2篇照明
  • 2篇探测器
  • 2篇探测器阵列

机构

  • 16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6篇方月
  • 15篇匡翠方
  • 15篇刘旭
  • 4篇陈友华
  • 2篇王轶凡
  • 2篇毛磊
  • 2篇荣子豪
  • 2篇修鹏
  • 2篇刘秋兰
  • 2篇马也
  • 1篇赵光远
  • 1篇郑程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倏逝波照明的荧光发射微分显微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倏逝波照明的荧光发射微分显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光源发出的照明光束扩束后,分为两束正交的平行偏振光和垂直偏振光;2)单独采用平行偏振光进行照明,将平行偏振光调制后转换为圆偏光,再转换为第一环形照...
刘旭方月匡翠方荣子豪
文献传递
基于表面波照明的傅里叶域迭代拼接超分辨显微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波照明的傅里叶域迭代拼接超分辨显微方法,包括:1)通过改变入射照明光的照明角度,激发样品与空气界面处沿不同方向传播的表面波;2)表面波照明样品产生沿与之对应横向波矢的频谱搬移,将物体高频分量搬移到...
刘旭刘秋兰匡翠方方月
文献传递
一种宽场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宽场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装置,包括:光源;调制单元,将光源发出的光束调制为可发生干涉的两束p偏振光和两束s偏振光,并用于改变两组光束的干涉相位差;二向色镜,两束p偏振光和两束s偏振光在其表面形成干涉条纹,并由...
匡翠方陈友华刘旭方月朱大钊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荧光寿命分布的纳米精度光斑对准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寿命分布的纳米精度光斑对准方法,适用于具有脉冲激发光和连续损耗光的STED超分辨显微系统,首先对样品进行横向二维扫描,根据得到荧光寿命分布和荧光光斑进行横向对准,然后对单颗荧光颗粒进行轴向扫描成像...
匡翠方王轶凡刘旭修鹏方月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虚拟波矢调制的荧光超分辨显微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波矢调制的荧光超分辨显微方法,当用激发光扫描物体的某一点时,用探测器阵列记录到该点在像面上成的艾里斑的光强信息,通过对其加载不同的数字图样可对该阵列信息进行虚拟波矢调制,再将阵列的所有点光强相加作...
匡翠方方月马也刘旭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倏逝波照明的荧光发射微分显微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倏逝波照明的荧光发射微分显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光源发出的照明光束扩束后,分为两束正交的平行偏振光和垂直偏振光;2)单独采用平行偏振光进行照明,将平行偏振光调制后转换为圆偏光,再转换为第一环形照...
刘旭方月匡翠方荣子豪
基于表面波照明的傅里叶域迭代拼接超分辨显微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波照明的傅里叶域迭代拼接超分辨显微方法,包括:1)通过改变入射照明光的照明角度,激发样品与空气界面处沿不同方向传播的表面波;2)表面波照明样品产生沿与之对应横向波矢的频谱搬移,将物体高频分量搬移到...
刘旭刘秋兰匡翠方方月
一种宽场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宽场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装置,包括:光源;调制单元,将光源发出的光束调制为可发生干涉的两束p偏振光和两束s偏振光,并用于改变两组光束的干涉相位差;二向色镜,两束p偏振光和两束s偏振光在其表面形成干涉条纹,并由...
匡翠方陈友华刘旭方月朱大钊
基于点扫描的超分辨显微成像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光学显微镜一直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的进步,对显微成像分辨率的要求在生物、材料等领域日渐凸显,而常规宽场显微成像一直面临着成像分辨率衍射受限的问题.1968年出现的共聚焦显微镜作为点扫描显微镜的开端第一次实现了远场下成像分辨率的突破,它具有层切性好、信噪比高等优点.在1994年出现的受激辐射荧光损耗显微镜将显微成像能力突破到2.8 nm左右,并成为目前效果最佳、应用较广泛的超分辨显微技术.荧光差分显微和饱和荧光吸收竞争等点扫描技术具有无荧光染剂限制、饱和光强低、光路简单等优势,并且能取得1/6波长的分辨能力,进而在超分辨显微领域仍有着发挥空间.Airyscan技术作为以上方法的补充可以弥补点扫描系统中由于探测小孔半径减小而带来的信号丢失,从而提高成像信噪比和分辨率,但阵列探测器成本较高.上述点扫描显微镜通过改变照明或者探测的方式实现了分辨率突破.本文详细讨论了点扫描超分辨方法的原理、成像效果及面临的瓶颈,并分析了点扫描超分辨显微镜在应用和技术上的趋势.
赵光远郑程方月匡翠方刘旭
关键词:超分辨共聚焦点扫描
一种综合性荧光超分辨显微成像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综合性荧光超分辨显微成像装置,首先通过三个偏振分束镜将光束分成对称的四束光路,然后通过4f‑振镜系统进行光束传播角度以及位置的调制后,通过两块分束镜合束,再通过4f系统以汇聚形式传输至显微物镜的后焦面,最后...
匡翠方陈友华朱大钊方月刘旭张克奇毛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