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巾帼
- 作品数:40 被引量:19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受辐照窄颖赖草花粉DNA进入小麦胚囊的电镜自显影证据及杂种原位杂交鉴定被引量:2
- 2002年
- 采用3H 胸腺嘧啶标记窄颖赖草 (Leymusangustus)花粉结合电镜自显影的方法证明受辐照窄颖赖草花粉DNA进入了小麦胚囊 ,运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证明所得杂种为真杂种 ,经辐照花粉获得的普通小麦J 1
- 李桂英王琳清施巾帼周荣华付仓生郝宏京
- 关键词:窄颖赖草杂种原位杂交鉴定辐照花粉基因组原位杂交外源染色体
- 不同能量重离子注入农作物的诱变效应被引量:26
- 2006年
- 用不同能量、不同注量的MeV级^12C离子束辐照玉米和冬小麦干种子,用MeV级^6O子束辐照冬小麦干种子,研宄其对M1代幼苗生长的影响和M2代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离子通量(注量)下,所用注入能量范围内的离子束对幼苗造成的辐射损伤随辐射能量的增加而增大。用12~16MeV/u的^12C离子束辐照玉米和8MeV/u ^16O离子柬辐照小麦,对M1代幼苗造成的辐射损伤比贯穿能量(45MeV/u)下的辐射损伤明显加重。^12C离子束可以诱发玉米产生植株矮化、雄性不育、白化苗、多穗型等多种类型变异,多数白化苗能够转绿并正常结实。^12C和^16O离子束诱发冬小麦产生的早熟和矮杆突变最多,^12C辐照冬小麦原冬6产生的早熟突变在辐照能量为8MeV/u、离子通量为80×10^7/cm^2时高达10.7%;矮秆突变在辐照能量为8MeV/u、离子通量为120×10^7/cm^2时高达7.59%。品种间的变异频率也存在差异。
- 刘志芳邵俊明唐掌雄施巾帼李文建颉红梅卫增泉李桂英
- 关键词:玉米小麦重离子辐射诱变育种
- 质子辐照麦类种子对苗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3
- 1997年
- 用能量为2~6MeV的质子束以注入式辐照小麦和大麦干种子。在M1代,幼苗出现刺激和抑制作用,其生理损伤表现为苗高降低和根系减少,以及形态上出现畸形,第1叶片沿主脉呈条状叶绿素缺失。上述效应与辐照剂量和能量有着密切关系。
- 唐掌雄施巾帼巩玲华宋广华
- 关键词:质子辐射生物学效应
- 辐照花粉对小麦×大赖草属间杂交的影响被引量:3
- 1994年
- 用10—50Gy5种剂量的γ射线辐照大赖草花粉,结果表明:低剂量辐照能促进花粉萌发,较明显地促成异缘属间杂交,10—20Gy处理的效果较好。以适宜剂量辐照花粉,授给不同亲本材料,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结实率。用14个不同基因型的小麦材料与大赖草杂交,结果表明,小麦与大赖草属间的杂交与母本基因型有较大关系。
- 胡小元施巾帼王琳清范庆霞
- 关键词:大赖草小麦杂交辐照花粉
- 小麦与窄颖赖草远缘杂交幼胚拯救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 2005年
- 为了探讨小麦×窄颖赖草杂种幼胚拯救的适宜方法,以普通小麦J-11为母本,用经5G y、9G y的60Coγ-射线辐照的窄颖赖草花粉授粉,采用胚培养一步成苗法和胚-愈伤组织二步成苗法两种方法进行幼胚拯救。结果表明,采用胚培养一步成苗法,27.9%的幼胚萌发,有的幼胚萌动后不久即停止发育,最后死亡;有的幼胚只有胚根或胚芽鞘发育;有的幼胚胚根、胚芽鞘发育但胚芽不发育;部分幼胚发育成畸形苗,部分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幼胚成苗率只有18.6%。采用胚-愈伤组织二步成苗法,有33.3%的幼胚通过愈伤组织途径获得大量健壮植株,平均每一无性系获得41株再生植株。说明胚-愈伤组织二步成苗法是小麦×窄颖赖草杂种幼胚获得大量植株的理想方法,但采用何种拯救方法还要同时考虑研究目的。文中还就这两种幼胚拯救方法的优缺点及选用原则等进行了讨论。
- 李桂英王琳清施巾帼
- 关键词:小麦窄颖赖草幼胚拯救
- 利用核辐射诱发小麦抗白粉病突变新种质被引量:2
- 1996年
- 本试验采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电子束、NaN_3与 EMS 处理3个小麦品种,在总剂量不变的情况下,用γ射线间歇辐照;用育种常用剂量(250~300Gy)辐照16个品种和12个杂种,诱发小麦抗白粉病突变,在 M_2进行苗期抗性突变体的筛选。结果表明,丁射线、电子束、NaN_3与 EMS 均为诱发小麦抗白粉病突变的有效诱变剂,而且电子束与 NaN_3的诱变效果更好。不同诱变剂诱发白粉病抗性的适宜剂量:丫射线300~350GV,电子束100~200Gy,NaN_31~3mmol/L,EMS 0.3%左右,品种间略有差异。γ射线间歇辐照较连续辐照的突变频率高,杂合材料较纯合材料的诱变效果更好。利用核辐射获得86份抗白粉病的中间材料。
- 施巾帼胡小元范庆霞王琳清洪吉松
- 关键词:诱变剂诱发突变小麦白粉病
- 辐射诱变育成的小麦突变种质资源
- 1993年
-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小麦辐射遗传育种研究组,利用60钴γ射线、快中子、化学诱变剂诱发突变与杂交重组的双重作用原理和方法,近年来育成了多个多抗、稳产、矮秆、综合性状优良,便于育种利用的种质资源和品种。
- 施巾帼范庆霞胡小元王琳清
- 关键词:小麦诱变育种种质资源
- γ射线间歇处理对小麦诱变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1994年
- 试验研究了^(60)Coγ射线间歇照射和急性照射的诱变效果,发现γ射线10个小时的间歇处理不但能适当减轻辐射损伤,而且还有提高诱变频率、扩大变异谱和提高中选率等作用。
- 胡小元王琳清施巾帼范庆霞
- 关键词:小麦Γ射线诱变育种
- 同步辐射(软X射线,紫外)辐照农作物的生物效应研究被引量:6
- 1995年
- 同步辐射的紫外辐照萌动麦种子的辐射敏感性为:大麦大于冬麦,大麦大于春麦。在3.5-22heVX射线辐照干麦种子的两次重复实验中,其辐射敏感性的次序发生了变化;0.6-3keV超软X射线辐照干麦种子时,当代幼苗出现了40-90%的“条状叶绿素缺失”的变异,这在其他射线辐照中未曾见过,是首次发现的生物效应。
- 唐掌雄施巾帼胡江朝董保中崔明启
- 关键词:生物效应农作物种子
- 同步辐射(软X射线)对冬小麦的诱变效应及机理研究Ⅲ.辐照种子产生的自由基和辐照引起种胚DNA非按期合成的研究被引量:8
- 2000年
- 应用电子自旋 (ESR)波谱术研究了同步辐射辐照种子产生的自由基及其与辐射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同步辐射辐照的种子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基 ,其种类、性质不同于γ射线 ,短寿命自由基 (小于 48h)产额高于γ射线 ,长寿命自由基 (大于48h)的稳定性大于γ射线。同步辐射自由基产额与辐照剂量呈线性关系。用3H TdR掺入法研究了受辐照种胚萌发早期DNA的合成动态 ,结果表明 ,同步辐射能够引起种胚DNA的损伤修复合成 ,其特点不同于γ射线。原冬 6号和北京41 1品种的DNA修复合成出现在种胚吸水后第一个正常的DNA合成峰之前 ,京冬8号品种出现在第一个小峰之后和
- 曹雪芸施巾帼唐掌雄江泽慧费本华
- 关键词:软X射线冬小麦自由基诱变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