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炜

作品数:8 被引量:14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水土
  • 2篇植被
  • 2篇水土流失
  • 2篇河龙区间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养分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技术
  • 1篇野外
  • 1篇野外调查
  • 1篇早熟
  • 1篇早熟禾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色氨酸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效率
  • 1篇水土保持

机构

  • 7篇黄河水土保持...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商洛学院
  • 1篇黄河水利委员...

作者

  • 8篇曹炜
  • 5篇李智广
  • 3篇杨胜天
  • 3篇高云飞
  • 2篇刘秉正
  • 2篇罗志东
  • 1篇闫玉厚
  • 1篇曹勇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我国水土流失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被引量:89
2008年
利用第3次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体状况,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等不同类型水土流失状况以及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4大经济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并对水蚀区侵蚀危险度现状进行了评价。结合水利部开展的第1、2次全国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15年来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多年来土壤流失量变化的状况。
李智广曹炜刘秉正罗志东
关键词:水土流失
污泥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所沉积出来的固体物质,含有必需矿质营养元素、有机质和腐殖酸及生长素,都是利于草坪草生长和提高其抗旱性。本试验在水分充足和干旱两种水分条件下,对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 L.)外施IBA、色...
曹炜
关键词:草地早熟禾污泥色氨酸抗旱性
文献传递
中国水土流失现状与动态变化被引量:38
2008年
利用第三次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了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总体状况和水蚀、风蚀、冻融侵蚀状况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4个经济区域水土流失状况。结合水利部开展的第一、二次全国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了15年来我国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情况和主要河流多年来土壤流失变化状况。研究表明,不论是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还是农村、城市、沿海地区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水土流失,水蚀严重地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和长江上游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风蚀严重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在减少,强度在下降。
李智广曹炜刘秉正罗志东
关键词:水土流失
河龙区间水土保持工程与耕作措施减沙量计算被引量:2
2012年
为解决区域上工程、耕作措施减沙量的计算问题,以河龙区间(河口镇—龙门)为研究区,按1%密度布设野外调查单元。以野外调查单元地块的耕作措施状况和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计算了野外调查单元潜在土壤侵蚀量A′与土壤侵蚀量A。以A/A′作为布设野外调查单元网格的耕作措施因子值,获得区域耕作措施因子图层,进而进行土壤侵蚀量和减沙量计算。计算结果在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分布上与已有成果基本一致,全区土壤侵蚀模数为4 004t/(km2.a),产沙量为4.54×108 t/a。耕作措施总减沙量为8.00×107 t/a,主要集中在中部的佳县、临县、神木县等黄土丘陵沟壑区。
曹炜高云飞李智广杨胜天
关键词:河龙区间耕作措施减沙
河龙区间植物措施因子定量计算被引量:2
2012年
为解决区域植物措施(B)因子的计算问题,以河龙区间为研究区,通过计算半月降雨侵蚀力确定了主要侵蚀性降雨季,应用MODIS NDVI产品提取了半月植被覆盖度,得到侵蚀性降雨季植被覆盖度。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土地利用,计算了区域B因子,应用小区观测数据对植被覆盖度反演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反演与实测的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曲线变化趋势、值域范围基本一致。7—8月为主要侵蚀性降雨季,平均植被覆盖度达到57.23%,B因子平均值为0.345。年均降雨量与植被覆盖度成正比关系,与B因子成反比。该文采用的植物措施因子计算方法为区域土壤侵蚀监测提供参考。
曹炜高云飞李智广杨胜天曹勇
关键词:河龙区间植被覆盖度降雨侵蚀力
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区域地形因子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在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清水川流域,以1∶10 000比例尺地形图上的小流域为基本单元,在1∶250 000比例尺DEM上提取地表起伏度、高程变异系数和等高线密度等区域土壤侵蚀地形因子,以1∶10 000比例尺计算的地形因子为真值,拟合各区域土壤侵蚀地形因子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等高线密度是合适的区域土壤侵蚀地形因子计算指标。应用该方法在皇甫川下游进行检验,模拟结果误差小于10%,效果良好,可作为土壤侵蚀区域地形因子计算时指标选择的参考。
高云飞李智广杨胜天曹炜
关键词:USLE地形因子粗泥沙集中来源区
黄土丘陵区土壤养分对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响应被引量:8
2010年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群落发育演化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土壤养分对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响应规律,对于采取合理的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以加快植被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两种不同方式下的土壤养分变化规律进行,结果表明,在退耕6 a左右,在0-60 cm土壤垂直剖面中,人工植被的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和速效K等含量均大于自然恢复植被的土壤养分含量;但全P含量和速效P含量则较自然植被低;退耕20 a左右,当植被恢复到20 a左右,人工植被群落的土壤养分含量则逐渐降低,两者差距逐渐缩小,人工植被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甚至低于自然植被。土壤养分的这种变化规律,对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可提供重要依据,如在植被初期,可利用人工植被较高的生物产量,快速积累土壤养分,在人工植被恢复后期,则可通过林分的近自然林改造,将其逐渐改变为近自然林或自然植被,从而加快植被恢复进程。
闫玉厚曹炜
关键词:土壤养分
遥感技术在黄河流域土壤侵蚀调查中的应用实践与建议
2008年
遥感技术以其宏观、快速、客观的优势,已经成为区域土壤侵蚀调查的重要技术方法。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遥感为主要技术手段开展了黄河流域不同尺度、多种信息源的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取得了大量的数据和丰富的区域水土保持遥感调查经验,培养起了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并拥有了先进的设施设备和软件平台。对即将启动的全国第四次土壤侵蚀普查工作提出了建议。
曹炜
关键词:遥感黄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