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老年
  • 2篇老年患者
  • 1篇跌倒
  • 1篇跌倒风险
  • 1篇中介
  • 1篇中介效应
  • 1篇日常生活活动
  • 1篇日常生活活动...
  • 1篇生化指标
  • 1篇生活活动能力
  • 1篇授权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疼痛
  • 1篇主观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效能
  • 1篇自我效能感
  • 1篇效能感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曹炜
  • 3篇王晶
  • 2篇纪伟
  • 1篇张炜
  • 1篇王淑萍
  • 1篇赵丹娜
  • 1篇卢玉
  • 1篇赵真
  • 1篇王璄
  • 1篇毕莉莉
  • 1篇林莉

传媒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主观体力疲劳在老年患者肌力与跌倒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主观体力疲劳在老年患者肌力与跌倒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入院前1年有跌倒史的167例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入院前1年无跌倒史的167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主观体力疲劳、肌力与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相关性。分析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主观体力疲劳在老年患者肌力与跌倒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病例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肌力低于或小于对照组,年龄、主观体力疲劳比例大于或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患者的主观体力疲劳与肌力呈显著负相关(r=-0.243,P<0.05),与跌倒风险呈显著正相关(r=0.160,P<0.05);老年患者的肌力与跌倒风险呈显著负相关(r=-0.24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肌力是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主观体力疲劳是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odel 4中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肌力对跌倒风险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β=0.132,t=4.311,P=0.000),当加入中介变量后,肌力对跌倒风险的直接预测作用仍然显著(β=0.121,t=2.103,P=0.000),肌力对主观体力疲劳的预测作用显著(β=0.219,t=3.151,P=0.000),主观体力疲劳对跌倒风险的预测作用显著(β=0.052,t=3.912,P=0.000)。Bootstrap检验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肌力对跌倒风险的直接效应值为0.641(95%CI 0.615~0.853),主观体力疲劳对跌倒风险的中介效应值为0.326(95%CI 0.032~0.221),95%CI不包含0,表明中介效应成立,且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的33.72%。结论主观体力疲劳是老年患者肌力与跌倒风险之间的中介变量,临床应重视老年患者主观体力疲劳的评估与干预,从而有助于降低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
曹炜王晶王娟毕莉莉齐瑶纪伟
关键词:肌力跌倒风险老年患者中介效应
授权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和临床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探讨授权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和自我效能的影响,为选择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科门诊就诊的1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授权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的血糖、血脂指标以及自我效能感得分。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感总分及策略性效能、执行力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健康教育较常规健康教育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尤其是对策略性效能、执行力效能方面有一定的效果,对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部分临床生化指标有一定作用。
曹炜王晶王璄王淑萍林莉卢玉赵丹娜王斗赵真
关键词:糖尿病自我效能感生化指标
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危险因素及其与慢性疼痛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的危险因素及其与慢性疼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785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量表评分,分为ADL-IADL受损组(n=416)和ADL-IADL无损组(n=369)。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实验室指标和老年评估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相关危险因素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与慢性疼痛的关系。结果ADL-IADL受损组老年患者的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83.35±8.66)岁、(22.00±34.14)mg/L,均显著高于ADL-IADL无损组[(72.18±7.33)岁、(12.09±27.54)mg/L],体重指数为(23.08±3.82)kg/m^(2),低于ADL-IADL无损组[(25.66±3.47)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IADL受损组患者的FRAIL评分(衰弱程度)和慢性疼痛(VAS>0分)患病率分别为(2.84±1.49)分、23.32%,均显著高于ADL-IADL无损组[(0.97±1.15)分、11.38%],利手握力、6 m步速分别为(19.22±7.91)kg、(0.77±0.36)m/s,均显著低于ADL-IADL无损组[(29.77±7.98)kg、(1.05±0.29)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RAIL评分、慢性疼痛(VAS>0分)与老年患者ADL-IADL受损呈正相关回归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患者的ADL-IADL受损与慢性疼痛正相关(r=0.627,P<0.001)。结论年龄、FRAIL评分、慢性疼痛(VAS>0分)是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的危险因素。慢性疼痛与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关系密切,提示临床关注老年患者的慢性疼痛对改善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重要意义。
曹炜张炜王晶纪伟
关键词:老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慢性疼痛
沟通技能培训对提高护患沟通效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中的影响因素,研究提高沟通效率的改进方法,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进护患和谐。方法对护士进行提高沟通技能的培训指导,设计相关内容的患者满意度问卷,对200例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培训前后患者在愿意接受健康宣教、表达焦虑情绪和理解就诊流程方面,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好的沟通理念和沟通方式能更好的提高护患沟通效率。
曹炜
关键词:护患关系沟通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