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俊

作品数:16 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细胞
  • 4篇内皮
  • 3篇蛋白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3篇肿瘤
  • 3篇细胞癌
  • 3篇内皮生长因子
  • 3篇宫颈
  • 3篇鼻咽
  • 2篇咽肿瘤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预后
  • 2篇肾细胞
  • 2篇肾细胞癌
  • 2篇鳞状
  • 2篇淋巴

机构

  • 16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作者

  • 16篇曾俊
  • 9篇龚玲玲
  • 3篇周云峰
  • 3篇熊永炎
  • 3篇张弓
  • 2篇吴绪峰
  • 2篇伍钢
  • 2篇吴小燕
  • 2篇余黎
  • 2篇徐慧琴
  • 2篇杨桂芳
  • 2篇蔡鸿宁
  • 2篇汪必成
  • 2篇肖璇
  • 1篇蓝菁
  • 1篇张波
  • 1篇程晶
  • 1篇付君静
  • 1篇余国荣
  • 1篇罗仪

传媒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和VEGF的表达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制作股骨骨折愈合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的方法,检测骨折不同阶段(1,3,7,14,21,28,42d)BMP-2、VEGF的表达、变化和分布。结果: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骨痂组织内表达BMP-2、VEGF的细胞来源不同,同时表达程度也存在差异。结论: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BMP-2、VEGF有着各自的表达和分布特点,并共同调节骨祖细胞的增殖和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的分化,最终完成骨折修复。
曾中华余黎龚玲玲肖璇曾俊
关键词:骨折愈合骨形态发生蛋白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从病理形态学方面探讨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粘膜癌前病变和胃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 HE、Warthin- Starry及 HID- AB( p H2 .5) - PAS染色法 ,对 1 51例胃镜活检及手术切除胃标本中慢性萎缩性胃炎 ( CAG)、胃上皮不典型增生 ( gastric epithelialdysplasia,GED)、肠上皮化生 ( intestinal metaplasia,IM)及胃癌 ( Ca)组织中 Hp的感染状况进行观察 ,并对 Hp的感染与各病变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本组病例胃粘膜 Hp检出率为 66.2 %( 1 0 0 /1 51 )。 Hp的感染主要见于胃贲门以外部位 ,尤其胃窦部多见 ,但 Hp感染与 CAG、IMI、 型及弥漫型胃癌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 ( P>0 .0 5) ,与 GED(尤其 GED 、 级 )、IM 型和肠型胃癌的发生显著相关 ( P<0 .0 5)。结论 Hp感染是导致胃粘膜 型肠上皮化生、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肠型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 。
熊永炎蓝菁龚玲玲徐慧琴曾俊杨桂芳汪必成
关键词: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感染
宫颈癌中α/β-连接素的联合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 探讨α- 连接素(α- catenin,α- cat)和β- 连接素(β -catenin,β- cat)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 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α cat和β cat在41例子宫颈癌和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α- cat和β- cat在宫颈 癌异常表达分别为68.3%和41.5%,α -cat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肌层浸润相关(P<0.01,P< 0.05,P<0.05)。β- cat异常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α- cat和β -cat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 细胞增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 宫颈癌广泛存在α- cat和β -cat异常表达。α- cat,β- cat与宫 颈癌的分化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α- cat和β- cat联合表达可以更精确而灵敏地预测宫颈癌的浸润与转移。
龚玲玲李红英曾俊
关键词:宫颈癌Β-连接素淋巴结转移Α-连接素
鼻咽癌活检标本中VEGF和C-erb B-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原癌基因C erbB 2的表达作为判断鼻咽癌患者预后因素的意义。方法 :选择鼻咽癌患者 75例 ,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鼻咽癌活检标本中VEGF和C erbB 2的表达 ,分析它们与鼻咽癌患者的复发、转移及生存期的相关性 ,并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鼻咽癌活检标本中VEGF和C erbB 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4 .7%和 4 8%。VEGF阳性表达与鼻咽癌患者发生转移 (P =0 .0 181)和较短的生存期 (P =0 .0 136 )有相关性 ,未发现它们与鼻咽癌复发 (P =0 .176 3)有相关性 ;C erbB 2阳性表达与鼻咽癌患者较短的生存期 (P =0 .0 2 4 5 )有相关性 ,未发现它们与鼻咽癌复发 (P =0 .0 893)和转移 (P =0 .0 970 )有相关性。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 ,VEGF和C erbB 2的表达均可作为判断鼻咽癌预后的因素 (P =0 .0 132 ;P =0 .0 4 0 0 )。结论 :鼻咽癌活检标本中VEGF和C erbB
张弓曾俊谢丛华戈伟程晶周云峰
关键词:鼻咽肿瘤B-2
HSP60和CD_(44)V_6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6
2001年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60(HSP60)、CD_(44)V_6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对60例非癌胃粘膜病变及50例胃腺癌组织手术及内镜活检石蜡标本,应用抗人 HSP60,CD_(44)V_6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检测 HSP60,CD_(44)V_6的表达.结果 HSP60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腺癌的阳性率为30%,65%,70%,76%,过表达率为10%,25%,35%,58%.CD_(44)V_6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腺癌的阳性率为5%,25%,30%,78%,HSP60,CD_(44)V_6在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胃腺癌中的阳性率和过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5);HSP60在胃腺癌组织的过表达率高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P<0.05).HSP60在高、中、低分化胃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7%,77.7%,75.0%.HSP60在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而 CD_(44)V_6在高、中、低分化胃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7%,66.2%,91.7%,CD_(44)V_6在低分化胃腺癌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度分化胃腺癌(P<0.05).结论 HSP60,CD_(44)V_6在人胃癌及癌前情况或病变中过度表达,可能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还可能有助于预测胃腺癌的分化程度.
陈志芬邓长生夏冰朱尤庆曾俊龚玲玲
关键词:腺癌监控蛋白60CD44糖蛋白类
TopoⅡα、GST-π、P-gp对卵巢癌患者化疗反应及预后预测的体内外实验
2012年
目的研究TopoⅡα、GST-π、P-gp在卵巢癌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对化疗反应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opoⅡα、GST-π、MDR-1/P-gp在8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RNA干扰封闭GST-π、MDR-1/P-gp在人卵巢癌耐药细胞中的表达,检测其逆转细胞耐药的可能性。结果 TopoⅡα阴性和阳性患者的化疗反应无差异。GST-π阴性患者的化疗疗效显著优于阳性者(P=0.009);P-gp阴性患者也较阳性者疗效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尽管Log-rank test显示GST-π或P-gp阴性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相应指标阳性患者,但Cox分析并未指示两者为独立预后因素(P=0.682;P=0.101)。根据GST-π、P-gp的共同表达情况进一步分组分析显示,两者共同阴性的患者化疗有效率100%、85.7%生存至末次随访,GST-π、P-gp共同阴性预示较好的化疗反应及预后(P=0.012;P=0.000)。体外实验显示,卵巢癌耐药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敏感度降低,同时GST-π、MDR-1/P-gp mRNA表达增高。结论 GST-π及MDR-1/P-gp在卵巢癌耐药中具重要作用,GST-π或P-gp单独预测化疗反应及预后的效用有限,联合检测可提供较高临床价值,封闭两者表达可一定程度逆转卵巢癌细胞的耐药性。
蔡鸿宁陈慧君吴绪峰龚玲玲曾俊
关键词: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带血供骨膜包裹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修复四肢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探讨带血供骨膜包裹含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重组合异种骨RBX联合修复四肢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 将牛骨形态发生蛋白 (bBMP)与去抗原牛松质骨 (BCG)复合制成条状重组合异种骨 (RBX) ,并采用兔桡骨干1 5cm缺损的动物模型 ,通过大体观测、X线、组织形态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 ,比较单纯RBX移植、带血供骨膜包裹BCG与带血供骨膜包裹RBX联合修复四肢骨缺损的疗效。 结果 带血供骨膜包裹RBX ,在骨缺损修复早期 ,其成骨速度及成骨质与量均较优越 ,8周即可使骨缺损基本修复。 结论 带血供骨膜包裹RBX对骨缺损修复能力最强 。
谭金海陈振光曾俊余国荣
关键词:四肢骨缺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折修复过程中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骨折修复过程中对骨折端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探讨VEGF在骨折端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用168只大白鼠制作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VEGF组、拮抗VEGF组、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测定伤后不同时间骨折端MVD的变化。结果应用外源性VEGF后,骨折端MVD明显增加;拮抗VEGF组,骨折端MVD明显下降;对照组MVD低于VEGF组,但高于拮抗VEGF组。结论VEGF在骨折修复过程中,对血管生成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一种重要细胞因子参与和调节了骨折修复过程。
曾忠华余黎肖璇曾俊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折修复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
子宫颈腺鳞癌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宫颈腺鳞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21例宫颈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纯手术治疗(6例)和综合治疗(15例),分析不同治疗模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的中位年龄45岁,以未绝经患者(15例,占71%)为主;平均病程5.3个月(0.5—24.0个月),其中16例病程〈6个月;临床症状主要为阴道流血(17例,占81%)。21例患者中,盆腔淋巴结转移7例(33%),卵巢转移3例(14%)。21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4个月。其中,单纯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54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Ⅰb—Ⅱa期患者中,单纯手术治疗6例,综合治疗6例,其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66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腺鳞癌具有病程短、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术中保留卵巢需谨慎。
蔡鸿宁吴绪峰向群英熊永炎曾俊
关键词:宫颈肿瘤综合疗法预后
TGF-β和P53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P53在肾细胞癌(RCC)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肾癌的发生、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RCC石蜡标本中TGF-β和P53的蛋白表达,并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GF-β与P53在RCC中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但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GF-β和P53表达存在正性相关,但两者在RCC中表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TGF-β表达率高于P53的表达率(P<0.05)。结论:TGF-β和P53高表达可能成为肾癌的恶性表型之一,但两者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它们可能单独或协同作用调节细胞生长和转化,促进肾癌的发生。
吴小燕付君静曾俊
关键词:肾细胞癌转化生长因子-ΒP53免疫组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