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病理
  • 6篇临床病理
  • 4篇临床病理分析
  • 4篇病理分析
  • 3篇尸检
  • 3篇细胞
  • 2篇心病
  • 2篇致命性
  • 2篇肿瘤
  • 2篇冠心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炎
  • 1篇血压
  • 1篇移植肾
  • 1篇移植物
  • 1篇移植物排斥
  • 1篇增生
  • 1篇增生症
  • 1篇真菌感染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曾木英
  • 4篇祝庆孚
  • 3篇丁自超
  • 2篇李维华
  • 2篇纪小龙
  • 2篇王锦传
  • 2篇李红芬
  • 2篇谭汉君
  • 2篇赵海潞
  • 1篇于国
  • 1篇刘爱军
  • 1篇许红民
  • 1篇刘爽
  • 1篇王淑琴
  • 1篇缪德标
  • 1篇卢彦平
  • 1篇宋海静
  • 1篇游联璧
  • 1篇韦立新
  • 1篇程有权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先天性畸形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2
1998年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宫内感染与先天性畸形的关系,并确定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类型。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近8年来我院尸检畸形儿41例(畸形组)及同期尸检非畸形儿19例(对照组)进行了主要脏器的HCMV检测,对部分PCR阳性的组织标本,用原位杂交技术(ISH)确定HCMV易感组织细胞类型。结果畸形组HCMV阳性率为46.34%(19/41),对照组阳性率为5.26%(1/19),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畸形组中HCMV脏器阳性率为20.46%(35/171),而对照组仅有1份肺组织呈HCMV阳性,阳性率为1.28%(1/78),两者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HCMV感染在消化系统畸形中更多见,但各系统畸形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畸形儿脑组织中HCMV阳性率最高(41.38%,12/29),与其他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CR阳性的17份标本中仅6份ISH阳性,位于脑组织的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部分间质细胞、肺上皮细胞等。结论HCMV宫内感染与先天性畸形密切相关;脑是HCMV最易侵犯的器官;PCR与ISH结合用于HCMV的诊断,既敏感。
卢彦平翁霞云谷志远宋海静赵海潞刘爽曾木英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畸形先天性畸形宫内感染
全身播散性真菌感染41例尸检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1
1996年
分析11例全身播散性真菌感染尸检临床病理资料。原发病构成:恶性肿瘤20例,白血病11例,其它为创伤、免疫性疾病等。真菌感染类型:曲霉菌14例,念珠菌12例,隐球菌5例,毛霉菌1例,两种霉菌同时感染9例。侵犯主要器官:肺39例次,肾26例次,脑16例次,肝、心、消化道各15例次,共计22个部位。生前用抗真菌药治疗14例。分析了真菌感染的条件及有关误诊误治的几个问题。
曾木英于国谭汉君
关键词:真菌感染尸检病理分析
12例中枢神经脱髓鞘病变误诊为肿瘤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1
2000年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和肿瘤有时在临床上和神经影像学上很难作出明确的鉴别 ,本文作者把12例外科手术切除或活检标本重新做石蜡切片 ,应用各种特殊染色方法来观察其病理学特性。结果发现 ,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炎性浸润和巨噬细胞浸润是诊断脱髓鞘病的线索 ,而冰冻切片无助于诊断。这种病理学观察对临床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以直接指导治疗 ,为病人解除痛苦。我们欢迎有更多的基础和临床紧密结合的文章投稿本刊 ,希望有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应用目前发展迅速的基础医学知识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 ,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 (当然也很重要 )。
祝庆孚李向红钟定荣曾木英张笑明李红芬王淑琴
关键词:误诊
致命性冠心病的死亡原因——100例临床病理分析
对经尸检证实为冠心病并为死亡主要或重要原因100例的死亡原因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提出防治意见。尸解可见: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冠状动脉主支有≥Ⅲ级者98例, 占98%,在≥1主支有完全阻塞或几乎全阻性病变35例,占35...
丁自超祝庆孚曾木英王锦传
文献传递
75例深部霉菌感染尸体解剖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5
1992年
本文报告自1954年4月至1991年4月,我院尸检证实为真菌感染75例,占尸检人数2.7%。80年代较60年代检出率增多2.2倍。本组病例原发病最多为恶性肿瘤,特别是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其次为肝硬化,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创伤。霉菌感染与上述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联合应用抗生素密切相关。真菌种类,本组以曲菌占首位(46人次),其次为念球菌(29人次),新型隐球菌(6人次),毛霉菌(5人次)。生前明确诊断共13例;占17.3%,说明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文中简述了上述四种霉菌的特征,以助予早期诊断及治疗。并提出对霉菌感染预防的重要性。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范围,以及对患者的环境保护是预防深部霉菌感染的主要环节。
曾木英谭汉君
关键词:尸体解剖
74例无功能移植肾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移植肾失功的原因和移植肾血管病(ARA)的发生机理。方法对74例切除的无功能移植肾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金电镜分别观察了24例和5例发生ARA的移植肾的形态。结果74例无功能肾中急性排斥反应(AR)占89.2%(66/74),慢性排斥反应(CR)占36.5%(27/74)。ARA的特征性形态为移植肾内动脉内膜呈向心性纤维性增厚,其中可见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内皮细胞增生、肥大,并异常表达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结论AR是造成移植肾无功能的最常见原因;ARA是CR的特征性病变。
赵海潞游联璧李洪芬韦立新昝世明程有权于占洋曾木英
关键词:移植肾移植物排斥动脉内膜炎病理肾移植
致命性冠心病的死亡原因──100例临床病理分析
1994年
从冠心病为死亡主要或重要原因100例的尸解所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冠脉主支有≥Ⅲ级者占98%,多个主支有≥Ⅲ级者70%,主支有完全或几乎完全阻塞性病变者35%。单纯AMI者18%,兼有AMI与OMI51%,急性缺血性心肌病变6%;多处心梗病变者85%。25例发生心室壁瘤,14例发生心脏破裂。经统计学处理死亡原因居首位为急性左心衰竭(含泵衰竭)占85%;第二位为严重心律失常40%(含猝死为55%)、心源性休克42%(含泵衰竭38%)、呼吸衰竭31%;第三位为心脏破裂14%与多脏衰16%,三者间有很显著差异(P<0.01)。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在院前及发病早期占死亡原因的首位。针对以上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意见。
丁自超祝庆孚曾木英王锦传
关键词:致命性冠心病
中国人脑内平野小体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观察我国人脑海马平野小体改变情况,为研究国人脑老化及Alzheimer病提供参考。方法239例非痴呆尸检脑及6例Alzheimer病脑,自海马处取材、制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锥体细胞H1、H2、H3段及腔隙层平野小体。结果H2、H3段平野小体极少,主要见于海马锥体细胞H1段及腔隙层。在H1段,60岁以前者其阳性率为16.1%,此后逐年增加,至80岁以上达45.5%。对腔隙层观察结果表明,阳性率(36.9%)较锥体细胞H1段(24.7%)高(P<0.05),其阳性率高峰在20~59岁之间。海马锥体细胞H1段最早出现平野小体者为8岁儿童,腔隙层于2个月幼婴,均早于国外。结论海马锥体细胞H1段平野小体与增龄有关,腔隙层出现平野小体难以作为增龄标志。
陈义林王鲁宁蒲传强曾木英
关键词:海马病理学阿尔茨海默病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1
1995年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病理特征曾木英,纪小龙(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100853)1临床资料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1956~l991年,经尸体检查证实为过故性休克死亡的12例(占尸检总数的0.42%)。1.1性别、年龄男8例,女4例,男女比为2.1。年龄...
曾木英纪小龙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病理尸检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瘤细胞来源的探讨
1994年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简称恶组)一直被列入人体的组织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来源的高度恶性肿瘤的范畴。自1985年以来,陆续有国外文献报道恶组的瘤细胞表达T淋巴细胞的标记,因而将恶组列入了T细胞淋巴瘤的范畴,但仍有一些文献并未同意这种新见解。结合瘤细胞的组织形态表现,我们发现,表达两种标记者常示瘤细胞分化较好吞噬现象明显;仅表达一种者,瘤细胞分化中等;两者均不表达者示瘤细胞分化差,几乎见不到吞噬现象。对此认识,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纪小龙李维华李红芬于占洋缪德标曾木英
关键词: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免疫组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