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纪晓
- 作品数:18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委攻关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对肝移植术后大鼠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对肝移植术后大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术后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DATSⅠ组(每日1mg/kg)、DATSⅡ组(每日5mg/kg)。用药2周后观察肿瘤体积和重量,生化法测定大鼠血清肝肾功能,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肿瘤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RNA的表达,肿瘤组织切片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ATS能抑制肿瘤生长,对照组、DATSⅠ组和DATSⅡ组皮下移植瘤体积分别为(0.78±0.25)、(0.42±0.17)、(0.38±0.21)cm。(P〈0.01);DATS抑制肝癌细胞VEGFmRNA、MMP-2mRNA的转录(P〈0.01),DATS对肝移植术后大鼠肝、肾功能无明显毒性作用(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DATS组肿瘤组织内有较多细胞凋亡现象。结论DATS可以抑制肝癌细胞VEGFmRNA和MMP-2mRNA的转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肝移植术后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 曾纪晓马毅孙俊杰何晓顺夏慧敏
- 关键词:二烯丙基三硫化物肝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 原位肝移植联合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根治肝门部胆管癌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原位肝脏移植联合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根治复杂肝外胆管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结合国外临床经验和肝外胆管癌的生物学特点,对1例B ismuth-CorletteⅣ型肝外胆管癌侵犯肝内二级胆管及胆总管下段的患者,实施原位肝脏移植联合胰头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采用链霉素-卵白素-生物素(LSAB)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切除的病理标本中胆管上皮细胞角蛋白CK9和CK17、癌胚抗原、肝细胞蛋白,确认肿瘤组织学来源。术后给予他克莫司联合甲泼尼龙片抗排斥治疗。同时,拉米夫定联合大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预防乙型肝炎复发,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移植肝的肝功能恢复顺利,血清胃肠道肿瘤标志癌胚抗原、CA19-9、CA125均降至正常范围。随访14个月至今,移植肝及消化功能良好,患者健康并恢复术前工作。结论对无远处转移和腹腔播散,且常规手术无法根治的浸润型肝门部胆管癌B ismuth-CorletteⅣ型,可考虑实施全肝、肝十二指肠韧带联合胰头十二指肠整块切除术根治肿瘤。然后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并重建消化道。该方法可能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和患者长期生存率。
- 何晓顺张劭朱晓峰计勇曾纪晓马毅王东平鞠卫强巫林伟李志黄洁夫
- 关键词:肝移植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胆管癌肝门部
- 肝硬化合并结核患者的肝移植被引量:1
- 2006年
- 曾纪晓何晓顺鞠卫强巫林伟王东平朱晓峰黄洁夫
- 关键词:肝炎后肝硬化等待肝移植合并结核肝移植术
- 老年患者肝移植问题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60岁)肝移植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60岁(≥60岁组)及500例<60岁(<60岁组)接受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术前、术中、术后相关数据和1年生存率等。结果 1≥60岁组1年生存率(66%)与<60组(76%)的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予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肝动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急性排斥反应率低于<60岁组,ICU 停留时间、机械辅助通气时间长于<60岁组,术后感染、脑出血发生率较<60岁组高。老年患者肝移植术后的主要死因是感染和脑出血。结论老年患者肝移植疗效满意,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何晓顺曾纪晓朱晓峰马毅王东平鞠卫强巫林伟黄洁夫
- 关键词:肝移植老年人手术中并发症手术后并发症
- 甲泼尼龙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MP)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MP小剂量组、MP大剂量组。用药4周后观察裸鼠重量、肿瘤体积和重量、肿瘤组织切片透射电镜检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AFP浓度、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Y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结果MP大剂量组肿瘤重量(1.62±0.12)Vs(1.33±0.19)g、体积(0.63±0.05)Vs(0.56±0.05)cm^3大于对照组,该组裸鼠血AFP浓度高于对照组(7.5±1.14Vs(5.98±0.78)μg/L,VEGF mRNA、MMP-2mRNA表达显著增加。结论MP大剂量可以上调VEGF mRNA、MMP-2mRNA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生长、转移,小剂量无影响。
- 曾纪晓何晓顺马毅朱晓峰韩明张珑涓史成军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 肝硬化合并结核患者的肝移植
-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肝硬化合并结核患者的可行性及相关注意事项。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结核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前、术后抗结核治疗的策略,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
结...
- 曾纪晓何晓顺鞠卫强巫林伟王东平朱晓峰黄洁夫
- 关键词:肝硬化结核病肝移植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老年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细菌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60岁)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69例老年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细菌感染发生率、部位、菌株、耐药性及易感因素。结果69例中38例(55.1%)术后发生细菌感染,30例(79.0%)为混合细菌感染;部位以多部位混合感染(68.4%)最为常见;感染导致死亡9例,占死亡人数的42.9%;致病菌前3位的为粪肠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嗜麦芽寡单胞菌;术前营养状况不良、无肝期时间长、ICU停留时间长、术后机械辅助呼吸时间长是老年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发生率高,主要菌株耐药性强;细菌感染是导致受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感染的发生。
- 曾纪晓何晓顺朱晓峰黄洁夫
- 关键词:肝移植老年人
- 嗜酸细胞性膀胱炎及P53,PCNA在其中的表达和意义
- 通过对10年以来该院诊断为嗜酸细胞性膀胱炎的病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形成对嗜酸细胞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减少该病的误诊与漏诊.结论: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7.6%,误诊率为92.4%,其中最初误诊为膀胱肿瘤为9例,占69....
- 曾纪晓
- 关键词:嗜酸细胞性膀胱炎PCNAP53免疫组织化学
- 文献传递
- 甲基强的松龙、他克莫司对肝癌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 原位肝脏移植(orthotopic。liver transplantation,OLT)在80年代后迅速发展,成为各种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ESLD)患者的治疗选择。原发性肝细胞癌(...
- 曾纪晓
- 关键词:肝细胞癌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肿瘤复发肝脏移植肝癌
- 文献传递
- 《老年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细菌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作者对读者质疑的答复被引量:1
- 2008年
- 针对张晓宁医生的质疑现回答如下:(1)首先感谢张晓宁医生及时指出我们工作中的失误。论文撰写期间,我们只注意到了收集资料和真实反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而没有征询相关微生物学和细菌学专家的专业意见。张晓宁医生的质疑为我们今后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读到来信后,我们将意见及时与我院检验中心细菌室相关负责人沟通,认为我们所报道的结果在临床工作中确有不当甚至是误导临床之处。我们对张晓宁医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深表敬佩并致诚挚谢意。
- 曾纪晓
- 关键词:细菌感染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