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飞艳
-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某三甲医院优化输血流程前后的输血不良事件对比与分析
- 2022年
- 为了研究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减少输血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通过收集某三甲医院优化输血流程前2016年-2018年的输血不良事件资料,回顾分析流程优化后2019年-2021年的输血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概率情况。结果:发现在56例输血相关不良事件中,临床医师血型填写错误6例,占10.7%;护士标本采集错误8例,占14.3%;护工送样不及时25例,占44.6%;血袋刺破3例,占5.4%;护士取回忘输1例,占1.8%;延迟输血2例,占3.6%;血浆作废11例,占19.6%。结论:结合临床输血不良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优化输血流程,显著提升了临床输血安全。
- 曾飞艳张鹏方华向晓欢
- 关键词:统计分析
- ICU患者红细胞输注后血清血红素水平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红细胞(RBC)输注后血清血红素水平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38例需输血治疗的患者,根据30 d预后结果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液学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其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共有35例患者在30 d内发生死亡,ICU输血患者30 d病死率为25.36%。死亡组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D-二聚体、血红素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高于生存组,血小板水平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红素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输血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血红素水平是RBC输注后的ICU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其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方华曾飞艳李晗郡张鹏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红细胞输注预后血红素
- 信息化建设对输血质量安全的优化与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输血科信息化管理建设前后对输血科质量管理的优化效果。方法比较本院输血科进行信息化建设前后,输血环节质量以及临床合理用血情况。结果通过比较,使用信息化管理后输血不合格率低于使用信息化管理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科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来,大大的优化了输血流程,减少了输血过程中出现的纰漏,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合理性,安全性,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取了时间。
- 曾飞艳张鹏杨菁菁李晗郡雒红玉
- 关键词:输血科信息化管理输血质量
- 3116份临床输血申请单质量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临床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的情况,分析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对2012年1-6月期间临床输血申请单3116份逐项核查,以项目填写完整、规范为合格。结果3116份输血申请单中,填写合格的共计2695份,占86.5%;不合格的421份,占13.5%,不合格共计495处。结论临床输血申请单不规范填写对输血安全和医疗纠纷发生留下隐患,临床医师及输血管理委员会应予重视。
- 赵晓姬马永能曾飞艳方华
- 关键词:输血申请单
-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筛查以及配合性输注措施分析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筛查及配合性输注措施应用于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多次输血的患者255例,对输血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值进行监测,对1h、24h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进行计算,对于判断为PTR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并行交叉配型,分析配合性输注效果。结果255例多次输血患者中发现PTR者共82例(32.2%)。82例患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者62例(75.6%),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552,P<0.05);62例患者进行交叉配血,33例成功配合,28例输注有效,另外29例患者因配合未成功采用随机输注ABO同型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后及随机输注1h、24h后CCI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配合性输注能使血小板输注效果显著提高,而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是导致PTR的主要原因。
- 方华张鹏曾飞艳雒红玉向晓欢
-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血小板抗体
- 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实验的一般资料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输血工作中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交叉配血两者之间的关系及阳性原因,并对各种情况下的临床输血提出建议。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实验,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8627例输血患者中,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交叉配血均为阴性8404例,占97.42%;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交叉配血的阳性率合计为2.58%,其中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32例,占0.37%。结论分析不规则抗筛和交叉配血阳性结果的原因时,应结合患者病情、血清学结果、用药情况、输血史等方面筛选适合的血液,对保障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李晗郡张鹏曾飞艳杨菁菁
-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输血安全
- 2例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病例输血全过程讨论与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病例中出现的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引起的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及交叉配血不相合时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病例EDTA抗凝血标本做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结果一例病例的自身抗体影响正定型结果判定,造成正反定型不符;两例病例的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均造成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及交叉配血不相合。结论结合临床病例基本信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选择最适合的血液用于病人抢救生命。
- 曾飞艳张鹏方华李晗郡
- 关键词:自身抗体同种抗体处理对策
- 一家省域中心城市三甲医院临床用血适应证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了解区域中心医院输血治疗的适应证与不良反应情况,以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方法收集1家省域中心城市三甲医院2017-2018年的3027例住院输血病历资料,回顾性调查其临床用血情况,包括患者输注各种成分血的比例,以及输血适应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2017-2018年,该三甲医院输血患者共计3027人次,红细胞用量最多的是消化科[26.03%(2188 U/8405.5 U)],血浆用量最多的是肝胆科[33.71%(46900 U/139110 U)],血小板用量最多的是血液科[100%(71 U/71 U)],冷沉淀用量最多的是胸外科[6.56%(176 U/378 U4)。按疾病分类,贫血红细胞用量最多[24.32%(2044 U/8405.5 U),急性炎症血浆用量最多[32.49%(32680 mL/139110 mL),慢性疾病冷沉淀用量最多[46.56%(176 U/378 U)],而血小板用量最多[47.89%(34 U/71 U)则是血小板降低原因待查。本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1.02%(31/3027),红细胞、血浆、血小板输注均以过敏反应居多,不良反应者中男性占67.74%(21/31),反应者年龄51-80(62.06±15.43)岁。结论该省域中心医院临床用血中红细胞和血浆输注量较大,输血适应症多为贫血,输血不良发生率较低;输血科要强化用血监督力度,降低临床用血不合理事件的发生。
- 张鹏杨菁菁杨菁菁方华李晗郡马永能
- 关键词:临床用血输血适应证输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