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峰
-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海红十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性出血性脑血管病42例误诊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42例老年性脑出血误诊病例资料,分析误诊原因及诊治结果。【结果142例误诊病例中,6例误诊为癫痫,5例误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2例误诊为心律失常,6例误诊为高血压脑病,3例误诊为紧张性头痛,2例误诊为急性酒精中毒,4例误诊为一氧化碳中毒,4例误诊为老年性痴呆,6例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2例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0例行腰穿检查,24例为血性脑脊液,CT检查发现42例均存在出血性改变。【结论】老年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易被误诊为癫痫、消化性溃疡性出血、高血压脑病等症,行头颅cT检查可有效确诊。
- 孙辉孙永朱峰
-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误诊
- NR2B参与脊髓损伤致慢性疼痛的机制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型受体(NR2B)参与脊髓损伤后慢性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方法:制作脊髓半横断大鼠模型,von Frey纤维丝测量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变化,Western Blot观察脊髓背角NR2B表达时程变化;同时采用行为药理学方法,鞘内给予NR2B特异性拮抗剂ifenprodil,观察对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及NR2B表达的影响。结果:脊髓半横断术后大鼠双侧后足出现触诱发痛状态,NR2B在腰段脊髓双侧背角表达上调。鞘内给予ifenprodil逆转了大鼠的痛敏状态,伴随着NR2B在脊髓背角表达下调。结论:NR2B可能参与脊髓损伤后慢性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发展,特异性拮抗NR2B可能是临床治疗脊髓损伤致慢性神经病理性痛的潜在策略。
- 姚凯华孙辉孙永朱峰
- 关键词:脊髓损伤慢性痛NMDA受体
- 老年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后常有一定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我国脑出血占所有脑卒中的10%~30%,但致死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本研究拟探讨老年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 姚凯华孙辉孙永朱峰祁海薷
- 关键词:脑出血动脉瘤肿瘤
- 颅脑损伤后凝血-纤溶功能与预后相关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凝血.纤溶功能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07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颅脑损伤程度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凝血酶原时间在有无继发性颅内血肿和有无外伤性脑梗死这两种情况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有无继发性颅内血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凝血酶时间在人院时颅脑损伤程度不同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纤维蛋白原在入院时颅脑损伤程度不同和有无外伤性脑梗死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死亡、植物状态、严重残疾、中度残疾和恢复良好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4、0.945);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结论凝血.纤溶功能指标与颅脑损伤程度、预后及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关联,但并不稳定。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凝血.纤溶功能指标,有利于及时了解病情的动态变化。
- 孙永孙辉朱峰
- 关键词:颅脑损伤预后凝血纤溶功能
- 绞股蓝皂苷缓解大鼠三叉神经痛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甙(GP)对SD大鼠三叉神经神经病理性痛(NP)的镇痛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探索。方法:制备三叉神经NP模型大鼠,分为单纯手术及低剂量、高剂量绞股蓝皂甙治疗组以及假手术组对照,对比四组大鼠口面部机械痛敏阈值。脑干切片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分析,计算GFAP荧光相对光密度值;利用Western Blot法分析计算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中GFAP及磷酸化JNK(pJNK)蛋白含量相对比值。结果:GP可以有效缓解模型导致的大鼠三叉神经NP;同时可显著下调Vc中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JNK(Jun N-terminal kinase)激酶表达。结论:GP可有效缓解大鼠三叉神经NP,此效应与其抑制Vc中星形胶质细胞和JNK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
- 姚凯华孙辉孙永朱峰
- 关键词:绞股蓝皂甙三叉神经痛星形胶质细胞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
- 老年患者开颅手术后神经系统感染的原因被引量:7
- 2013年
- 神经外科患者常常由于开颅手术、外引流术、颅脑损伤、脑脊液耳鼻漏等多种因素而引起不同程度的颅内感染。老年患者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感染原因的归纳与分析对临床上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预后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原因。
- 姚凯华孙辉孙永朱峰祁海薷
- 关键词:神经外科开颅术
- 介入栓塞术治疗对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究介入栓塞术治疗对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89例aSAH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归纳为对照组(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42例与研究组(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47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依照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判定]、免疫功能[包含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82.98%)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对照组更低于研究组(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6.38%)明显低于对照组(23.81%)(P<0.05)。结论相较于开颅夹闭术,对高分级aSAH患者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且介入栓塞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术后并发症率低,具有较高安全性。
- 姚凯华孙永朱峰李永文韩兴旺刘永玲
- 关键词:介入栓塞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开颅夹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