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礼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六味地黄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系统评价
- 张蕾刘旭生刘壮竹朱德礼
- 文献传递
- 六味地黄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系统评价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系统评价六味地黄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CBM数据库、维普生物医药数据库、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医药在线数据库平台,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及药厂资料等。纳入六味地黄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评价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11篇随机对照试验被纳入。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六味地黄制剂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OR值3.7,95%CI,2.54~5.39),改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WMD值20.10,95%CI,15.56~24.64),降低空腹血糖(WMD值0.41,95%CI,0.25~0.58),但对餐后2h血糖和血肌酐无明显改善作用。结论现有临床研究表明,六味地黄制剂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改善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空腹血糖,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果的论证强度,因此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
- 张蕾刘旭生刘壮竹朱德礼
- 关键词:六味地黄制剂糖尿病肾病
- 虫草制剂对慢性肾脏病3期和4期患者营养不良状况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虫草制剂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营养不良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SAS 9.1统计学软件产生伪随机数列(种子数为20120604),将48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27例男性,平均年龄为(52.7±10.4)岁〕随机分配至研究组(n=24)和对照组(n=24),研究组给予低蛋白饮食+百令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低蛋白饮食+开同片治疗,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包括利尿、控制血压、调节钙磷代谢、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观全面评价量表(SGA)评分等级、人体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MAC)、上臂肌围(MAMC)〕、血生化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清蛋白(Alb)、血清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总胆固醇(T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GA评分等级、人体测量指标、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PA、IG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虫草制剂能够升高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血清PA和IGF-1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
- 高燕翔郭颖梅朱德礼何仕仁刘旭生
- 关键词:冬虫夏草百令胶囊营养不良
- 高血压病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导致多种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危害极大。中医认为血瘀是高血压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越来越受到现代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高血压病血瘀辨证的中医理论依据、高血压病血瘀证本质研究、临床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对几年来的文献进行综述。
- 安慧萍朱德礼傅永强
- 关键词:高血压血瘀证
- 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营养状态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分期、营养状态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对126例CKD不同分期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同时通过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的测量评估患者营养状态,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虚证方面,各证型分布情况为脾肾气虚60例(47.6%)、气阴两虚33例(26.2%)、肝肾阴虚14例(11.1%)、脾肾阳虚12例(9.5%)、阴阳俱虚7例(5.6%),随着CKD分期的进展,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的比例有减少的趋势,阴阳俱虚证的比例呈增加的趋势。标实证方面,各证型分布情况为无标证56例(44.4%),湿热证31例(24.6%)、湿浊证25例(19.8%)、血瘀证12例(9.5%)、热毒证2例(1.6%),随着CKD分期的进展,无标证的比例逐渐减少,血瘀证比例逐渐增多,湿浊证、湿热证比例也有增多的趋势。结合营养状态分析,阴阳俱虚证患者的TSF、AC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MC也最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评分B级患者的比例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SGA评分为B级的比例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FS、AC、AMC最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D患者证型分布有一定规律可循,与CKD分期的进展可能相关,且与营养状态指标有一定相关性,阴阳俱虚证、血瘀证营养状态可能最差。
- 吴一帆卢富华傅立哲朱德礼刘旭生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营养中医辨证
- 温病清透法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 2008年
- 本文回顾近年来有关温病清透法的临床运用与理论研究,清透法应用范围广泛,多应用在肺系、肝胆、肾系、皮肤及出疹性传染病等诸多病证的治疗上,有较好的疗效。
- 洪国萍朱德礼孙宏丽刘岩王乐平
- 关键词:清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