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本藩
- 作品数:29 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胶原酶溶核术后疼痛加重患者硬膜外冲洗术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冲洗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溶核术后疼痛中的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10年12月,腰椎间盘胶原酶溶核术1652例中术后疼痛加重的170例患者,经保守脱水活血化瘀及营养神经治疗无明显缓解。术后一周至六周,患者给予硬膜外冲洗加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结果:170例患者术后1周~6个月随访。术后6月疗效为优134例,良28例,差8例,优良率95.3%。其中104例行硬膜外冲洗术冲洗出混浊的溶解物。结论:硬膜外冲洗术可以减轻椎管内压力,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化学溶核术后疼痛加重的有效方法。
- 赵丽宋阳朱本藩陈家骅
-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疼痛
- CT引导注射三氧加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CT引导注射三氧加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8月至2008年11月接受CT引导注射三氧加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综合征的52例患者资料。结果全组病例经3~24个月随访,疗效优者16例,良27例,差者9例,优良率82.7%。结论CT引导注射三氧加胶原酶治疗腰椎间手术失败综合征有效,安全。
- 朱本藩陈家骅查日俊赵家贵赵丽
- 关键词:三氧胶原酶类导管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 CT引导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评价CT引导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T引导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术治疗5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经6个月随访,疗效优者50例,良者1例,差者2例,优良率96.2%。结论 CT引导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安全。
- 朱本藩陈家骅赵家贵程先青宋阳赵丽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卵圆孔三叉神经节
- 电针头部运动区穴位对亚急性MPTP模型小鼠机械痛阈的干预
- 2023年
- 目的探讨通过电针刺激头部运动区穴位,观察对亚急性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模型小鼠机械痛阈的变化,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按照30 mg/kg剂量腹腔注射MPTP的方法建立亚急性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每日1次,连续5 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电针组予以头部运动区穴位电针刺激,疏密波,2/15 Hz频率刺激20 min,连续5 d。采用爬杆试验和旷场试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采用电子测痛仪检测小鼠的机械刺激伤害感受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爬杆总时间均明显延长、旷场试验总路程明显缩短、平均速度明显减慢、黑质内TH表达、机械痛阈明显降低(P<0.05,P<0.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爬杆总时间均明显缩短、旷场试验总路程明显延长、平均速度明显提高、黑质内TH表达、机械刺激伤害感受阈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电针刺激头部运动区穴位可提高亚急性MPTP模型小鼠的机械痛阈,并与电针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有关。
- 彭晶晶朱本藩李俊李珊珊朱四欢肖顺东杨志来许二赫
- 关键词:MPTP电针机械痛阈多巴胺能神经元
- 20例经鞘内镇痛系统注射吗啡治疗癌性疼痛疗效评估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经鞘内镇痛系统注射吗啡治疗重度癌痛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例视觉模拟评分(VAS)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经鞘内镇痛系统注射吗啡。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第1,3,7和30天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术后第1,3,7与30天各时间点鞘内吗啡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0例癌性疼痛患者鞘内注射吗啡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VAS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7天及第30天鞘内吗啡用量与术后第1天和第3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结论经鞘内镇痛系统注射吗啡可以有效地治疗重度癌痛,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 宋阳陈家骅陈陇梅朱本藩赵丽赵家贵
- 关键词:鞘内吗啡癌性疼痛
- 你的痛 不必忍
- 2023年
- 疼痛,无处不在,小到蚊虫叮咬、小刀划伤手指,大到骨折、肿瘤疼痛。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体验到疼痛,这些疼痛可以简单地分为“好痛”和“坏痛”:“好痛”是一种预警,可以让我们远离危险、避免受到伤害,或者提醒我们身体出现问题,要及时就医;“坏痛”则是一些慢性。
- 黄轩朱本藩
- 关键词:蚊虫叮咬肿瘤疼痛就医
- CT引导经黄韧带颈后路注射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观察CT引导下采用颈后路注射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4例采用注射胶原酶治疗(A组),同期124例患者采用注射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B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疼痛程度评价指标,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术后6月突出物缩小程度评价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天、3天、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臭氧联合胶原酶组较单纯胶原酶组VAS明显降低(P<0.05)。6个月后两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82.3%和9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两组具有明显影像学改变者分别为83.7%和9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颈后路注射臭氧联合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之一。
- 赵家贵朱本藩宋阳赵丽陈家骅
-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
- 20例骶管囊肿类型分析及发生机制的探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骶管囊肿20例的类型分析及发生机制。方法 20例骶管囊肿病人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并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行囊肿造影;并在穿刺成功后、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前、后三个不同时间点各抽取囊肿液2~5 ml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20例患者造影后显示12例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8例不相通;相通与不相通组比较氯离子、蛋白质含量有差异,不同时间点之间氯离子含量有差异。结论骶管囊肿可能分为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型及不相通型两大类。
- 宋阳陈家骅赵丽朱本藩赵家贵
- 关键词:骶管囊肿经皮穿刺
- 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缘破损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缘破损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行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的60例后缘破损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差异。结果60例患者术前与术后的VAS、ODI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适用于后缘破损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该手术方法安全,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活动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 赵龙朱本藩陈家骅王立奎张荣宜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水泥CT引导
- CT引导髓核旋切减压术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经皮髓核旋切减压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96例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CT引导下,A组48例应用Dekompressor髓核旋切器,经后外侧穿刺入路,行髓核旋切腰椎间盘减压术,然后经穿刺针管向盘内、外注入臭氧;B组48例单纯行盘内外注入臭氧。通过治疗前和治疗后VAS评分、止痛药使用情况及治疗后三个月有效率来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个月随访,A组显效率(81.25%)、有效率(91.67%)均高于B组(60.41%、77.08%)(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皮Dekompressor髓核旋切减压和臭氧注射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 程先青赵家贵宋阳朱本藩文怀昌陈家骅
- 关键词:椎间盘减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