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乾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基因
  • 1篇选择素
  • 1篇亚基
  • 1篇印戒细胞
  • 1篇印戒细胞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切除
  • 1篇切除修复
  • 1篇切除修复交叉...
  • 1篇中晚期
  • 1篇中晚期胃癌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晚期
  • 1篇晚期胃癌
  • 1篇胃癌
  • 1篇胃印戒细胞
  • 1篇胃印戒细胞癌
  • 1篇污染
  • 1篇细胞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李乾
  • 4篇邢璐
  • 4篇谈顺
  • 3篇李红
  • 3篇卢玉娟
  • 1篇杨小秋
  • 1篇魏亮
  • 1篇王祎萌

传媒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FISH技术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的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FISH技术采用荧光标记的DNA探针,根据探针与被测样本中的DNA序列的互补性,在探针与样本DNA杂交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荧光信号而得出结果,该技术操作简单,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灵敏性,重复性好[1]。
邢璐谈顺卢玉娟李乾魏亮
关键词:乳腺癌HER-2基因FISH
胃印戒细胞癌中HGF、TGF-β1及P选择素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TGF-β1与P选择素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在转移与浸润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GF、TGF-β1与P选择素在72例胃印戒细胞癌和64例胃其他类型腺癌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HGF、TGF-β1与P选择素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5),HGF与TGF-β1、TGF-β1与P选择素表达皆呈正相关(r=0.254,P<0.05;r=0.713,P<0.01)。TGF-β1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P选择素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HGF、TGF-β1与P选择素与胃印戒细胞癌转移浸润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胃印戒细胞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李红李乾邢璐卢玉娟谈顺
关键词:胃印戒细胞癌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P选择素
中晚期胃癌中ERCC1与Cerb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检测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 B-2)在中晚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在不同组织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中晚期胃癌组织中ERCC1及Cerb B-2的表达情况,各组间表达差异采用CMH或χ2检验,并采用Spearman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Cerb B-2在高-中分化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C1在高-中分化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rb B-2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C1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2%、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无明显相关性(γ=0.007,P>0.05)。结论两者的检测可以列为化疗方案选择依据之一,顺铂与曲妥珠单抗二者可以联合作用于进展期胃癌患者。
李红李乾王祎萌杨小秋
关键词:胃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CERBB-2
病理制片过程中污染的处理
2011年
技术人员在常规病理制片中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多或少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造成损伤。如何保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已逐渐受到广大病理工作者的重视。现就我们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1取材1.1主要污染物甲醛和送检组织。
邢璐卢玉娟李乾谈顺
关键词:病理制片污染
胃癌组织中EB病毒、ARID1A及PIK3CA的表达及意义
2018年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EB病毒(EBV)、AT丰富结合域1A基因(ARID1A)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PIK3C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筛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经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蜡块86例作为胃癌组,同时选取癌旁胃组织43例作为对照组,运用EBER原位杂交法行EBV检测,免疫组化SP法行ARID1A和PIK3CA的检测,并将胃癌组按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组,统计分析EBV、ARID1A和PIK3CA三者在各组间表达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胃癌组中EBV表达阳性例数为10例(11.63%),对照组中EBV表达全为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中8例有ARID1A表达缺失(9.30%),而对照组中为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K3CA在胃癌组中有67例表达明显增强(77.90%),而对照组中仅有3例为强表达(27.9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发现ARID1A与PIK3CA的表达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组织学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EBV阳性胃癌(EBVa GC)组织和EBV阴性胃癌(EBVn GC)组织中ARID1A与PIK3CA两者之间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0.629,r=-0.419,P<0.05)。结论部分胃癌的发生与EBV感染、ARID1A和PIK3CA基因突变相关,为探索防癌治癌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李红谈顺邢璐李乾周欢
关键词:EB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