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云峰

作品数:61 被引量:18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orld Wildlife Fund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鱼类
  • 12篇长江
  • 9篇水体
  • 9篇过饱和
  • 7篇群落
  • 6篇植物
  • 6篇浮游植物
  • 6篇长江上游
  • 5篇水质
  • 5篇群落结构
  • 4篇渔业
  • 4篇水管
  • 4篇特有鱼类
  • 4篇保护区
  • 4篇饱和度
  • 4篇沉降器
  • 3篇珍稀
  • 3篇溶解气体
  • 3篇溶解性
  • 3篇水质评价

机构

  • 60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中国长江三峡...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湖北省水产科...
  • 2篇雅砻江流域水...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昌学院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湖南省水产科...

作者

  • 60篇李云峰
  • 50篇倪朝辉
  • 37篇张燕
  • 36篇茹辉军
  • 34篇吴湘香
  • 13篇吴凡
  • 13篇盛强
  • 13篇沈子伟
  • 12篇李荣
  • 12篇杜开开
  • 11篇刘晓娟
  • 7篇柳凌
  • 4篇段辛斌
  • 3篇吴金明
  • 3篇周运涛
  • 3篇田辉伍
  • 3篇朱挺兵
  • 3篇谭德彩
  • 3篇李立银
  • 2篇张辉

传媒

  • 15篇淡水渔业
  • 5篇水产学报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上游铜鱼体内全氟辛烷磺酸(PFOS)残留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为阐明长江上游鱼类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残留分布,本研究于2013年分3次在长江上游不同江段,采集该地主要经济鱼类铜鱼(Coreius heterokon)。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铜鱼肌肉、肝和性腺3种不同组织全氟辛烷磺酸(PFOS)含量。结果表明,铜鱼组织内PFOS检出率为100%,总体均值为2.72 ng/g(0.33~10.14 ng/g)。PFOS含量水平在肝最高(5.56 ng/g),肌肉次之(1.39 ng/g),性腺最低(0.62 ng/g)。不同组织间差异极显著(K-W test,P〈0.01),表明鱼类肝比肌肉和性腺更易于积累PFOS。在不同采集江段,PFOS含量仅在肌肉组织差异显著(ANOVA,P〈0.05);在不同年龄组,PFOS含量有随鱼类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且在各组织中差异显著(ANOVA,P≤0.05),该结果表明PFOS含量可能与鱼类摄食内容及生理参数不同有关。与已有研究相比,长江上游铜鱼PFOS暴露水平低于国内外淡水、海水鱼类,目前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沈子伟茹辉军李云峰张燕吴湘香李荣李爱华郭丽倪朝辉
关键词:铜鱼长江上游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体肌肉重金属残留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5
2011年
于2008-2009年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采集了10种鱼样,分别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鱼体肌肉内Cu、Zn、Pb、Cd的含量,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Hg、As的含量,用以评价保护区内鱼体肌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食品安全。6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鱼类肌肉中残留范围分别为0.39~1.17 mg/kg、29.83~38.68 mg/kg、0.03~0.64 mg/kg、0.015~0.042 mg/kg、0.015~0.074 mg/kg和0.031~0.077 mg/kg(湿重)。除了大眼鳜(Siniperca kneri)肌肉内Pb含量超出国家食品中重金属限量卫生标准外,其他鱼类肌肉中的重金属元素均低于限量标准。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标准,有6种鱼体肌肉内的Pb含量超标。研究结果显示,肉食性鱼类肌肉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于杂食性鱼类,各种鱼类肌肉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低于0.5,属于微污染和轻污染程度,保护区范围内的鱼类没有受到明显的重金属污染。本研究结果反映了保护区内鱼类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对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管理与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蔡深文倪朝辉李云峰沈子伟张燕周运涛
关键词:重金属鱼类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
一种水样采集装置及水样采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样采集装置及水样采集方法,其包括:壳体;储水瓶,其连接所述壳体,且上端开设有排水口,下端开设有进水口;上盖,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储水瓶的上端,且可在水流作用下封闭/打开排水口;下盖,其用于在完成水样采集后...
魏念李云峰茹辉军吴湘香余丽梅
文献传递
新疆伊犁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
2022年
了解伊犁河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伊犁河的水环境评价与保护以及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于2019年6、9、12月对伊犁河流域的浮游植物进行系统调查,分析伊犁河干流、3条一级支流、3条二级支流及2个附属水库共23个样点的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质因子的关系。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88属141种,其中硅藻门70种(49.65%)、绿藻门40种(28.37%)、蓝藻门17种(12.06%),裸藻门、金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种类较少,分别为2种(1.42%)、4种(2.84%)、3种(2.13%)和5种(3.55%),种类数表现为干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水库绿藻门种类多于河流,隐藻门种类只在水库样本中出现。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脆杆藻(Fragilariasp.)、小环藻(Cyclotella sp.)、针杆藻(Synedra sp.)、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异极藻(Gomphonema sp.),其中脆杆藻为全流域全年优势种。伊犁河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均值为30.77×10^(4)个/L,生物量均值为0.67 mg/L,季节差异均表现为9月>6月>12月。Marglef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86、0.85、2.48和0.75。河流样本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受海拔、溶氧和总磷的影响较大,水库样本浮游植物受水深、透明度和温度的影响较大。根据多样性指数和藻类丰度,伊犁河水质评价总体为轻度污染。
李晓莉倪朝辉彭亮陶玲代梨梨李云峰李谷
关键词:浮游植物种群结构水质评价
三峡库区重庆段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组成及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解三峡库区水体中微塑料污染现状,于2019年12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4个城市人口密集区域江段进行表层水体采样,共采集12个水体样品,进行微塑料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重庆段各水域12个水体样本中微塑料的检出率为50%,主要形状包括颗粒、碎片、薄膜和纤维4类,其中以纤维和碎片为主,丰度范围为20.83~83.33 ind/m^(3),平均丰度为39.35 ind/m^(3)。各采样点水体微塑料的化学组成经拉曼光谱定性分析,微塑料主要化学组成包括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四种,其中PE检出率最高,占比为44.45%。与2018年三峡库区微塑料赋存结果比较,重庆段水体中微塑料丰度有较明显下降,表明三峡水库水体微塑料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张潇峮彭梦王艺李立杰柴毅沈子伟李云峰倪朝辉张燕
关键词:三峡水库丰度化学组成
一种缓流水体可调节高度的鱼类原位观察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流水体可调节高度的鱼类原位观察实验装置,聚乙烯绳分别与顶部箱体、可重复单元、可拆卸箱底、聚乙烯养殖网布、水体周边固定物相连,聚乙烯副绳分别与聚乙烯主绳、顶部箱体相连,顶部箱体与箱体可重复单元相连,聚...
李云峰倪朝辉沈子伟张燕吴湘香茹辉军刘晓娟
文献传递
一种可拆卸式野外实验用鱼类暂养实验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野外实验用鱼类暂养实验池,该鱼类暂养实验池由暂养池支架和暂养池组成,暂养池支架,包括顶架、支架、底架;所述顶架和底架为长方形框架;所述支架包括八支架,分别与所述顶架、底架通过可拆卸式连接形成暂...
吴湘香李云峰倪朝辉张燕茹辉军吴凡钟利桥杨传顺徐莉莉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3年
为了解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在干流水域、八条一级支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共设置71个站位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时期不同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解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浮游植物丰度范围为0.07×10^(4)~2493.69×10^(4)cells/L,生物量范围为0.0011~21.0722 mg/L。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是长江流域优势浮游植物门类。在空间上,由西往东,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呈增加趋势;硅藻门在浮游植物总丰度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蓝藻门和绿藻门则呈上升趋势。在时间上,鱼类育肥期的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普遍高于繁殖期和越冬期,蓝藻门和绿藻门在浮游植物总丰度中的占比也更高,硅藻门则更低。冗余分析、层次分割和变差分解结果表明,就全流域尺度而言,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对长江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均存在影响。在鱼类育肥期,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影响更大,其中水温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且水温与浮游植物总丰度及优势门丰度呈显著正相关性;在鱼类越冬期,空间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影响更大,空间因子MEM3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水生态管理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魏念李云峰吴凡茹辉军吴湘香杨传顺倪朝辉
关键词:长江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因素
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本底状况调查(2017—2021)被引量:1
2023年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了落实长江大保护,农业农村部统筹部署设立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2017—2021)。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总牵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技术总协调,联合流域内外24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鱼类种类组成及分布、鱼类资源量、濒危鱼类、长江江豚、渔业生态环境、消落区、捕捞渔业和休闲渔业等7个专题开展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长江历史(2017年前)分布鱼类记录有18目37科163属443种,本次调查中有135种鱼类未采集到,新采集到15种外来鱼类;(2)当前鱼类资源数量约为8.86亿尾,重量约为12.48万t,仅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的27.3%、80年代的58.7%,流域性优势种为鲤、鲫、鲢、黄颡鱼、短颌鲚、鲇、蛇、草鱼、光泽黄颡鱼、䱗、鳜、铜鱼、翘嘴鲌、鳊、鳙,重量占比达50%,数量占比达45%;(3)长江流域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鱼类29种(属),本次调查共记录到15种,白鲟已被IUCN认定灭绝,鯮和鲥已多年未见野生个体,长江鲟被IUCN认定野外灭绝,中华鲟、胭脂鱼和松江鲈多年未见自然繁殖;(4)2017—2021年,长江中下游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长江江豚个体数量整体稳中有升,分布范围有所扩大;(5)长江流域水质总体较好,整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6)长江流域重点水域2019—2020年最大水面19663 km^(2),最小水面14281km^(2),消落区总面积6337 km^(2),其中反季节性消落区633 km^(2);(7)禁捕前,长江捕捞渔业从业者以初中学历以下的中老年为主。调查结果表明,长江全面禁捕退捕是长江水生生态系统保护的生态工程,更是渔民产业转型生存条件改善的民生工程,禁捕后鱼类资源将有显著恢复,长江江豚种群规模也有望稳中有升,但濒危鱼类的处境依然堪忧,衰退的消落区将成为制约未来长江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的限制性因素。作为长江流域重要�
杨海乐沈丽何勇凤田辉伍高雷吴金明梅志刚魏念王琳朱挺兵胡飞飞龚进玲杜红春段辛斌邓华堂王导群朱峰跃李云峰吴凡茹辉军张燕李君轶杨俊琳周运涛方冬冬王银平蔺丹清杨彦平李佩杰刘思磊杨健庄平王思凯张涛杨刚杨文波袁立来曹坤徐硕
关键词:水生生态系统本底调查长江水系
长江流域水域及消落区现状、变迁与渔业资源变动
2023年
采用中-大尺度遥感监测手段,对长江流域水域及消落区开展调查与分析,重点阐述长江流域从自然水体为主向人工水面为主的变化趋势,及其对长江流域天然渔业资源衰退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近40年全长江流域历史最大水面约63360 km^(2),最小水面约26396 km^(2),历史最大消落面积约36964 km^(2)。2019—2020年“一江两湖七河”最大水面约为19663 km^(2),最小水面约为14281 km^(2),消落区面积6337 km^(2),其中反季节性消落区633km^(2)。2001—2020年和1984—2000年两时段相比,地表水减少水面中超过80%来自于具有自然水文情势的消落区,而新增水面中,由于水库充填导致的河流水面增加达5500 km^(2),致使长江流域水域类型组成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自然水体占比不足20世纪80年代的一半,而同时期的鱼类资源现存量也下降为20世纪80年代的一半。本研究首次明确反季节性消落区的概念,探讨了长江流域河流梯级水库充填形成的反季节性消落区与鱼类“三场”(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关键栖息地丧失的关系。
王琳丁放曹坤袁立来毛智慧李慧峰张孝勇李凯杨文波李小恕李慧琴张辉吴金明杨海乐朱挺兵杨德国倪朝晖李云峰林祥明李应仁危起伟
关键词:栖息地水文情势长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