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亮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短期临床疗效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 1篇牙合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正畸
  • 1篇正畸牵引
  • 1篇生物陶瓷
  • 1篇前牙
  • 1篇前牙残根
  • 1篇切牙
  • 1篇桩核
  • 1篇桩核冠
  • 1篇羟基磷灰石
  • 1篇羟基磷灰石生...
  • 1篇龈下
  • 1篇龈下残根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机构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李亮
  • 2篇吴佩玲
  • 1篇王虹
  • 1篇肖朋
  • 1篇阮晓慧

传媒

  • 1篇口腔医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垂直骨面型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切牙区牙槽骨的形态特征被引量:8
2015年
背景:在牙移动过程中牙槽骨的改建不仅受正畸加力方式和唇舌肌平衡的影响,同时还受到牙槽骨形态的限制。目的:对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选取60例年龄在11-16岁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分为3组:1高角组:前颅底-下颌平面角>40°,眶耳平面-下颌平面角>32°。2低角组:前颅底-下颌平面角<29°,眶耳平面-下颌平面角<22°。3均角组:前颅底-下颌平面角≥29°,≤40,眶耳平面-下颌平面角≥22°,≤32°。每组各20例,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测量上下前牙区牙槽骨厚度和高度的相应指标,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1根尖牙槽骨厚度:UBP值(U平面相较于上前牙唇侧骨皮质于一点,此点与根尖点距离)、LBP值(L平面相较于下前牙唇侧骨皮质于一点,此点与根尖点距离)及根尖区牙槽骨总厚度3组之间差异、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ULP值(U平面相较于上前牙腭侧骨皮质于一点,此点与根尖点距离)、LLP值(L平面相较于下前牙舌侧骨皮质于一点,此点与根尖点距离)在高角组与低角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牙槽骨高度:UBH值(上前牙唇侧牙槽嵴顶到U平面垂直距离,为唇侧牙槽骨高度)、ULH值(上前牙腭侧牙槽嵴顶到U平面垂直距离,为腭侧牙槽骨高度)、LBH值(下前牙唇侧牙槽嵴顶到L平面垂直距离,为唇侧牙槽骨高度)、LLH值(下前牙唇侧牙槽嵴顶到L平面垂直距离,为舌侧牙槽骨高度)在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高角型患者唇侧切牙区牙槽骨厚度较薄,提示在内收过程要防止骨开窗、骨开裂的发生,低角型患者唇侧牙槽骨较厚,前牙内收范围较大。
阮晓慧李亮吴佩玲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垂直骨面型
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周炎致Ⅱ根分叉病变的短期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牙周炎致Ⅱ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下颌第一磨牙牙周病致Ⅱ根分叉病变的32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牙周翻瓣刮治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结合口腔修复膜充填修复骨缺损区;对照组则单纯翻瓣。临床随访观察6个月,检查牙周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水平的相关变化,评估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后的牙周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水平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结合口腔修复膜修复牙槽骨缺损较单纯翻瓣组更为有效,牙周袋探针深度减少,临床附着水平增加。结论:应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牙周炎致Ⅱ根分叉病变能够达到修复牙槽骨骨缺损和改善牙周状况的目的。
尼加提.吐尔逊李亮吴佩玲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
前牙残根正畸牵引后修复11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正畸牵引术使前牙残根美学修复。方法 7例外伤、4例根面龋残根位于龈下患者采用正畸牵引残根后行桩冠修复。结果 11例中,有1例发生根尖周炎拔除,其余牵引出2.0~3.5 mm后行桩冠修复,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率达91%。结论残根周围骨量的增加,冠根比例与天然牙接近,有效提高了修复体与邻牙的协调性、美观性和舒适性。
李亮肖朋王虹
关键词:龈下残根正畸牵引桩核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