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兵

作品数:173 被引量:722H指数:1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54篇会议论文
  • 19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3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1篇骨折
  • 49篇关节
  • 37篇手术
  • 23篇手术治疗
  • 21篇踝关节
  • 20篇骨折固定
  • 19篇骨折固定术
  • 19篇固定术
  • 18篇外翻
  • 18篇跟骨
  • 16篇跖骨
  • 13篇内固定
  • 13篇复位
  • 12篇入路
  • 12篇疗效
  • 12篇畸形
  • 12篇跟骨骨折
  • 11篇生物力学
  • 8篇愈合
  • 8篇韧带

机构

  • 171篇同济大学附属...
  • 6篇同济大学
  • 3篇克拉玛依市中...
  • 2篇上海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九医...

作者

  • 171篇李兵
  • 137篇杨云峰
  • 135篇俞光荣
  • 62篇于涛
  • 55篇朱辉
  • 49篇赵有光
  • 40篇张明珠
  • 39篇陈凯
  • 33篇周家钤
  • 30篇周海超
  • 29篇陈大伟
  • 23篇夏江
  • 16篇黄轶刚
  • 15篇李海丰
  • 13篇刘务朝
  • 11篇袁锋
  • 10篇张英琪
  • 10篇尤春芳
  • 9篇祝晓忠
  • 8篇靳令经

传媒

  • 14篇中华创伤骨科...
  • 13篇第十七届全国...
  • 10篇中华创伤杂志
  • 9篇2013年上...
  • 8篇中国修复重建...
  • 6篇中国临床解剖...
  • 6篇中华骨科杂志
  • 6篇足踝外科电子...
  • 5篇外科研究与新...
  • 4篇中华解剖与临...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2篇2023
  • 9篇2022
  • 8篇2021
  • 8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16篇2016
  • 8篇2015
  • 40篇2014
  • 18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12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弓内翻足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目的 通过影像学及临床结果评价成人高弓内翻足畸形的中、短期手术疗效.方法 对获完整随访的17例(21足)高弓内翻足手术矫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男9例,女8例;年龄16~57岁,平均33.2岁.临床评估包括疼痛...
杨云峰李兵张明珠朱辉陈凯俞光荣
Pilon骨折的入路选择
目的:比较分析各种Pilon骨折手术入路的优劣,分析如何选择最佳手术入路。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Pilon骨折基础和临床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Pilon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有多种手术入路可以选择,需要综合考虑骨折方...
于涛杨云峰李兵俞光荣
分期与择期手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跖跗关节复合体骨折脱位的疗效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分期与择期手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跖跗关节复合体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6例急性闭合性跖跗关节复合体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32~52岁[(44.3±5.2)岁]。按照受伤至收治时间分组,伤后8 h内收治的14例患者行分期手术治疗(分期组),Ⅰ期手术均为急诊在C形臂X线机监视下行复位和克氏针临时内固定术,待肿胀消退后Ⅱ期行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伤后超过8 h收治的12例患者行择期手术(择期组),待肿胀消退后,择期行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1,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18.5±3.8)个月]。分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7.3±5.6)min、(14.3±2.2)d、(12.3±1.2)周,短于择期组的(101.5±7.5)min、(20.3±5.2)d、(14.3±2.2)周(P均<0.01)。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VAS显著降低,AOFAS中足评分显著升高(P均<0.05)。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期组术后1,6个月VAS分别为(4.4±0.8)分、(2.1±0.4)分,低于择期组的(6.0±1.0)分、(3.5±0.6)分(P均<0.01)。两组术前AOFAS中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组术后1,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AOFAS中足评分分别为(67.6±4.5)分、(75.7±5.2)分、(83.6±2.2)分、(85.9±4.3)分,高于择期组的(60.2±3.9)分、(70.2±3.4)分、(75.4±3.3)分、(78.7±4.4)分(P均<0.01)。分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2/14),低于择期组的33.3%(4/12)(P<0.05)。结论与传统择期手术相比,分期手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跖跗关节复合体骨折脱位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较快减轻
李兵和文宝夏江赵有光周海超杨云峰俞光荣
关键词:跖骨跗关节关节脱位
跖跗关节损伤内侧柱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分析跖跗关节损伤内侧柱坚强固定与弹性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42例闭合性跖跗关节损伤患者资料,根据Chiodo和Myerson提出的三柱理论分类:内侧柱、中间柱合并损伤26例,三柱合并损伤16例,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的内侧柱脱位和不稳定。根据内侧柱固定方式分为内侧柱坚强固定组(22例)和弹性固定组(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随访的相关指标,包括临床查体和影像学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临床分析和统计学对比。结果坚强固定组手术时间[(100.5±11.0)min]长于弹性固定组的[(92.8±10.3)min],术后外形情况坚强固定组优于弹性固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随访时间、术后一年的AOFAS中足评分、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柱坚强固定和弹性固定术后早期功能无显著差异。内侧柱坚强固定可有效维持复位,具有优势。
任昊旸周海超李兵杨云峰
关键词:跖跗关节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7月-2009年7月,收治47例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男31例,女16例;年龄19~66岁,平均35.6岁。交通事故伤27例,高处坠落伤11例,运动伤6例,压砸伤3例。左足18例,右足29例。单纯内侧柱损伤6例,内侧柱伴中间柱损伤24例,中间柱伴外侧柱损伤13例,三柱损伤4例。患者均存在跖骨基底部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21 d,平均8.6 d。手术采用1~2个足背侧纵形切口,复位后用小钢板、螺钉、骑缝钉、克氏针固定内侧柱及中间柱,外侧柱均用克氏针固定。结果 1例术后切口感染,经封闭式负压引流2周后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创面;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75个月,平均28.3个月。骨折于术后9~15周愈合,平均12.3周。末次随访时,15例出现中足骨关节炎表现,但无需行关节融合术。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标准评价疗效,获优9例,良16例,一般4例,差3例,优良率为78.1%。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跖跗关节再脱位。结论对跖骨基底部骨折应给予足够重视,术中探查有助于发现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应根据不同损伤类型及伴发损伤,采用合理的固定方式,尽量做到解剖复位、可靠固定,重建中足内在稳定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杨云峰俞光荣周家钤李兵李海丰祝晓忠
关键词:跖跗关节损伤手术治疗
经单一内侧切口Austin截骨联合外侧软组织松解治疗轻中度外翻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单一内侧切口Austin跖骨截骨联合收肌、跖横韧带切断治疗轻中度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1月,收治41例45足轻中度外翻。男9例10足,女32例35足;年龄23~71岁,平均45.3岁。左足22例,右足15例,双足4例。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为(33.1±1.4)°,第1、2跖间角为(20.4±1.1)°。患足功能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分为(47.2±3.7)分。于第1趾跖关节内侧作纵形切口,同时完成Austin跖骨截骨及收肌、跖横韧带等外侧软组织松解术。结果术中1足腓浅神经足背支损伤,行显微缝合修复。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4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36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3 d 2足出现前足内侧麻木,6周内自行缓解。X线片检查示截骨处均于8周内达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HVA为(10.7±1.7)°,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2,P=0.00);第1、2跖间角为(12.1±1.7)°,与术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1.17,P=0.03)。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84.9±4.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5,P=0.01)。随访期间无内翻、外翻及跖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单一内侧切口Austin跖骨截骨联合收肌、跖横韧带等外侧软组织松解能有效矫正轻中度外翻,手术创伤小,避免了外侧切口瘢痕及腓深神经分支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俞光荣樊健周家钤李海丰杨云峰李兵
关键词:单一切口软组织松解
第1跖趾关节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第1跖趾关节既参与前足横弓的构成,又是足内侧纵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足弓生物力学稳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稳定性的破坏会引起前足生物力学的改变从而严重影响足部负重和行走功能的有效行使,临床上拇外翻、前跖痛等许多足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均与第1跖趾关节稳定性的破坏有关,本文主要就第1跖趾关节相关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陈大伟李兵俞光荣
关键词:生物力学关节稳定性足部疾病足横弓拇外翻
载距突骨块的CT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利用CT确定跟骨载距突骨块的解剖参数,并观察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收集的96例(100足)正常跟骨CT影像学资料。男45例(48足),女51例(52足);年龄(42.1±13.6)岁;左足56足,右足44足。利用Mimics 22.0重建三维模型,在各平扫层面逐层阅读跟骨,以跟骨中央三角内侧第一条连续骨小梁为界,分割出载距突骨块的模型,测量其长、宽、高。利用3-Matic 22.0将载距突骨块外侧的轮廓投影到跟骨外侧壁并描画出轮廓线,通过叠加投影线图,获得100足投影线图汇总。在跟骨外侧壁投影线图汇总区域内选取7个进钉点,测量各点到跟骨内侧面的距离。比较不同足别、不同性别的载距突骨块长、宽、高以及7个进钉点到跟骨内侧面的距离。结果载距突骨块长、宽、高分别为(45.19±4.60)、(38.57±4.59)、(40.76±5.48)mm,不同足别载距突骨块长、宽、高及不同性别载距突骨块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载距突骨块长、宽均显著小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载距突骨块在跟骨外侧壁的投影汇总区近似椭圆形,长轴与跟距后关节面外侧缘中点切线近似平行,范围在距离后关节面2~20 mm。7个进钉点到跟骨内侧面距离分别为(39.91±3.77)、(40.89±3.55)、(36.42±5.98)、(39.12±5.52)、(40.04±4.84)、(33.00±3.96)、(33.04±3.82)mm。不同足别7个进钉点到跟骨内侧面的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7个进钉点到跟骨内侧面的距离均显著小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载距突骨块进行解剖学测量,可以为载距突螺钉固定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汇总载距突骨块在跟骨外侧面投影线图,为置钉位置提供参考;测量7个进钉点到跟骨内侧面距离有助于螺钉长度选择。
肖发娇黄辉李梓华夏江李兵杨云峰
关键词:跟骨骨折解剖学三维重建
Scarf截骨结合远端软组织松解治疗中重度踇外翻
[目的]探讨Scarf手术截骨结合远端软组织松解治疗中重度踇外翻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采用Scarf手术截骨结合远端软组织松解治疗中重度踇外翻畸形患者45例57足,男11例(12...
杨云峰李兵周海超朱辉陈凯赵有光于涛俞光荣
关键词:踇外翻截骨术
文献传递
跟骨截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目的]: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往往导致患者后足疼痛,功能受限,跟腓撞击为其中一个常见原因,但跟骨的形态改变导致的后足力线异常往往未得到重视,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跟骨截骨重建,结合距下关节融合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以期...
杨云峰李兵朱辉于涛赵有光周海超俞光荣
关键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截骨关节融合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